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又整活了,新款星愿上市,起售价6万多。
这事儿有意思的地方在哪?不在于车,在于数字。一个月卖5万台,一年卖40万台。四十万台!你没看错,我也没多打一个零,就是四十万台。
这个数字往桌上一拍,同行看了都得傻。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6到10万这个本来已经卷成压缩毛巾的纯电小车市场,吉利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然后直接把这块蛋糕连带着盘子一起端走了。这已经不是来吃饭的了,这是直接来掀桌子的。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在研究怎么把菜做得更好吃,吉利的选择是直接把核弹扔进了后厨。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很显然,星愿这是要成仙的节奏。
那么,这个2026款,到底升级了啥?
不装了,摊牌了,它升级了“皮肤”。新增了两个配色,一个叫香颂紫,一个叫可可米,听着就像是奶茶店的新品。讲真,我看到这个操作的时候,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不务正业”到了极致的精神。他们深刻地悟了,对于这个价位的很多用户,尤其是年轻小姐姐们来说,车这个东西,首先是一个大型的、可移动的、自带滤镜的拍照道具。性能?续航?智能?是是是,都重要,但都没有发朋友圈那一刻的构图重要。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车比作一个会移动的滤镜,可能有点损,但好像又没什么不对。
所以你看,增加两个“限定皮肤”,限时免费,这操作,典中典。完全拿捏了。
内饰呢?一块14.6英寸的大屏,比我脸都大,里面塞了个Flyme Auto。魅族,对,就是那个做手机的魅族,它的灵魂现在被吉利塞到了一个四轮移动充电宝里,堪称一场跨物种的灵魂附体。我作为一个真的折腾过无数车机的中年人,对所有这些“无缝互联”、“智能生态”的宣传都抱持着一种看破红尘的平静。它们发布的时候都像下凡的仙女,一年后卡得像村口的拖拉机。希望吉利能打破这个魔咒吧,阿门。
当然,他们还搞了个什么STAR限定版,加点红色缝线,整个运动内饰。嗯,红色,懂的都懂,心理马力加二十匹。这套操作,就像你在游戏里给角色买了身新衣服,战斗力可能没变,但心情确实变好了。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然后我们聊聊那个L2辅助驾驶。坏了菜了,问题来了。这玩意儿,高配才有。隔壁比亚迪海豚,人家是标配。这就有点尴尬了。在今天这个掀桌子式竞争的时代,配置上的任何一点吝啬,都会被一群嗷嗷待哺的饿狼无限放大。大家都在搞闪电战,你还在玩添油战术?思路要开阔,格局要打开。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最好的配置表就是直接拉满,让对手无路可走。
说起来,最近新出的那款芝士葡萄奶盖是真的好喝,就是排队太久了。
但是,但是,这车最骚的操作,也是最让我看不懂的操作,来了。
后悬架,它用的是多连杆独立悬架。
这简直就是疯了!
在一个七八万块钱,主打城市代步、买菜接娃的车上,用多连杆?这是什么行为艺术?这就像你给一个老头乐装上了F1的尾翼,你给一个扫地机器人装上了氮气加速。99%买这车的宝妈,可能到把车开报废,都不知道自己车底下那个叫“多连杆”的玩意儿到底有啥用。她们更关心的可能是后备箱能不能塞下婴儿车,以及今天停车的时候有没有蹭到马路牙子。
这是典型的工程师思维战胜了产品经理。工程师觉得,我用了好东西,我牛逼。产品经理可能已经哭晕在厕所,心里想着这成本要是换成四个座椅按摩,或者再来两个新配色,销量是不是能再涨一万?
所以,这个多连杆到底有没有用?对目标用户来说,几乎没用。但这个决策本身有没有用?太有用了。
因为这就是一张王牌,一个“玄学”图腾。它让这个车在直男论坛里有了吹牛的资本,让那些懂点车但又不是很懂的消费者有了一个说服自己“这车很高级”的理由。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而一辆代步小车高级感的关键,有时候也不在真皮和屏幕,就在这么一个大部分人都用不到、但听起来就很厉害的名词上。
就问你怕不怕?当一个车企开始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整活儿”,开始用这种降维打击的方式来定义产品力的时候,这场仗就变得越来越玄幻了。吉利星愿不是在造车,它是在修仙。它把别人用来做沙发的钱,拿去打通了任督二脉,练了一身金钟罩铁布衫。
最终,所有这些参数、配置、颜色,都指向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在10万以内的战场,能打败吉利的,可能只有更疯的吉利。它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这场面,三体人看了都得摇摇头,表示你们地球人玩得太花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