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13年纯燃油车,算一笔经济账,发现有3大痛点,电车才是王道
大家好,我是小李,一个跟方向盘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普通上班族。掐指一算,我开燃油车的日子已经整整13年了。从当初提第一辆新车时的兴奋劲儿,到如今对油表指针的“望闻问切”,这13年的风里来雨里去,车子确实没少给我添麻烦,但也没少花我的钱。最近网上老刷到一个话题:你开了十年八年的油钱,是不是都能买辆新车了? 这个问题像根刺一样扎进我心里,于是我就坐下来,认认真真地算了一笔账。不算是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原来这些年,我辛辛苦苦赚的钱,一大块都贡献给了加油站。更让我感慨的是,在享受了几年新能源车的便利后,再回头看看我的“老伙计”——那台10年的二手车,真是越看越觉得它像个“烧钱”的祖宗。今天,我就想跟各位还在犹豫是选油车还是电车的朋友,掏心窝子聊聊这13年的真实感受。咱们不吹不黑,就聊点实在的,说说我这个“老司机”总结出的燃油车两大优点和三大痛点,看完你就知道,为啥我说长续航的电车才是王道。
先说说燃油车的优点吧,毕竟咱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第一个优点,质量稳定耐用,皮实抗造。这话真不是吹,现在的合资也好,国产也罢,三大件的技术都相当成熟了。你想想,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部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稳定性没得说。我那辆10年的二手车,除了偶尔换个传感器、换个火花塞这类小毛病,大修一次都没有过。前两天在洗车店还碰到一辆20年前的老本田,车漆都旧了,但车主说发动机声音依旧清脆,跑起来一点不含糊。这说明啥?只要保养到位,燃油车陪你走个十几年真不是梦。相比之下,现在一些新势力的电车,三五年后电池衰减、软件卡顿的问题可不少见,谁更“耐操”还真不好说。
第二个优点,也是目前来看,燃油车最大的优势——加油方便,没有续航焦虑。这点我深有体会。以前自驾游,从广西出发,一路开到西藏、四川、安徽,心里从来没慌过。为啥?因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国道省道边上,加油站遍地都是。加个油,5分钟搞定,一脚油门继续上路。反观现在开电车的朋友,节假日堵在充电站排队几个小时的经历,估计没少听吧?“里程焦虑”和“充电排队”是悬在电车车主头上的两把剑,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或者寒冷冬天,这把剑随时可能落下。所以,如果你是个经常跑长途、跨省出行的主,燃油车的这个优点,目前还真没法被取代。
但是!优点归优点,缺点也得正视。第一个痛点,内饰老土,科技感为零。这话可能说得有点重,但事实如此。你走进一辆十几万的新能源车,智能大屏、语音控制、各种APP,感觉像是进了未来座舱。再看看同价位的燃油车,尤其是合资品牌的低配车型,中控还是那个“收音机+CD”的老面孔,塑料感十足,按键密密麻麻,活脱脱一个“毛坯房”。有网友调侃:“开电车是住精装房,开油车是住毛坯房。”这话虽然糙,但理不糙。时代变了,消费者对车内的智能化、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燃油车在这方面,确实是慢了半拍。
第二个痛点,也是最要命的——后期用车成本巨高。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是我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我算了一下,过去10年,平均每年光油费就得1万块,13年下来,最少花了13万!这笔钱是什么概念?别说买辆合资车了,就是买辆不错的国产电车都绰绰有余。有人可能会说:“我一年才开几千公里,油费不多。”没错,如果你是佛系开车,一年开个三五千公里,那燃油车确实可以考虑。但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工作狂”或者家庭用车大户,一年动辄跑一两万公里,那这笔油费绝对是笔巨款。算笔账:新能源车充一次电,几十公里也就十几二十块钱;燃油车呢?哪怕是你开那种超级省油的车,一公里也要五六毛钱,要是油耗高点,一块钱一公里都不稀奇。这一趟长途跑下来,油钱和电费的差距,够你吃好几顿大餐了。
第三个痛点,噪音大、车身抖,舒适性差。燃油车有发动机,这是它的动力来源,但也是噪音和震动的源头。特别是跑高速的时候,发动机轰鸣声、进气声此起彼伏,隔音差一点的车,车内简直像在施工。更别提开了三五年以上的老车,怠速时方向盘抖、座椅抖,踩刹车脚底板都在震,那种“拖拉机”的既视感,真是让人崩溃。而电车呢?电机运转安静平顺,只有轮胎和风噪,跑高速时车内静谧性完胜油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从油车换到电车的人,都说“再也回不去了”。
总的来说,开了13年燃油车,我对它的感情很复杂。它皮实耐用,加油方便,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优点。但它内饰落后、油费高昂、噪音震动等问题,也确实让人头疼。如果你用车频率低,追求的是“工具属性”,那燃油车依然靠谱。但如果你像我一样,是高频使用者,追求的是经济性和舒适性,那么长续航的电车,无疑是更明智的选择。最后,我想问问大家:当油费能买辆车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在养车,还是在养加油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