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SUV大降价,合资品牌纷纷跟进,自主品牌激烈厮杀

中型SUV的价格大战突然拉响,买车这事,原本是有钱人的小圈子游戏,如今却有些像菜市场卖白菜。曾经让人望而却步的豪华车,广告里亮相的路虎揽胜极光,如今在4S店里灰头土脸。十九万的降幅说来就来,原价四五十万,如今三十多万能提车。英菲尼迪QX50、凯迪拉克XT5等二线豪华,也集体向下俯冲,降了个让人不敢相信的“四字头”。连奔驰GLC、宝马X3这样的主力车型,价格也挫了一半,三成的降幅让有钱人也开始怀疑人生——是不是买车成了理财黑洞?

中型SUV大降价,合资品牌纷纷跟进,自主品牌激烈厮杀-有驾

销售们的说法也很接地气:“现在买豪华车,保值率懂吗?别指望了。”曾经逢人必说“保值两三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买车变得像买手机,越等越便宜,越买越后悔。

说到合资品牌,那就是哀鸿遍野。丰田汉兰达直降24%,本田UR-V、大众探岳X这些“硬气”车型,也只能低头认命,跌了两成不再傲慢。雷克萨斯NX更是罕见降价,七万元的让步曾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奇怪的是,虽然在“价低者得”,但如果你想买个热门配置,还是要乖乖加钱。比如探岳X的智能驾驶辅助,销售嘴一撇:“升级配置,抢客户,说白了就是套路。”

中型SUV大降价,合资品牌纷纷跟进,自主品牌激烈厮杀-有驾

别看合资车一个个割肉流血,自主品牌却是游戏高手。红旗HS5杀入20万以内,各路配置全开,直接和合资硬刚。长安、吉利等自主品牌一边提配置、一边降价,UNI-K旅行版不含糊,先砍十五个点,捷途X70 PLUS则来个大刀阔斧,十九万元的下探让十万级的市场不再安稳。但边缘合资品牌怎么干也没用,标致5008、斯柯达柯迪亚克GT降幅超过两成,市场仍无波澜,摇摇欲坠地等着最后的审判。

中型SUV大降价,合资品牌纷纷跟进,自主品牌激烈厮杀-有驾

“为什么突然都打骨折?”市面上的推理很简单,一是库存压力大到能砸死人,二是新能源车抢走了蛋糕。八月份数据显示,中型SUV有三十来款大降价,合资品牌占绝对主力。以往买车,燃油车的空间和动力那是自信的底气,如今新能源车续航蹭蹭长,价格一降再降,消费者成了狡猾的猎人,“等一等,或许明天更便宜”。

中型SUV大降价,合资品牌纷纷跟进,自主品牌激烈厮杀-有驾

价格战打到这个份上,可买车的人并没有雨后春笋。4S店里人是多了,咨询量大涨六成,真正掏钱下单的还是那群老实人。大家心里都有小算盘,降价成常态,谁也不想被割“韭菜”。甚至买了降价车的朋友也怨声载道:去年咬牙买了奔驰GLC,转眼十万元蒸发,只剩后悔陪伴。

未来的车市,注定水更深。豪华品牌为保销量还得继续跳水,品牌形象势必缩水。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身份象征,而只是价格标签上的数字游戏。合资品牌想保地盘,只有狠推配置升级,自主品牌则靠价格杀出血路。一场血腥厮杀,最后可能是神仙打架,谁也拎不清胜负。消费者站在角落偷笑,已经准备好捡便宜。“以前五十万的梦想,现在二十万就能实现。”不过,买之前最好多算一道题——保值还能有多少?

新能源车的背后力量也不容忽视,政策层层加码,燃油车库存压力如影随形。将来买车,估计早已不用纠结“油电之争”,只要性价比足够诱人,钱包发声才是真理。姑且不论谁胜谁负,这场乱战的本质无非是:市场残酷,价格至上。不是你手快就能抄底,而是谁能在混乱中笑到最后。

中型SUV大降价,合资品牌纷纷跟进,自主品牌激烈厮杀-有驾

到头来,这场降价潮,像一场街头翻滚的麻将局。每个人都自以为算准了牌,但牌桌下暗流涌动,没有赢家,只有各自的故事。车市再怎么凶猛,消费者能抓住的,或许只是短暂的机会和一丝得意的眼神,而保值率和品牌故事,最终都只能成为酒桌上的谈资。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