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换电车5年,车主血泪总结,买电车必看忠告

这几年,要说起买车,电车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身边不少朋友都动了心思,看着广告上宣传的“一公里不到一毛钱”,再想想每个月那笔不大不小的油费开销,心里难免痒痒的。

再加上电车那安静的驾驶环境、迅猛的起步加速,还有充满科技感的大屏幕,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新时代到来了。

燃油车换电车5年,车主血泪总结,买电车必看忠告-有驾

然而,当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已经开了四五年电车之后,一些当初没想到的问题,也开始慢慢浮现出来,给这股热潮泼上了一盆不大不小的冷水。

咱们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出行问题,特别是跑长途。

平时在城市里上下班,家里有充电桩的话,电车的确是既方便又省钱。

可一旦遇上节假日,比如春节或者国庆,打算开着电车回老家或者去自驾游,那情况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位车主就分享过他的经历,国庆期间从杭州开车回三百公里外的老家,本来三四个小时的路,结果硬是折腾了十一二个小时。

导航上明明显示沿途好几个服务区都有充电桩,可现实却是另一番景象。

第一个服务区,充电的队伍排得老长,前面十几台车等着,算下来没一两个小时根本轮不上;开到第二个服务区,心里想着这回总行了吧,结果发现充电桩是坏的;再到第三个,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服务区因为线路检修直接断电了。

燃油车换电车5年,车主血泪总结,买电车必看忠告-有驾

这一路下来,孩子在车上晕车吐了好几次,老婆在旁边也是一肚子火,原本高高兴兴的假期,全被“充电焦虑”给毁了。

这并不是个别现象,有统计数据显示,在节假日的高速公路上,充电排队时间超过两个小时的概率相当高,而燃油车加满一箱油平均也就几分钟的事。

更让人头疼的是,电车的续航里程在高速上往往会打个折扣,尤其是在冬天开着暖气的情况下,标称六百公里的续航,能扎扎实实跑个四百公里就算不错了。

这种把行程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个不确定的充电桩上的感觉,确实会给旅途增添不少压力。

说完了出行,我们再来算一笔经济账。

很多人买电车,最看重的就是它使用成本低。

电费确实比油费便宜,但汽车的开销可不只有“燃料费”这一项。

保险和维修,是两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大头。

燃油车换电车5年,车主血泪总结,买电车必看忠告-有驾

自从新能源车专属保险推出后,不少电车车主的保费都涨了不少。

原因很简单,电车的核心部件是电池、电机和电控,也就是所谓的“三电系统”,这套东西要是出了问题,维修成本非常高,比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要金贵得多。

保险公司是做生意的,他们的数据显示,电车的出险率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要高出两成左右,维修成本又贵,保费自然也就跟着上去了。

一位特斯拉车主就遇到过,就因为一次不大的追尾事故,第二年的保费直接涨到了近万元。

除了保险,维修费用里的一个概念叫“零整比”,也让很多电车车主感到肉疼。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辆车的所有零件拆开来卖的总价,和这辆车整车售价的比值。

这个比值越高,就意味着修车越贵。

比如,现在很多电车的前保险杠都集成了雷达和各种传感器,稍微碰一下,换个新的可能就要七八千甚至上万,而同级别的燃油车,换个不带这些高科技配置的保险杠可能两三千就搞定了。

燃油车换电车5年,车主血泪总结,买电车必看忠告-有驾

这么一算,几年下来省下的那点油钱,是不是又悄悄地从保险和维修的口子里溜走了呢?

接下来聊聊乘坐体验。

电车的一大卖点就是加速快,那种一脚下去瞬间弹射出去的感觉,让很多驾驶者着迷。

但是,这种体验对于坐在车里的乘客,尤其是后排乘客来说,可能就没那么美好了。

不少网约车司机都换了电车,他们发现,经常有乘客反映坐电车容易头晕。

这并不是乘客们太娇气,背后其实有科学道理。

清华大学的车辆研究机构做过实验,电动机的特性是可以在一瞬间就输出最大的扭矩,这会导致车辆的加速度变化非常剧烈,尤其是在城市里走走停停的路况下,车辆频繁地急加速和急减速,会让人的身体,特别是负责平衡感的前庭系统感到不适,就像在不停地体验轻微的“过山车俯冲”。

燃油车换电车5年,车主血泪总结,买电车必看忠告-有驾

而且,由于电车的电池大都平铺在底盘上,后排的座位离后轮更近,路面的颠簸感会更容易被放大,传递到乘客身上。

所以,司机在前面享受着驾驶的乐趣,后排的家人可能正忍受着头晕恶心的折磨。

这一点,在买车试驾时往往很难体会到,因为大部分人试驾时都是坐在驾驶位,而且时间较短。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电池的衰减。

这是所有电车车主都绕不开的焦虑。

厂家在宣传时都会给出一个很美好的承诺,比如“八年或十六万公里,电池容量保持在80%以上”。

但实际使用中,情况要复杂得多。

根据一些高强度使用电车的机构,比如网约车队的实测数据,很多电车在使用了三四年后,电池的衰减程度就已经超过了20%。

燃油车换电车5年,车主血泪总结,买电车必看忠告-有驾

一位经验丰富的维修师傅也提到,他拆解过一些频繁使用快充的电池包,发现里面的电极片表面会出现很多微小的坑洞,这会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和寿命。

快充虽然方便,但对电池的长期健康确实有影响。

更让人无奈的是,当你的车电池真的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衰减,想要去享受厂家的质保政策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门槛。

比如4S店会要求你必须提供这几年所有的店内保养记录,不能有任何非官方的维修或改装等等,条款非常细致,稍有不符就可能被拒绝保修。

这让厂家的质保承诺,在实际操作中大打折扣。

当然,电价本身的变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最初,很多人被“谷电三毛钱一度”所吸引,但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加,电价也在逐步调整。

一些地区的居民用电价格,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的价格,已经有了明显的上涨。

而外面的公共充电桩,价格就更不便宜了,高峰时段一度电卖到两块多钱也很常见,算下来的百公里成本,和一些省油的燃油车相比,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当充电不再那么便宜,保险维修费用又居高不下,再加上长途出行的不便和对电池寿命的担忧,当初那个关于电车“又省又好”的美好愿景,在现实面前,似乎需要被重新审视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