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到眼皮打架时,特斯拉弹窗让你启用FSD继续开:加州DMV已起诉,IIHS研究员称这做法“适得其反”
凌晨两点,沪宁高速某段,Model Y的方向盘传感器检测到握力变弱,车道偏离修正启动了三次。就在这时,中控屏突然亮起:“检测到您可能处于疲劳状态,是否启用FSD辅助驾驶以保持专注?”车主盯着那行字看了五秒,把车开进了服务区。他后来在车友群里说,当时第一反应不是觉得贴心,而是觉得荒诞——困成这样了,还让我盯着一套需要全程监控的系统?
这事儿最近在圈子里传开了。有人觉得是人性化设计,也有人觉得这逻辑根本站不住脚。
困了让你开自动驾驶,这账怎么算
先把话说明白,FSD这东西虽然名字叫Full Self-Driving,但它还是L2级的辅助系统。车上那8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确实能帮你变道、跟车、过弯,可关键在于——你得全程盯着,手得随时准备接管。说白了,它是个需要你高度警觉的助手,不是让你闭眼睡觉的保姆。
现在的情况是,系统通过方向盘握力、车道保持这些信号判断出你累了,然后建议你启用FSD。这就好比你喝醉了,朋友不是劝你叫代驾,而是递给你一瓶提神饮料说“喝完接着开,我帮你看着点”。逻辑上怎么都绕不过去。
弗吉尼亚理工那边研究自动驾驶的人,把这个现象跟航空业做了对比。飞行员疲劳时监控自动驾驶仪,表面上看机器在干活,实际上人的警觉性反而降低了。真遇到突发状况,疲劳状态下的反应速度可能还不如清醒时直接手动操作。
美国IIHS的那位研究员说得挺直白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有个叫亚历山德拉·穆勒的高级研究员,她的评价是这功能“适得其反”。她担心的是,这种设计可能会让用户过度依赖系统,觉得困了也没关系,反正有FSD兜底。
实际体验过的车主反馈也挺微妙。有位开Model 3的朋友跟我说,夜里跑长途本来就困,突然弹个窗出来,屏幕一亮反而吓一跳。更尴尬的是,他试着启用FSD之后,系统还是不停要求他握方向盘给反馈,提示音一个接一个,搞得人更烦躁。他后来干脆关了,直接找最近的服务区睡了一觉。
另一个车主的经历更能说明问题。他在弹窗出现后选择继续开FSD,结果半小时内被系统警告了七八次“请握紧方向盘”。他说那种感觉特别分裂——你到底是让我休息还是让我更专注?最后他觉得,与其这样提心吊胆,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找地方歇着。
那起3.29亿美元的官司
去年8月,特斯拉因为一起Autopilot致死事故被判赔偿3.29亿美元。据了解,涉事车辆在十字路口没能识别交通状况,直接撞了上去。联邦那边调查的案子不止这一起,有几起是传感器被强光干扰导致的,还有行人被撞的案例。
加州车管部门DMV已经起诉特斯拉,理由是“虚假宣传”。他们认为FSD这个名字本身就容易误导消费者,让人以为真能完全放手不管。现在又搞出个疲劳时推荐FSD的功能,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监管那边的态度也在收紧。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据说正在评估要不要把疲劳推荐功能纳入调查范围。欧洲那边的NCAP甚至在考虑,是不是要下调搭载类似系统车型的安全评级。
对比一下别人家怎么做
奔驰的DRIVE PILOT、通用的Super Cruise,这些系统也有疲劳监测功能。但人家的处理方式是:发现你累了,提醒你该休息了,有的甚至会给你导航到最近的服务区。没听说哪家会在你困得不行的时候,还鼓励你继续用辅助驾驶往前走。
这种差别背后,或许是对安全理念的不同理解。有些厂商把辅助驾驶当作降低驾驶负担的工具,但前提是驾驶员本身状态得过关。而特斯拉这个设计,多少给人一种“状态不好也没关系,系统能补上”的暗示。
粉丝和批评者吵得挺凶
特斯拉车主群体里,对这功能的看法分成了两派。有人觉得这是贴心设计,给了一个额外的选择项,总比什么都不提示强。也有人认为这是把商业利益放在了安全之前,毕竟推广FSD订阅服务对特斯拉来说是笔不小的收入。
有个安全倡导组织建议,如果真想做疲劳提醒,不如直接强制建议停车休息,而不是推送一个需要持续监控的辅助系统。这个建议听起来挺合理,但估计不太符合特斯拉的产品逻辑。
轻量化设计跟这事儿关系不大
顺便说一句,特斯拉在轻量化技术上确实下了功夫,钢铝混合车身、高效电池包这些设计能让Model Y的续航跑到600公里以上。这对FSD系统的能耗需求来说是好事,毕竟计算需要功率。
但轻量化解决不了FSD的感知短板。强光干扰传感器、复杂路况识别失误,这些问题不是车身重量能左右的。技术的进步得一步步来,现阶段把L2系统吹成L5的效果,多少有点拔苗助长。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
开了这么些年车,见过不少新技术从概念到落地。有的确实改变了驾驶体验,有的就是噱头。特斯拉FSD本身的技术含量不低,但这个疲劳推荐的设计,我个人觉得方向走偏了。
困了就该歇着,这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指望一套需要你时刻监控的辅助系统来解决疲劳问题,逻辑上就不成立。技术应该让驾驶更安全,而不是在你该休息的时候,还给你一个继续往前赶的理由。
至于这功能未来会不会调整,就看特斯拉怎么权衡了。毕竟加州DMV的官司还在打,IIHS那边的批评也摆在那儿。市场和监管会给出答案,咱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