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成都国际车展上,上汽MG发布了全新MG4纯电动车。最便宜的版本只要6.58万元,而主打技术突破的半固态电池版安芯版,价格也直接把门槛拉到了9.98万元。要知道,这可是第一次有主流纯电动新车,把半固态电池技术用在10万以内的量产车型上。
别觉得这只是一句广告。这回MG不是“画大饼”,是真的让实验室里的半固态电池技术跑到马路上来了。这块半固态电池和清陶能源联手做的,液态电解质的含量压到5%左右,离真正的固态电池已经不远了。更让人服气的是,这块电池能扛住360度针刺测试,全程不冒烟不着火,安全性直接把传统锂电池摁在地上摩擦。
还有冬天。谁用过纯电车,北方冬天续航掉得心疼,这种焦虑可能要结束了。MG4安芯版的电池在零下7度,还能实现75%的续航达成率。行业平均才55%,你说香不香?北方人终于可以少点恐惧,续航不仅“充得进”,还“跑得远”。
预售成绩也没让人失望。官方数据显示,短短24天,MG4就收了45000台订单,“先行者计划”首批500个名额,五分钟就抢光了。这节奏,让人怀疑是不是大家都在等一辆真便宜又不将就的纯电车。
真要把账算算,就能看出MG玩的这盘棋。入门版437随心版,6.58万元,续航400公里,还能进市区牌照。这价格什么水平?说句不好听的,都快赶上买小排量油车了。没想到电动汽车还能玩这么狠。
MG4火热的背后,A股上的一票材料和电池概念公司也跟着喝了汤。比如天赐材料,做锂电池电解液的,最近半年业绩预增。六氟磷酸锂,可能要进入供不应求周期。他们是实打实的受益者。再比如恩捷股份,超薄高强度锂电池隔膜都能量产了,这类高端隔膜在半固态电池普及后,需求铁定涨。璞泰来、厦钨新能这些头部材料公司也纷纷补课固态电池赛道,看到风口对不对不说,起码都敢下注了。
当然,敢跟传统燃油车叫板,光靠电池肯定不够。MG4在空间和智能化上也梳妆打扮了一番。车身尺寸是4395*1842*1551毫米,轴距2750毫米,空间得房率高达93.8%,简单说就是车里没浪费地儿。后备厢也没拉垮,层板灵活变化,最大能开到将近两平方米,拉家带口、收快递、遛娃,样样在行。
到了智能车部分,现在车机都比拼“炫技”,MG的做派也没掉队。它的车机系统能和OPPO联合互联,主流手机都能无缝对接。芯片上选了高通8155,响应快,界面顺。车机屏幕还有三种尺寸,“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安全配置也不糊弄,什么主动刹车、后碰预警,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撑起的车身刚性据说能和宝马X7掰掰手腕。
买车的朋友很关心渠道和售后。上汽这次动作不小,全国有400家经销商,还有200家快闪体验店,准备把这台破局者推到大街小巷。据说十二月半固态电池安芯版就能正式交付,届时广大“北方老铁”也能亲身体验一回“冬天再冷也敢开出城”的底气。渠道铺得快,体验跟得上,推广半固态电池也算迈出了关键一步。
说到底,这一轮MG是在市场和技术双重拷问下,打了个漂亮的组合拳。长期被人诟病的动力电池安全性和低温适应性,终于有了解题思路。就连产业链上的材料供应商也搭上快车,这才叫“风口”。
至于怎么看MG4的价格战,我觉得它代表的不只是价格走低,更关键的,是技术降维打击带来的体验新台阶。以前总觉得新能源车是“高攀不起”、换电池麻烦、冬天掉电像筛子。现在新一代产品居然能把核心痛点捅破,还能压到油车价位,想不火都难。
有些人可能还会担心寿命和可靠性。半固态电池是不是经得起折腾,时间会给出答案。但有一说一,这种技术从实验室走到地面,真正卖到十万块以内,顺便把市场价格底线也干碎了,这种“用力过猛”的气势,国产新能源车企,谁都该上上一课。
电池技术变革带来的变化,很多时候可能会被用户低估。就像从按键手机到智能手机那样,一夜之间,世界变了。等到明年街上越来越多MG4过来抬杠,所有的疑惑都会有答案。
买车看得就是“值不值”。这回MG4用实力告诉你,风口上的猪会飞,关键也得有真本事。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