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赋能下,长安启源8月销量达37340辆,同比增长98%,远超行业均值,证明其发展态势良好,已驶入新能源赛道快车道。近日,长安启源又迎来了新的管理者,能否延续热销态势?
长安新能源转型的阶段性胜利,与背后的管理层架构调整逻辑不无关系。2025年9月长安内部调整,执行副总裁杨大勇开始分管引力和启源的营销工作,为后续双品牌发展蓄力。
杨大勇是长安“老兵”,1997年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从市场部基层做起,2021年升副总裁,深度参与高端车与智能化项目,主导的新能源改革为启源崛起奠基。他兼具燃油车与新能源领域认知,是统筹两品牌的合适人选。
此前长安设产品CEO制度,狄智睿、袁志雄分掌启源与引力产品定义。杨大勇统筹营销后,形成 “执行副总裁统筹+产品CEO落地” 架构,兼顾效率与协同。8月数据就是一个好开端:启源Q07销量13698 辆,领跑新能源中型SUV;引力上半年销量471308 辆,燃油车基盘稳固。
杨大勇“技术迭代不脱离市场需求”的理念和引力品牌不谋而合。2025年4月,引力主力车型换 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发动机,功率141kW、扭矩310Nm,性能媲美2.5L自吸机,油耗降8%,契合近50%燃油车用户需求。
此外,两品牌准确定位:启源以性价比破局,Q07定价11.98-15.68万元,覆盖10-15万元新能源SUV核心价格带;引力推“燃油+混动”,保留经典燃油车,推出UNI-Z等PHEV版本,避免内耗又协同抢市场。
长安2025年目标300万辆,杨大勇分管的启源和引力是绝对的销量支柱。在他的管理下,下半年将构建 “燃油车稳盘、新能源突围”体系。好消息是,当前两个品牌发展市场表现良好:引力CS75系列累计破280万辆,逸动半年超10万;启源Q07单月13698辆,新能源中型SUV市占率升至12.3%。且长安有 “技术共享” 机制,启源享新能源技术,引力发动机反哺混动,形成良性循环。
面对市场挑战,启源新车规划清晰:四季度将推Q07 MAX 版,加智能驾驶提溢价;引力目标年底混动占比从18%升至30%,重点推油耗4.2L/100km的CS75 PLUS HEV。
如今,杨大勇带领两品牌探索车企转型路。启源8月销量爆发,是央企赋能,更是市场对长安管理与战略的认可。随着“燃油车稳盘、新能源突围” 稳步推进,长安有望在行业变革中占优,为中国汽车品牌转型提供“长安方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