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朱江明坦言压力大,D系列明年Q1将量产

零跑朱江明:雷总给我的压力很大,D系列明年Q1量产

640TOPS算力、双8797芯片、旗舰D系列明年一季度量产——这是我在高通汽车技术峰会上听到零跑朱江明亲口说出的消息时,脑子里瞬间蹦出的几个关键词。说实话,作为一个常年跑在汽车一线的试驾老炮儿,我很少看到一位车企创始人如此坦率地“自曝压力”:“昨天本来心情挺好,结果看了雷总的发布会,一小时卖那么多,压力一下子上来了。”这话一出,全场笑,但我听出了背后的紧迫感:在智能电动车这条赛道上,谁都不敢喘气。

而更让我上头的,是那句“D系列明年Q1量产”。这不仅仅是一台新车的发布,更像是零跑向高端市场发起的一次总攻。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被朱江明亲自盖章的“旗舰D系列”,以及它背后藏着的野心与细节。

旗舰D系列:零跑的“天花板”,还是“跳板”?

先说重点:零跑D系列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正式量产,这是目前唯一确认的时间节点(来源:太平洋汽车)。它将搭载零跑下一代中央域控制器,首发高通骁龙双8797芯片——单颗算力320TOPS,双芯叠加达640TOPS。这个数字什么概念?目前市面上主流智驾芯片如英伟达Orin-X单颗算力为254TOPS,双Orin也不过508TOPS。640TOPS,直接拉满,甚至有点“超配”的味道。

但别急着喊“堆料王”,我更关心的是:这颗“大脑”怎么用?

据朱江明透露,一颗8797负责智能座舱,另一颗专攻辅助驾驶。这种“专芯专用”的设计思路,其实很聪明。很多车企为了节省成本,会让一颗芯片兼顾座舱和智驾,结果就是开车时刷个视频,智驾系统就开始卡顿。而零跑这次直接拆开跑,等于给座舱和驾驶各配了一个“独立办公室”,互不干扰,系统更稳。

这让我想起上次试驾某新势力车型时,导航刚切到AR模式,音乐突然卡住,语音助手也“失联”了——典型的资源争抢。D系列这波操作,算是从底层架构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智能座舱:不是“大屏堆砌”,而是“体验重构”

说到座舱,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屏有多大”。但我觉得,未来的智能座舱,拼的不是尺寸,而是“交互逻辑”和“场景理解力”。

高通骁龙8797这颗芯片,不仅算力强,还支持多屏协同、3D渲染、AI语音助手本地化处理。这意味着什么?以后你喊“打开车窗”,系统不仅能听懂,还能判断是主驾还是副驾,甚至结合天气自动调节开合角度。

我之前试驾过一款搭载8295芯片的车型,语音响应已经非常快,但遇到复杂指令还是容易“装傻”。而8797在AI处理能力上再进一步,理论上能实现“上下文理解”——比如你说“我有点冷”,它不仅能调高空调温度,还能自动关闭天窗、启动座椅加热,甚至推荐附近的咖啡馆让你暖暖身子。

这才是真正的“拟人化交互”,而不是冷冰冰的指令执行。

当然,具体体验如何,还得等实车出来我亲自上手。但光从芯片配置来看,零跑这次是冲着“第一梯队”去的。

零跑朱江明坦言压力大,D系列明年Q1将量产-有驾

辅助驾驶:640TOPS,是“过剩”还是“未雨绸缪”?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L2级辅助驾驶,200TOPS都用不完,640TOPS是不是浪费?

我理解这种质疑。但别忘了,智能驾驶是“算力先行”的行业。你现在觉得用不上,不代表未来用不上。就像十年前,没人觉得手机需要8GB内存,但现在拍个4K视频,6GB都可能卡。

零跑D系列这颗双8797,明显是为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和未来L3级自动驾驶准备的。要知道,城市路况复杂,红绿灯、行人、电动车、加塞车辆……系统需要实时处理海量数据,算力不够,反应就慢半拍,安全隐患立马浮现。

我之前体验过某品牌的城区领航,遇到“鬼探头”场景,系统反应延迟了1.2秒——这在高速上,就是一场事故的距离。高算力,本质是为安全冗余买单。

而且,零跑一直走“全域自研”路线,从三电到智驾全栈自研。这意味着它的软硬件能更好协同,同样的算力,可能发挥出更强的效能。这点,值得期待。

用户视角:年轻人的高品质,还是中产的“平替”?

有意思的是,就在朱江明喊出“压力很大”的前一天,零跑刚官宣了B01的预售时间——6月29日晚开启预售,定位“年轻人高品质智能轿车”。

你看,一边是冲击高端的D系列,一边是主打年轻市场的B01。零跑这是要“两头通吃”?

我个人觉得,这恰恰反映了零跑的策略:用B系列走量,用D系列立品牌。

B01瞄准的是15-20万区间,这个市场卷得飞起,小米SU7、极氪X、小鹏P7i都在这儿厮杀。而D系列一旦定价30万以上,就是直接对标蔚来ET7、理想L系列甚至宝马i5。

但问题来了:消费者会接受一个从“性价比”起家的品牌,突然卖到30万+吗?

这让我想起当年特斯拉Model S刚出来时,很多人质疑:“一个电动车,卖这么贵?”结果呢?它用性能和科技重新定义了豪华。

零跑能不能做到?我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光靠堆配置不行,必须有独特的设计语言、扎实的底盘调校、真实的驾驶质感。

零跑朱江明坦言压力大,D系列明年Q1将量产-有驾

竞品对比:D系列 vs 蔚来ET7 vs 理想L8

咱们简单拉三款车对比一下(基于公开信息):

维度 零跑D系列(预测) 蔚来ET7 理想L8

定位 旗舰轿车 旗舰轿车 旗舰SUV

智驾芯片 双8797(640TOPS) 四颗Orin-X(1016TOPS) 双Orin-X(508TOPS)

自研程度 全栈自研 部分自研(NIO Aquila) 与地平线合作

座舱芯片 骁龙8797 骁龙8155 骁龙8155

价格预期 30万+ 42.8万起 33.98万起

看得出来,D系列在算力上不输,甚至超过理想L8,但比起蔚来还是有差距。 不过,蔚来靠的是四颗Orin,成本更高;零跑用双8797实现640TOPS,可能是更高效的方案。

而在自研能力上,零跑有优势。自研意味着更高的迭代速度和更低的边际成本——这对长期OTA升级至关重要。

但品牌力上,蔚来有换电、有服务体系;理想有“奶爸车”心智;零跑呢?目前还没有一个鲜明的标签。D系列,必须成为那个“标签”。

我的试驾预判:底盘,可能是杀手锏

虽然D系列还没试驾,但基于我对零跑现有车型的体验(比如C11、C01),我对它的底盘调校有信心。

零跑的车,一向“底盘整、后劲足”。C11那种厚重感,不像十几万的车,倒像是三十万级别的质感。这背后是阿尔法罗密欧前技术总监的调校功底,也是零跑舍得在底盘用料上花钱。

我猜D系列会延续这种风格:偏舒适但不失操控,滤震干脆,过弯稳重。 尤其是在高速巡航时,那种“贴地飞行”的安定感,是很多新势力欠缺的。

零跑朱江明坦言压力大,D系列明年Q1将量产-有驾

另外,风阻系数大概率会控制在0.23Cd以下——旗舰轿车的标配。低风阻意味着更低电耗、更长续航、更安静的座舱。这些细节,才是真正体现“高品质”的地方。

未来展望:零跑的“高端梦”,能圆吗?

回到朱江明那句“雷总给我的压力很大”。其实,压力不只来自小米。比亚迪、吉利、长安,甚至华为系,都在往上冲。

但零跑有个优势:它足够“纯粹”。没有传统燃油车的包袱,也没有过度依赖外部生态,一切靠自己。这种“理工男”气质,反而在当下显得珍贵。

D系列的成功,不在于卖多少台,而在于能不能让消费者说一句:“原来零跑也能造这么好的车。”

这就像当年华为手机从千元机做到Mate系列,一步步撕掉“便宜货”的标签。零跑,也需要这样一个“封神之作”。

写在最后:你会为“国产旗舰”买单吗?

640TOPS、双8797、全栈自研、明年Q1量产……这些词听着很燃,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开起来怎么样”。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

一个从性价比起家的品牌,做30万+的车,你会买账吗?

算力真的越多越好,还是“够用就行”?

你更看重品牌,还是产品力本身?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挑几个问题,下次试驾D系列时,专门替大家去验证。

零跑朱江明坦言压力大,D系列明年Q1将量产-有驾

毕竟,作为车迷,我们最关心的,从来不是发布会有多炫,而是方向盘握在手里的那一刻,心里会不会说一句:“值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