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轴距超3米,理想L8也慌了?

崩盘预警!问界M7轴距超3米,理想L8也慌了?

01
上周我们编辑部一哥们,隔壁楼刚换了2023款问界M7。第一眼看过去,真的有点大得让人怀疑人生。我还特地量了下,轴距直接干到3030毫米。对比理想L8,居然还长25毫米。那种感觉,像是本科生突然坐到了硕士生专属的位置上。说人话就是:空间真大,厂家有点上头。

其实尺寸这事,很多人平时真想不到影响多大。我有一回试驾理想L8,二排膝盖还能顶前排座椅。问界M7这回直接“加码”,后排基本可以跷二郎腿的那种。长宽高分别是5080、1999、1780毫米。轴距还多加了210毫米。空间体验上,确实没啥可挑的。就是停车不太友好。好家伙,地库里左拐右拐的,还是费点劲。

02
动力没拉胯。新老对比一下也很扎眼。新款问界M7给了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两套都是一驱和四驱布局。增程器型号HG15T,最大功率118千瓦,比老M7的1.5T增程器提升了6千瓦。这个增幅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小。纯电后驱最大峰值功率227千瓦,双电机就是前160千瓦,后227千瓦。

我一开始还有点顾虑,纯电能不能拉动这么大个车。实际看看参数,有点像是高铁提速的感觉——一脚下去,推背感妥妥的。

增程版后驱电机同样是227千瓦。四驱就是前165千瓦,后227千瓦。说实话,现在这个功率,拉两大家子出行也没问题。用车场景多了,动力强点就图个心安。

03
讲个小插曲,有车友在群里问:’轴距大了是不是就一定舒服?’我站在修车师傅的视角给他杠了一句:’大归大,轮胎胎压、悬挂调校,跟空间一样重要。’别光看数据,实际体验才是王道。之前我就踩过厂商的坑,把尺寸调得离谱,结果操控拉胯,弯道就是晃。

还有人觉得六座一定比五座好。我隔壁老张买了六座之后,四五个月下来,后两座落灰。大空间不等于全用上。买之前最好想清楚自己需求,不然就是花钱买寂寞。

04
这两年新能源车更新太快。问界M7据说下半年9/10月份上市。单月3万台的销量,很难不引起理想L8、小鹏G9、极氪等的警觉。多了增程、纯电双模式,对手只能硬着头皮跟进。高端SUV市场要变天了。

原本大家都看理想的空间和驾乘舒适。现在问界一脚油门踩进来了。厂家互相卷尺寸和动力。我开过这么多年,各种型号的SUV,每次换代,大多还是空间和动力两条路。只是没谁把轴距加得这么狠。估计理想工程师要一边倒咖啡一边加班了。

05
说回细节。新款问界M7车头像M8、M9。申报图上门把手是内嵌式,前大灯跟M9有些神似但没投影功能。尾灯贯穿式,’AITO’标志放在上方,整车看着挺敦厚。配色三种:官方申报外,还藏着珊瑚红和白色。HUD有,空气通道装饰也有。下方进气口加了个横条,分层感明显。乍一看,挺讨年轻人喜欢的。

06
有个普遍误区要打破。有些人觉得‘轴距越长,动力越大就完美了’,其实不是事事都按图纸来。轴距长了,掉头半径变大。动力提升,电池需求也跟着上去。真正考验是用车场景。比如带孩子上学、周末郊游、假期高速,空间大省心,动力强不怕超车。细节做不到位,依然影响体验。

07
最后给点方案建议。要是你正犹豫25万级SUV选哪个。记住三点:第一,空间不是越大越好。实际需求看清楚;第二,动力够用就行,不用追求表面数字。第三,实际体验优先于申报参数。有机会去店里坐一圈,甚至蹲地库试试停车。别光听销售吹,自己用脚投票最靠谱。

有的时候,厂家花里胡哨一堆配置,看着挺好。真正用起来,还得自己踩坑试错。我这么多年下来,总结一个道理:别怕多看。多问,多试,才不会后悔买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