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10月23日消息,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于10月23日发布的紧急声明,在全球汽车行业引发了巨大波澜。声明证实,一家关键的荷兰半导体制造商已通知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称“可能无法保证芯片交付”。此次事件的关键企业为荷兰芯片制造商Nexperia(安世半导体),其供应链中断正迅速从企业危机演变为地缘政治事件,直观揭示了全球汽车供应链在“成熟节点”芯片环节的高度脆弱。
JAMA警告称,Nexperia生产的芯片是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核心部件,任何供应中断都可能对丰田、本田、日产等巨头公司的全球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这不仅仅是常规的产能不足或物流障碍,而是一场由地缘政治引发的“完美风暴”。Nexperia同时受到荷兰政府和中国政府的影响,陷入不断升级的主权与技术争端。这场危机标志全球科技竞争正从尖端AI芯片蔓延至基础工业用的成熟制程半导体领域。
Nexperia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复杂的股权与治理结构。Nexperia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是全球汽车行业关键成熟节点芯片的主要供应商。2019年,Nexperia被中国上市公司闻泰科技全资收购,而闻泰科技部分股权则来自中国政府关联基金,该公司也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
2025年9月至10月,冲突加剧。荷兰政府启用冷战时期制定的《货物供应法》,以国家安全和治理风险为由,实质上将Nexperia治理权收归本土。荷兰经济事务部表示,这一举措是为防止关键半导体知识产权“流向中国”,确保本国及欧洲经济安全。而此前美国已多次就Nexperia中国籍CEO可能威胁西方供应链向荷兰施加压力。此举在公司内部引发管理层震荡,但荷兰政府的行动,并未掌控Nexperia的全部供应链环节,反而激化了相关各方的应对措施。
面对治理变动,中国方面迅速回应。2025年10月初,中国商务部启动出口管制,有效阻止Nexperia将其在中国境内生产和组装的部分元器件、半成品出口海外。这一反制举措精准打击了Nexperia乃至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关键环节。Nexperia的商业模式高度依赖全球分工芯片研发和前端制造在欧洲,然而70%以上的芯片必须送至中国东莞进行“后端”封装和测试。没有这一步,晶圆无法转化成成品芯片。
因此,Nexperia陷入彻底的运营困局。荷兰方面掌握了公司的“治理和知识产权”,而中国则控制着关键的“成品制造和出口”。短短数日内,这家年产值数十亿美元的半导体巨头因地缘政治拉锯而全面停滞。10月10日前后,Nexperia向全球客户,包括日本、德国和美国汽车供应商,正式发布通知,因受限于中国的出口管制,公司已无法保证交付,这已构成不可抗力。
JAMA的预警只是开端。此事件引发的“断链”危机正在全球蔓延。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和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也发布严重预警。德国大众汽车于10月22日公开表示,Nexperia的供应中断恐致其工厂短期内停产。通用汽车(GM)和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亦表达高度关切,后者警告,许多制造商的库存可能只能维持数周。
Nexperia事件之所以影响深远,是因为暴露了现代汽车产业链最薄弱的一环。如今一辆汽车中有数千颗芯片,其中绝大多数并非尖端AI芯片,而是Nexperia擅长生产的成熟制程芯片。这些芯片虽然单价低廉,却不可替代,负责管理电源、车窗、气囊、发动机点火和制动系统等所有基础功能。缺失一颗数十美分的芯片,即便是价值五万美元的车辆也无法下线。
更为严峻的是,这类汽车芯片的供应链非常僵化,更换供应商需要长时间的重新认证和测试周期。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总干事西格丽德·德弗里斯指出,在当前情况下,短期内不可能找到可行替代方案。
Nexperia危机清楚地传递出信号在地缘政治推动的“技术本土化”背景下,全球化供应链的稳定性已被严重削弱。这场危机不再局限于尖端前沿科技,而已波及现代工业经济最基础的传统技术。对日本、德国、美国等汽车制造商而言,2025年秋季的“Nexperia时刻”,意味着可能面临比2021年“缺芯”潮更为严重和持久的新一轮挑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