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本田九月销量又滑了13%,我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这不叫新闻,这叫讣告的常规更新。就好像一个修仙小说里卡在炼气期三百年的老废柴,你每个月都能听到他冲击筑基又失败了的消息,听多了,大家也就习惯了,甚至还会开个盘赌他下一次吐血的姿势。
什么?你说从2020年巅峰162万辆,到2024年近乎腰斩,再到今年这个熊样,你不觉得震惊吗?朋友,这有什么好震惊的。这根本不是商业问题,这是玄学问题。在如今的中国车市,这个大型黑暗森林吃鸡现场,你还在跟人讲究武德,讲究一招一式,人家早就掏出冒蓝火的加特林对着你脸扫了。本田就是那个抱着祖传宝刀,还想跟人拼刺刀的老剑客,结果发现对手开的是高达。这就很尴尬了。
问题的核心,从来就不是什么狗屁的新能源转型缓慢。这个说法太文雅了,太给面子了。真实的情况是,本田不是慢,是根本没搞懂游戏规则已经变了。以前的游戏规则是啥?是我造一台发动机,能用二十年不坏,你们就得跪下来喊我爸爸。这套叫“金钟罩铁布衫”,在那个大家都没见过好东西的年代,确实好用。我作为一个曾经的老雅阁车主,我得承认,那台发动机的平顺和可靠,确实是一种信仰。但信仰能当饭吃吗?
现在这个时代,是掀桌子的时代。大家不是在抢蛋糕,而是直接把做蛋糕的师傅绑走,顺便把餐厅给点了。你看比亚迪,它在干嘛?它在玩“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卡车流。你看小米,雷军直接把手机圈那套“不服跑个分”的闪电战带了进来,上来就是王炸。人家都在拼命,在发疯,在用“道诡异仙”里的招数互相污染,你本田在干嘛?还在那里“匠心”、“品质”、“情怀”。大哥,醒醒,你那点情怀,在9万9的秦PLUS面前,一文不值。太阳都要因为你的天真而一个趔趄。
本田搞的那几个电车,什么S7、P7,你听着都觉得像手机型号。讲真,那玩意儿能叫电车吗?那顶多叫“装了电池的本田”,思想内核还是油车那一套。就像一个老大爷穿上了AJ,学着年轻人说唱,张嘴却是“哟哟,克罗地亚,黑喂狗”,这不叫潮流,这叫大型行为艺术现场。消费者又不傻,我花同样的钱,为什么不买一个从里到外都是为电而生的“压缩毛巾”?人家平时看着小,一泡水,配置、智能、空间全给你展开了。你这个,就是个铁疙瘩。
我最想吐槽的是,他们觉得问题出在营销和设计上,于是搞了个新品牌叫“烨”,还整了个平均年龄32岁的“年轻”团队。我看到这里真的要被气笑了。32岁?在互联网行业这都准备被优化了,还年轻?这帮人能理解现在18岁的小孩在想什么吗?他们懂什么是赛博魅魔,什么是电子宠物吗?讲到本土化团队,我就想起我们公司楼下那个卖煎饼果子的大爷,他都知道要加辣条和脆骨,这才是真正的用户洞察。你找一帮西装革履的“精英”关在会议室里头脑风暴,能风暴出个啥?只能风暴出领导的KPI。
所以,本田现在做的所有事情,本质上都是一种表演。关工厂,是表演给总部看,你看我降本增效了。搞新品牌,是表演给市场看,你看我努力转型了。和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是表演给用户看,你看我也很智能了。但这种表演,同行看了也得傻,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因为你骨子里的傲慢没变,你那个高高在上的“技术本田”的图腾还没碎。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没办法,本田现在的操作就是这么拧巴,逻辑根本无法解释。
当然,话又说回来,本田这种老牌巨头,底子还是厚的。万一呢?万一这个叫“烨”的东西,被华为和宁德时代的大佬们一把子整活,直接开窍了呢?虽然这个概率,比我买彩票中五百万还低,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毕竟,这是一个连老头乐都能倒逼自动驾驶技术迭代的魔幻市场,发生什么都不奇怪。
四年腰斩!四年!你知道这四年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人家从PPT造车都到交付几十万辆了!你还在干嘛?!你还在开会!
所以别分析了,也别预测了。对于本田的未来,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它现在做的这一切,就像一个重症病人,不是在治疗,而是在续命。至于能不能续上,得看命。但说到底,有些品牌就是玄学。就像奔驰,它最值钱的就是那个标。本田曾经最值钱的是那个红头H。也许,我强调是也许,某一天它真的悟了,把VTEC精神和三电机结合起来,搞出一个谁也没见过的怪物,一声咆哮,又站起来了。这不符合商业逻辑,但这很热血,很动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虽然大概率,我们是等不到那一天了。就这样吧,毁灭吧,赶紧的。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