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车企开发布会,我都感觉像是在看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尤其是当长安启源A06掏出“得房率”这个词的时候,我太阳穴都跟着突突了两下。房地产的黑话都让你给学明白了是吧?下一步是不是要按套内面积卖车了?但你冷静下来一想,诶,这事儿又透着一股子黑色幽默的合理性。因为现在的车圈,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是标准的修仙大逃杀,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长安这波操作,属于不装了,摊牌了。当所有人都还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时候,长安说,你们这些都是小道,是术,不是道。什么才是道?是让用户在车里躺平。物理意义上的那种。后排座椅给你干到145°无级电动调节,配上个小桌板。这是什么概念?这是把一个移动的家,硬生生给你掰成了一个移动的卧室,还是带办公桌的那种。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长安启源A06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甚至还想把桌子腿卸下来给你当擀面杖。同行看了都得傻,这哥们不按套路出牌啊,我们这儿正拼刺刀呢,他直接掏出了意大利炮。
这种竞争法则,就叫掀桌子。你跟我卷零百加速?我跟你聊后排睡觉。你跟我卷智能座舱?我跟你聊孩子写作业。你跟我卷自动驾驶?我跟你聊B柱挂钩和雨伞槽。这是一种降维打击,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就像武林高手对决,你练的是独孤九剑,我练的是金钟罩铁布衫,你剑法再快,我直接躺地上打滚,你砍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就问你怕不怕?
我作为一个开过好几辆所谓“智能汽车”的中年人,对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名词早就免疫了。什么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什么“天枢AI智享座舱”,听着都挺唬人。但讲真,决定这些技术牛不牛逼的,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参数,而是你家地下车库那个死亡角度的拐角,是你老婆让你去接孩子时,那个堵得像世界末日一样的菜市场门口。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L几的辅助驾驶都没用。长安启源A06显然是悟了这个道理,它把技术都藏在了你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充电快?官方说“一秒一公里”,这话术一听就是跟卖手机的学的,但对长途焦虑的人来说,这就是实打实的救赎。快,就是快。续航630公里?够用,就是够用。
这种产品思路,其实是一种非常民粹的解构。它把高大上的技术崇拜,拉回到了柴米油盐的现实需求。你副驾的老婆需要一个能调色温的化妆镜,你后排的孩子需要一个能放稳可乐的小桌板,你那晕车的老妈需要一个滤震舒服的悬挂。这些东西,比你那个能识别一万种语音指令的AI助手重要一万倍。因为车这个东西,说到底,它首先是个交通工具,然后才是一个“空间”。长安这波算是把这个顺序给捋明白了,先让你坐得舒服,用得方便,然后再谈别的。这堆配置简直丧心病狂!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世界上存在一种叫“品牌玄学”的东西。比如奔驰,它最值钱的不是发动机,不是内饰,而是那个三叉星徽本身。你跟一个奔驰车主聊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再比如特斯拉,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国产电车内饰多豪华,配置多丰富,他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长安启源A06这种车,就是这种“品牌玄学”的反面。它不跟你谈信仰,不跟你聊情怀,它就是赤裸裸地把一本家庭用车需求清单拍你脸上,告诉你,你要的,我全都有,而且给得更多。这是一种交易,一种基于理性的、冰冷的价值交换。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造车比喻成修仙有点扯,但你别说,还真就这么个理儿。有些车企是剑修,追求极致的攻击力,一剑破万法。有些是体修,把防御点满,主打一个皮糙肉厚。长安启源A06呢?它像是个丹修,不跟你正面硬刚,它回家炼丹,炼出来的丹药叫“舒适”、“实用”、“体贴”,每一颗都精准地打在家庭用户的痛点上。你打架打累了,是不是得来我这儿买颗丹药回回血?
说实话,我上次在车里长时间待着,还是因为出差堵在高速上,那滋味可不好受。所以当看到145°后排调节的时候,我内心是有波澜的。虽然我现在还是更喜欢一个人开车听歌的快感,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把后排乘客当人看的设计,是一种进步。它把汽车从一个驾驶者的工具,变成了一个家庭成员共享的空间。所以,最后你会买吗?可能不会,因为你心里还住着一个开两门小跑车的少年。但你那个天天念叨“买个大点的车”的老爹会,这就够了。因为他知道,生活不是修仙小说,生活就是在一堆麻烦里,找个能让你躺得舒服点的地方。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