从问界M9换驾理想MEGA,体验后差距明显,两者高下立判!

开惯了问界M9,再开朋友的理想MEGA,实测差距一目了然!

从问界M9换驾理想MEGA,体验后差距明显,两者高下立判!-有驾

话说这年头,家里有台新能源车,就跟当年有台桑塔纳似的,是身份的象征。我呢,有幸先一步开上了问界M9,那感觉,啧啧,出门停车,总有人多看两眼。可最近,朋友提了台理想MEGA,非得让我去“品鉴”一下。我心想,都是顶流,能差到哪儿去?可真一上手,嘿,这感觉,就像是从自家宽敞明亮的客厅,突然走进了朋友家刚装修完的“未来实验室”,新鲜是新鲜,可总觉得哪儿不对劲。这不,今天就来跟大伙儿唠唠,这两台车,到底差在哪儿了?

从问界M9换驾理想MEGA,体验后差距明显,两者高下立判!-有驾

先说说这“开惯了问界M9”的感觉。M9这车,我开了小半年,那叫一个顺手。外观嘛,大气磅礴,六座布局,空间宽敞,一家人出去玩,后排老人孩子都舒坦。内饰用料扎实,看着就上档次。最让我上瘾的,是它的智驾系统——华为ADS2.0。跑高速,开启智驾,那感觉,简直了!变道超车干脆利落,遇到加塞儿也能从容应对,堵车时跟着走走停停,我基本可以“放飞自我”,看看风景,听听音乐,甚至刷会儿手机。这哪是开车,简直是享受。动力方面,增程和纯电两种选择,我选的纯电版,530匹马力,673牛米扭矩,4.3秒破百,推背感那叫一个爽。底盘是全铝的途灵底盘,带单腔空悬和CDC,过个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那滤震效果,稳得一批。但说实话,这么大的车,5.2米的车长,转弯半径能做到5.8米,跟小轿车似的,这技术,不服不行。不过,它也有个小“槽点”,全系400V平台,充电速度跟现在的新秀们比,确实有点“慢半拍”。

从问界M9换驾理想MEGA,体验后差距明显,两者高下立判!-有驾

那么,再开朋友的理想MEGA,是个啥体验呢?刚看到这车,我第一反应是:“嚯,这造型,够科幻!”水滴状的车身,流线型的设计,活脱脱一个“陆地高铁”。坐进车里,嚯,又是另一番天地。两块15.7英寸的3K大屏,加上13.35英寸的HUD,这“三屏联动”的视觉冲击,直接拉满。车机用的是高通8295芯片,运行丝滑流畅,一点不卡。第二排座椅更是“王炸”,航空座椅、手机无线充电、16点按摩……坐上去,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坐头等舱。瞬间,M9那舒适的第二排,似乎也没那么香了。动力上,MEGA也是前后双电机,544匹马力,542牛米扭矩,5.5秒破百。虽然账面数据不如M9猛,但接近2.8吨的车重,能有这加速,已经相当惊人了。

从问界M9换驾理想MEGA,体验后差距明显,两者高下立判!-有驾

可开起来,感觉就大不一样了。MEGA的起步非常稳健,动力输出是那种“温水煮青蛙”式的,缓缓释放,充分照顾乘客的舒适性。方向盘调校偏轻,开起来不觉得笨重。但问题来了,这种过于“佛系”的调校,让我这个习惯了M9那种“指哪打哪”灵敏度的司机,总觉得少了点驾驶乐趣。你想啊,这么大个块头,动力响应却慢半拍,尤其是在需要紧急变道或者超车时,心里总有点打鼓。底盘方面,MEGA用的是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标配双腔空气弹簧和CDC,还用了大量铝合金,硬件上堪称豪华。开起来,底盘确实很整,隔音也做得不错,能隔绝大部分噪音。但和M9的途灵底盘比,感觉还是差了点“灵气”。M9的底盘能通过传感器预判路况,主动调整阻尼,而MEGA更像是被动地“吸收”震动,虽然舒适,但缺少了那种“人车合一”的沟通感。

从问界M9换驾理想MEGA,体验后差距明显,两者高下立判!-有驾

最后,咱们聊聊最关键的“智驾”。这可是新能源车的“灵魂”所在。M9的华为ADS2.0,我已经用得如火纯青,高速、城市都能开,学习能力还强,越开越聪明。而MEGA呢?目前只能做到高速智驾。朋友告诉我,城市智驾功能7月份就推无图版了,到时候也能“哪里都能开”。这话听着是好,但“画饼”能不能兑现,还得打个问号。毕竟,智驾这东西,不是说有功能就行,关键看稳定性和用户体验。一个已经成熟落地,一个还在“PPT”阶段,这差距,明眼人一看便知

从问界M9换驾理想MEGA,体验后差距明显,两者高下立判!-有驾

所以,实测差距一目了然了吗我觉得是的。M9像一个成熟稳重的“老大哥”,各方面均衡,智驾领先,开起来得心应手。MEGA则像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科技新贵”,内饰豪华,充电快(800V平台,12分钟充500公里),但驾驶感受和智驾体验,还需要时间去打磨。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造车理念:一个追求全面领先,一个追求极致创新。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潜在车主,你会选择那个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全能选手”,还是愿意为那个充满未知的“未来科技”买单呢?

从问界M9换驾理想MEGA,体验后差距明显,两者高下立判!-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