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比亚迪在国内卖出一辆11万元的车时它在海外同时卖出了一辆均价24.73万元的车。 这种“国内走量、海外赚钱”的双轨模式正是2024年中国四大自主品牌车企价格策略的缩影长城汽车均价14.22万元、比亚迪12.48万元、长安10.10万元、吉利9.33万元数字背后是各家的生存之道。
长城汽车以14.22万元的销售均价位居四大车企之首这与其产品结构密切相关。 2024年长城销售汽车123.45万辆总收入1755亿元平均每辆车比比亚迪贵1.74万元。 支撑这一价格的是其高端SUV和皮卡产品线特别是坦克系列硬派越野车售价普遍在25万元以上占比达总销量的四分之一。 这些车型搭载的Hi4越野技术平台和全地形控制系统让长城在细分市场几乎没有对手。
比亚迪的12.48万元均价值得玩味。 虽然总体销量高达427万辆其国内386.61万辆的均价仅为11.20万元而海外40.6万辆的均价高达24.73万元。 这种巨大差异源于其海外策略在泰国主推海豹和ATTO 3(元PLUS)在巴西主打宋PLUS DM-i这些车型比国内同款贵30%-50%。 更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海外业务的毛利率达到28.87%比国内高出6.56个百分点真正实现了“高价高利”。
长安汽车的10.10万元均价背后是清晰的产品分层。 旗下三大新能源品牌中启源定位8-15万元市场2025年3月销量1.5万辆;深蓝瞄准15-25万元区间深蓝SL03月销超2万辆;而高端品牌阿维塔均价达20.85万元阿维塔11月销稳定在4000辆左右。 这种“低端走量、高端树牌”的策略让长安在268.4万辆的规模下保持了价格韧性。
吉利9.33万元的均价看似最低实则暗藏玄机。 2024年其总销量217.7万辆中包含大量6万元级的远景X3和8万元级的帝豪。 高端品牌极氪的加入让均价较2023年提升了2.9%。 尤其是极氪001在德国售价达6万欧元(约47万元人民币)几乎是国内价格的两倍。 这种“大众市场保规模、高端产品拉溢价”的组合拳成为吉利在全球扩张中的独特打法。
横向对比其他品牌价格分化更为明显。 丰田中国均价16.9万元上汽大众11.82万元而新势力阵营中理想汽车均价30.20万元问界31.7万元。 更有趣的是中国已诞生四个均价超30万的自主高端品牌:仰望(百万级)、问界(39.6万元)、腾势(36.9万元)和理想(30.5万元)。 其中仰望U8在2024年每月稳定交付近300辆百万豪车彻底改写了中国车的价格天花板。
价格差异直接映射到盈利能力。 长城汽车凭借高均价获得19.5%的毛利率位居四大车企之首。 比亚迪则依靠427万辆的规模效应单车毛利达到2.86万元。 而吉利虽然净利率达6.99%单车利润仅约7400元反映出低价车型占比过高的现实挑战。
2025年的价格战仍在持续。 比亚迪推出“荣耀版”车型秦PLUS降价至7.98万元;吉利银河L6以10万元价格带冲击主流家轿市场;长城则通过坦克300 Hi4-T维持20万元以上市场地位。 这些动作让四大车企的均价面临下行压力也加速了市场洗牌那些无法在价格与价值间找到平衡点的品牌正逐步退出舞台。
当消费者用9万元买到一辆配置L2辅助驾驶的吉利银河L6或是花14万元开上带三把差速锁的长城坦克300时中国汽车的价格战早已超越简单的数字游戏。 每一元价差的背后都是技术积累、供应链控制和市场定位的精准博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