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车主丑标集体大审判,谁才是汽车圈的自尊担当?

先还原一下那场“车主集体投票最丑车标”的网坛盛况。地点:一个乌央乌央的汽车社区贴子下。时间:午夜时分,键盘噼啪作响,偶有脏话夹杂其中。参赛品牌们像是审判台上的犯人,被几十万人指着,轮番审判——“*你丑!*”旁边有些车主瑟瑟发抖,担心自家车标中枪;有些不在名单里的则在屏幕前窃喜,“哈,我的标幸免。”现实没有法官,也没有陪审团,只有一群迷之自信的吃瓜群众,凑成了一台趣味决选。

这事儿本身没什么深仇大恨,顶多算是“大家对美丑的集体吐槽,高兴为之。”但是回溯一下,车标确实是一辆车的脸面,人会在它上面投注不必要的自尊。举个例子,路虎现在的“2B”标正式亮相后,论坛车主明里暗里都在问,“这个标真的不是设计师给我们开的黑?”以前那圈绿边配白字,虽然古板但至少像家族章印,新标随随便便两个字母堆一起,极简到失了气场。路虎的故事仿佛提醒我们:有时候品牌高贵了,标还得保持点逼格,不然粉丝抬不起头。

宝骏的经历宛如一个“标界社恐患者”。早期被嫌弃的马头造型,本想蹭宝马的豪气,结果大家看着却总觉得像马搭驴,后来干脆一刀切成钻石。说是安全无风险,其实也是一种与民为善的小算盘。那之后,每有新标发布,设计师估计都得先喝杯咖啡压压惊,毕竟民意如洪水猛兽。

雪佛兰的金色领结这故事更辣眼睛。有网友说像十字架,有说像卫生巾包装,也有说像变形领结,反正没人觉得它是高贵的象征。品牌方一直跟打太极似的,死不解释,任由各类脑洞开花。这种“装死”行为,其实挺有品牌教养,毕竟解释了反而被揪住不放,越描越黑。

说到起亚新标,真有种把车主当美术生的感觉。新笔体“KИ”像埃及象形文,老司机都要凑近了研究半天。车主自嘲,“车标连我自己都不认识。”品牌方倒好,声称是‘艺术转型’——艺术这个词,在汽车圈简直比保姆还好用,遮丑掩瑕都靠它。

另一个被热议的是讴歌,本田的高端产品。它的标像本田H的脑袋被卡成扁平状,不瘟不火,卖不动,说形象太“精神衰弱”。这种设计就像一个考试小抄,不写知识点只想混过去,勉强算高端却没人买单。

斯柯达的标,一只含蓄的小鸡头,又土又拙。虽然大众旗下,但车主永远都觉得少了点豪气。审美有地域差异这事是真的,欧洲人喜欢的羽毛箭头符号,国人只看见怪鸟。怪不得销量一跌再跌,连品牌经理都自嘲,“这标本来也不是给中国人设计的。”

华泰是个绝对小众,标像个被压扁的马蹄铁。每次研究这标,都让人怀疑设计师是不是上班前摔了跤。开着这样标的车,别说气场,对着后视镜都觉得汽车的腰杆直不起来。

午夜车主丑标集体大审判,谁才是汽车圈的自尊担当?-有驾
午夜车主丑标集体大审判,谁才是汽车圈的自尊担当?-有驾
午夜车主丑标集体大审判,谁才是汽车圈的自尊担当?-有驾

光冈的车标复杂得像是鉴定古董,一眼看去像城堡、像徽章、又像拼色画,猜了半天,车主拍着胸脯说,“这车标看懂了,你绝对是行家。”在汽车江湖,“看不懂才叫高级”,但没实力还是默默无闻。目前,光冈也就出现在那些批量小众聚集地。

北汽的标则上演了一场“猪鼻子变身秀”。早期的造型,被吐槽像两条猪鼻孔,导致老车主买车就像拎着猪头去学校。后来换成“BAIC”字母,风评瞬间反转,车主开着出去终于敢在人多的地方停了。

说到底,又绕到雷诺的菱形标。乍一看挺高级,但中间有个缺口,网友脑洞大开,“这是个洞,是想让人钻?”法国人的浪漫,被中国网友解读成了车尾巴上的窟窿。谁能想到国际流行的简约设计,在这里成了无解谜团。

这些吐槽表面看是审美问题,实际是用户心理的缩影。车主们在意车标,无非是看中“身份感”。你开了几年车,进出小区的时候谁没在意过旁边人的眼神?美丑只是表层,多数时候标代表的是“你是哪边阵营的人”。有些标太抽象,大家便联想作怪;有些太直白,反而失了品牌气场。品牌方自然也不是傻子,宝骏能痛快换标,大众坚持不动,归根结底是市场和自尊的权衡。

说来说去,这些车标丑与不丑,和“谁的父母更漂亮”有点像——最终都是一帮路人点评,旁观者兴致盎然,自己家里人倒无所谓。“自家标再丑也要撑面儿,别人家的漂亮也碍不着自己。”

作为旁观者我其实并不热衷评判美丑。客观说,“审美是最不适合投票的东西”,因为它没有统一标准。某些标在小镇青年眼里土得掉渣,在柏林设计系里却能被夸出天际。车企们真正该在意的,从来都是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不只是一块金属的轮廓。

午夜车主丑标集体大审判,谁才是汽车圈的自尊担当?-有驾
午夜车主丑标集体大审判,谁才是汽车圈的自尊担当?-有驾
午夜车主丑标集体大审判,谁才是汽车圈的自尊担当?-有驾
午夜车主丑标集体大审判,谁才是汽车圈的自尊担当?-有驾
午夜车主丑标集体大审判,谁才是汽车圈的自尊担当?-有驾
午夜车主丑标集体大审判,谁才是汽车圈的自尊担当?-有驾
午夜车主丑标集体大审判,谁才是汽车圈的自尊担当?-有驾

当然了,身为职业旁观者,我也得吐槽一句,“设计师可真难,做得太高级没人懂,做得太土又被骂。车标和发型、人缘一样,眷顾的是流行,不是个性。”有时候用户太苛刻,厂商太疲惫,谁都不是赢家。这就是现实的幽默。毕竟,买车是为自己用,不是让别人评判——除非你真的拿车标当名牌包背。

那么问题来了,把自己的车标设为微信头像,你愿意吗?假如有一天,车标不再是身份标签,而只是一个符号——到那时,大家会不会更专注于车本身?你觉得,丑和美到底是不是汽车的决定性属性?说不定,以后大家聊车只剩下动力和空间,“咱们聊点机械,不要谈感情”。你,又怎么看?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