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内部搞分家,油电两线各自为战,豪赌百万销量

“红旗这是要干嘛,自己跟自己打?” 我一个在车企做市场的朋友,前几天半夜给我发来这条消息。

也难怪他看不懂。外面的人看红旗,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样子,可里子早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在最近,一道无形的墙在一汽红旗内部被砌了起来,把搞燃油车的和搞新能源的彻底隔开。一边是老将王浩,继续守着节能车的摊子,那可是红旗过去几十年的根基;另一边,赵晶被推到了新能源事业部的风口浪尖上,眼前是一片还没趟明白的深水区。这哪是组织架构调整,这分明就是一场“内部拆分”,让两拨人各走各的路,看看谁能先冲出去。

最头大的估计是张强。这位刚从一汽-奥迪调来没多久的猛将,现在手里攥着两块烫手的山芋。一块是“金葵花”,红旗最顶级的门面,买这车的人非富即贵,得好生伺候着;另一块是新成立的品牌中心,整合了原来乱七八糟的所有对外发声的部门,得在网上跟人拼刺刀。奥迪那套精于计算的豪华车营销打法,现在要被他嫁接到红旗这个复杂的躯体上,能不能活,谁心里都没底。

红旗内部搞分家,油电两线各自为战,豪赌百万销量-有驾

说白了,过去的红旗得了一种“精神分裂症”。想用同一套话术,既卖给领导干部,又卖给刚毕业的大学生。结果呢?两边都不讨好。一套营销班子,既要懂怎么在高端会所里办品鉴会,又要懂怎么在直播间里喊“家人们”。这事儿,搁谁谁都得疯。现在这番调整,就是一剂猛药,承认了之前的路走不通。给兵权,给预算,让节能车和新能源这两支部队,用各自的“方言”去开拓自己的地盘。

这场景,总让人想起2023年初那场轰轰烈烈的新能源发布会。当时“All in新能源”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好像明天就能超车。可口号终究是口号,现实是一年多过去了,转身依旧艰难。当初的热血沸腾,换来了如今伤筋动骨的内部手术。承诺要冲向未来,第一步却是先把自己切成两半。

红旗内部搞分家,油电两线各自为战,豪赌百万销量-有驾

所有这些动作,都悬着一个让人有点喘不过气的数字:百万销量目标。这个目标压在每个红旗人的头上,也解释了为何连负责大客户的战略客户营销部,都要由党委副书记赵斯亮亲自盯着。基本盘,一寸都不能丢。一边要靠新能源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另一边要把传统优势的每一滴油水都榨干。

手术刀已经划下,但真正要命的问题才刚刚浮现。这些所谓的“独立事业部”,真的能独立吗?当他们需要调动整个集团资源的时候,会不会被各种看不见的流程和人情关系给绊住?国企的文化惯性,就像一个巨大的引力场,不是一纸文件就能摆脱的。

红旗内部搞分家,油电两线各自为战,豪赌百万销量-有驾

把一艘巨轮拆成几艘快艇,听起来很美。可这些快艇,依然在巨轮的阴影之下。这究竟是为了协同突围,还是一场最终会走向内耗的“赛马”?没人知道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留给红旗犹豫的时间,不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