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吉利合并极氪这事儿,可以说是中国汽车行业最近几年里最能“出圈儿”的一场资本操作了。这不是简单的集团里收个小弟,也不是某公司顺手拉个品牌搞搞市场那么轻松。这个事儿是吉利彻底揪着新能源、科技化、全球化三把火要往自己身上烤,想真正站到中国车企的新顶层。2025年9月5日,吉利股东大会高票通过了合并极氪的议案,这背后,不经意间中国汽车行业的牌桌已经洗了一遍,这不仅是吉利自家事,也是中国造车最高层和全球市场的一场大考。
其实吉利合并极氪这事儿,从七月协议签了那一刻就已经有不少业内人士私下喊“成了”,但资本市场是讲究程序的,9月5日那一笔票一落地,基本上合并也就板上钉钉了。拿到独立股东95.14%的大比例同意,其实就是一句话:大家都认可吉利“全盘升级”的路子,不折腾、不内耗,用最强力气去撕高端和高科技这张牌。什么意思?就是以后吉利不再左手做吉利、右手做极氪,各干各的,而是把家里最能打的几把尖刀,都合起来一股劲冲出去!
你要说这只是股市上的一次资本操作,那就太低估吉利了。这场合并,是吉利的“成人礼”,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转型时最重要的一次战略落地。
咱们捋一捋,合并极氪拿到更高比例赞成票,不光是吉利自己有底气,也是大家对未来汽车竞争格局怎么看。过去国内造车讲究细分,各品牌单打独斗,为了抢市场份额,投入和资源都是“散弹枪”,打的地方多但威力也有限。现在这样一整合,吉利就能把主流市场到高端全价带都覆盖——不管你要燃油还纯电,还是插混醇氢,吉利家族都能整套供应。你说原来是不是一锅粥,现在能不能做成大拼盘?
这背后其实是一次成本结构大革命。车企拼的就是谁能把钱花得值,把资源用到刀刃上。吉利和极氪合并之后,从设计、技术、供应链、制造到渠道、营销,全部协同。极氪过去那一套高端体系,单独搞的时候成本太重,推进效率也一般。合到吉利大家庭里去,技术共享、产线集约,连国际化资源都能一块儿整合起来。极氪不用自己再重新造一套生态了,营销、运维、渠道都能共享,吉利不再多线分割,各品牌利益也能拧成一股绳。这种“大集约、大协同”的模式,是解决了过去中国自主品牌拼杀时资源浪费的老问题,也为吉利下一步腾出更多能量往高端冲。
说到底,这一局吉利不是单纯追求销量,更深层的是冲击“高端话语权”。极氪这两年在技术和豪华车定价权上的突破,说实话是国内所有新造车势力都打破天花板的关键一步。极氪综合毛利率超20.6%,大超特斯拉,全球豪华电动车赛道能卷过老美品牌的不多,中国目前也就极氪能跟上。这意味着极氪已经把技术溢价玩成能变现的实打实现金流了,什么SEA浩瀚架构、900V高压混动平台、千里智驾这些烧钱的创新技术,在极氪养成“顶流”,落地就是市场最有竞争力的产品。
合并后,凭借极氪技术和品牌力,吉利全套高端产品线都拉齐了。银河M9、领克900、极氪9X三把尖刀,分别打25万、35万、50万价格带,直接切理想、问界、BBA这些头部对手。你想想,M9两万四千台预售一天卖完,领克900一直在豪华混动SUV价格带前三,极氪9X一小时订单就突破四万,连豪华品牌最铁杆的核心用户群都开始被中国品牌吸走了。

拿技术、产品、品牌线去跟国际豪强正面硬刚,吉利原来想都不敢想,现在真的成了。这其实就是“高端化”实现办法——原来只是个口号,现在有极氪撑腰,全都变成能量化的利润和增长数据。
更重要的是,这种技术顶层设计和品牌协同打法,其实最终要转化成“估值重构”。吉利原来在股市上被当成传统车企,只看燃油车销量和利润,上下游没什么创新空间,估值一直是低位打转。极氪进来之后,吉利在主流新能源和高端电动车领域都能拿分,不再被老燃油逻辑所束缚,市场眼里吉利就是中国高端制造和智能科技的双重代表。极氪平均单车售价三十万加,毛利率全球领先,现在市盈率不是按传统老标准走,而是对标特斯拉、比亚迪这种技术驱动型头部公司,估值天花板直接往上翻。
这说白了就是让吉利的“长期潜力”彻底翻篇。资本最敏感,谁能有技术壁垒、谁能有全球化能力,谁能撑起高端市场,就值得更高估值。各大投行不断调高吉利目标价,招商国际、中银国际都给到32港元,接近75%上升空间,这市场对吉利未来很看好。
其实这波合并背后,最有意思的是国际资本的动作。以前机构都是蜂拥而上、遍地开花,现在吉利合并极氪之后,持股数量反而集中,牛气资金都在往头部砸钱。贝莱德、先锋、富道这些全球资管巨兽,不计成本地连续增持,贝莱德直接冲到吉利第二大股东,看好它长期价值。你说这能是小事吗?马太效应明显,真正懂得看长远的资本重仓吉利,这才是中国车企攻上全球舞台的底气。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2025年二季度整个新能源板块机构持仓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吉利却逆势增持,股价一年内大涨近26%。这说明什么?风口没了,但吉利在资本眼里是“能长期活下来”的优质标的,它的战略转型是有实际说服力的,不是靠炒概念。
你要真问我怎么看合并极氪这个事儿,我觉得吉利的野心很清楚,就是要让“中国人自己造的车”能在全球喊出价格、拿到技术积分、拼得过品牌溢价,不只是国内市场的主流品牌,更是全球高端赛道上能挑战德系、日系、美系的超级玩家。
在短期内,这场合并是一次“资产重组”,让极氪和吉利共同操作资源,发挥互补优势,提升效率。一年两年看下来,就是“品牌升级”,高端产品不断上市,站稳价格带,抢理想、特斯拉、BBA这类用户。真正再往后,就是“估值革命”,吉利不再是传统车企那个价,科技与品牌都能落地,成为中国车企唯一能在港股、美股全线叫板的稀缺标的。
合并之后 吉利和极氪 就不是简单的“1+1=2”,而是制造能力、科技创新、品牌溢价、国际扩张全盘提升,造就出一个全新的中国头部车企模型。它能覆盖从全民家用到高端豪华,从燃油到纯电混动,从中国市场到全球布局,真正让中国自主品牌和全球巨头能在同一张桌子上PK。
资本市场最懂“价值是啥”,吉利把极氪合并进来,就是向世界讲一套全新的中国车企故事:我不只是做销量,我持有全球化高端线、我有最强技术、我能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业绩。我,真的值得更多。
所以不管是吉利,还是极氪,其实都是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合并极氪,是吉利站在“一个吉利”战略制高点,推动技术与品牌协同、最终实现全球价值重塑的一场大考。在这条路上,能不能做成中国车企里高端化的先行者,能不能领着大家冲国际化舞台,全都押在这一次合并的成败上。
走到今天,吉利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时代变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也应当值更高的价。我值得更多!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