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呢,每年车圈的大型赌局,就是看谁能先熬过市场的绞肉机、再在大家还没缓过神来的时候狠狠冲刺一下!
有人说电动化智能化是又一次“造车圈地运动”,其实翻译过来——咱都在跟时间赛跑,给“传统”抓点烟火气。
说真的,像“上汽”这种又老又硬核的老牌车企,一下子从市场低迷里拔出来,真就不只是靠宣传喊两声那么简单。
光看成绩单,你就知道这个车圈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8月一口气销量同比大涨了41%,这数据就像健身房那种一顿猛练肌肉的“快照”,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成绩让不少车企看了都说一句酸溜溜的:“这怎么又上去了?”。
不过别急着喝彩,盘盘这背后的堆料,里面有意思的事还多着呢。
车圈竞争像极了跑马拉松,不但得冲,还得能稳跑,要不前面拉爆了后面就没人收场。
上汽往这场大变革里投了什么?不止有技术,还有玩法、朋友、有点子的小心思——一盘棋,活生生磨出来的。
有人老拿“传统车企没法和互联网造车比”说事儿,但你看上汽,今年不仅是自家平台上马,还是联合华为、OPPO一起搞生态,反手就是一串“智能配置+技术突破”的豪华拼盘。
拿最新这组数据说话吧。
今年上半年,上汽整车零售220.7万台,站稳了行业头牌。
更绝的是归母净利润,暴增400%左右,没有数据背景的话可能都以为小编在写小说。
而且现在哪有哪个国产车企业敢跟上汽拼海外市场的厚度?
据说现在海外市场已经铺到了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这块地盘上汽8月份交付超过20万台,直接成了欧洲市场最有名的中国车企。
光这么卷已经让不少同行眼红。
但其实最让人想问一句“为啥上汽能弯道超车”的反而不是这些华丽的数据。
怎么说呢,说穿了谁都在想怎么活着、怎么赢,但上汽玩的招,核心还是“变革”这两个字。
翻看今年上汽在成都车展的表现,直接带了一堆新品来:尚界H5、智己LS9、别克至境L7、MG4、荣威M7——聪明人一下就能看懂,“铺阵式”打法,一颗子弹里塞几十种火药,哪种先爆都能掀点浪。
尤其是尚界H5这款跟华为联合做的SUV,不但有纯电、增程两个口味,预售价下手相当狠,据说预售才开18小时就小订5万。
看看这续航:纯电655km,增程更是飙上1300km。
再加上华为的ADS 4辅助系统、鸿蒙座舱,讲真,这一套下来不是洗脑,是“降维打击”。
还有被称作“纯电智趣大两厢”的MG4,设计师卡班本身就是劳斯莱斯出身,气质没话说,座舱还是和OPPO一起捣腾,打破了老派造车那种“车就是车,手机就是手机”的思维。
别说,半固态电池量产这个事,“技术门槛”算是吹爆天花板了。
紧跟着荣威M7 DMH,《东韵西律》美学也是一股清流,视觉上不再让人对混动车型视觉疲劳。
另外智己LS9这种冲高端增程市场的,配置和尺寸吊打不少合资品牌,四轮转向、双电机、纯电续航超450km,属实是豪华SUV里的狠角色。
不止上述这些,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双车也跟着上市,一顿猛操作,把不同类型用户都给圈出来。
当然,最考验韧性的,是销量曲线和产品结构能不能经得起市场的横砍直撞。
这里不得不承认一点,上汽把资源整合、战略重组这些看起来很抽象的事儿玩得出神入化。
乘用车、商用车“双板块”,走大路也走小路。
自研技术自家卷,开放共生和别人做朋友。
人家干的是“规模扩张”和“价值突破”并驾齐驱的路线,谁说体制内国企不能玩出互联网车企的节奏?
说到这,真就要把8月成绩单再挖一遍:共卖出36.3万辆,同比涨41%,不带喘气。
1-8月累计交付294.3万辆,同比涨超17%。
你问这意味着啥?
在车市低迷得“像踩了刹车”的时候,上汽直接逆势拉升,是真有硬货。
自主品牌已经成了主力。
8月份销量突破23.2万辆,同比猛增快50%。
年累计175万辆,市占率飙到63.6%。
新能源车也是一个亮点,8月份卖出13万,同比增长近五成,这么卷的成绩,不说是政策的狂风,更多还是技术硬、产品扎实。
出海这块上汽算是给国内车圈做了个脸面。
八月海外卖掉8.8万,前8月累计66.4万,欧洲市场交出20万。
以前老说国产车只能卖给自己人,现在上汽活生生打通了“世界工厂”到“世界舞台”的通道。
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这升级不是乱拍脑袋瞎喊,是真正完成了外循环到内循环的无缝衔接。
而说到新技术这件事,上汽也是真的舍得砸钱搞科研。
十年磨一剑,谁说以前国企只会守旧?
不但是固态电池、智能运动控制平台、3.0智能车整套解决方案扎扎实实落地,连全固态“光启电池”都快要实装。
就连大家吐槽来吐槽去的增程技术,上汽自己在智己汽车上首发“恒星”超级增程,硬是让短板变成长板。
纯电续航做到450km,一次跨越过去,电池效率、发动机性能、降噪体验全面抬升,解决了大家关心的“增程器介入生硬”“亏电油耗高”等痛点。
自动驾驶领域里,上汽也是行业第一梯队,联合享道出行、友道智途一起,抢下上海首批L4级自动驾驶示范运营牌照,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都能没人开也能跑。
这技术门槛,一般车企现在还只能望尘莫及。
友情方面上汽也不含糊,朋友圈要“美美与共”——不但搞定华为OPPO,地平线、Momenta这些智能化领域里一并拉进来。
谁赢不了单打独斗,赢的是大家一起串珍珠的项链,共振全产业链。
你以为“技术下放”只是说说?
上汽玩的是实打实,“下沉体验、上升价值”,让原本只有高端车型才有的科技,用在了更多普通用户身上。
这才是造车圈“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真实写照。
外头有人总问,车企为什么卷得这么狠?
钱和面子自然重要,但上汽自己知道,比短期爆红更靠谱的是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不是挂在嘴上的时间的朋友,而是“我知道我能做长远”,是确定性的朋友。
为什么在一地鸡毛的市场中,有人能逆转、有人只能被时代碾碎?
答案或许就藏在“独立自主、技术为王”这些老词里。
谁愿意天天拍胸脯喊高增长?
只有多年里坚持深耕技术,守住品质,乐意搞研发、不蹭热点、不怕麻烦的企业,才有入场券拿下下一个十年。
姿态可以变,但底色不能丢。
这也给了所有奔跑在新能源浪潮下的同行一个现实警钟——等风没等到,反而等来了暴风雨,回归理性才是王道。
上汽敢搅局,是因为摸清了游戏规则、读懂了赛道趋势,也扎好自己的技术地基,读懂了消费者最新的“爽点”。
谁能说下一个冠军不是以“用户回归理性”为最终标准选出来的呢?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一边喊要颠覆传统,一边其实就是在卖传统。
高端不是挂在嘴边的配置表,销量才是看得见的生命线。
市场浮躁时,大家都爱找速成法,但那些抛弃长期主义的人,一不小心就成了大浪淘沙下的“流沙”。
诚然,短期爆款谁都想要,但守住长期才是新十年的新门票。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在新能源赛道卷到飞起的当下,长期主义能撑得住中国汽车的未来吗?
你又会为哪种车企路线投票?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