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前两天犯懒,试驾新Model Y性能版回来,第一句话扔在茶几上:“按住脑袋,真给劲。”这话听着像唬人,结果我一坐进去踩油门——不对,踩电门,才发现脖子后边那根筋还真有那么点酸疼。表上弹了下,零百竟然真做到3.5秒,那不是数据硬吹,是真摁着你座椅上“开后悔药”。
说性能,隔壁汽修老于平常老拿老款Model Y举例,说以前那悬挂过减速带比家门口的小破船都晃。这回新车舍得了——电子可变阻尼加身,不用再抱怨像哐哐过木桥。前阵子还听群里宏达哥自测,带着老婆跑旧机场立交那一圈,晃没晃?人家两块煎饼果子全程立正,掉都没掉芝麻。
当然,特斯拉那手“全球剪刀差”也没少惹人议论。前阵子舅舅的美帝亲戚来访,说北美版居然380千瓦动力;我查了下,欧洲版才343千瓦,感觉像是同一锅菜,国外多撒了点辣子油。咱国内啥配置还没明确,销售也就乐呵呵卖个关子,但价格八成奔着55万去了。
别的车子就是个壳,Model Y明显爱秀——21寸蜘蛛轮,红卡钳差点上天,邻居老王路边抽烟都忍不住指着问:“真就不装菜篮子?”那碳纤尾翼倒没白贴,高速上飚到250,后轮仿佛吃了秤砣,点头都抬不起来。其实有次我自己也想蹲地儿摸摸摸,但想想车主眼刀,撤了。
内饰说起来,确实比早几年“水泥毛坯”风强点。这回材质捡点儿面子,座椅有通风。去年大暑天我坐老款,背心湿得滴水。现在通风全开,之前的小型汗蒸瞬间变成中央空调包厢,喜大普奔。方向盘倒还那样,还是不肯上真皮,可能这就是特斯拉的“环保哲学”吧。还有16寸新大屏,分辨率提上去了但UI没少喷,像家里买了4K电视只看老录像带,这体验,见仁见智。
装配师傅也忍不住唠叨,这代后桥电机好像换了新供应商——有人说博格华纳的设计,实际底盘农业口味还是重,扭矩往后端丢得直,出弯稍微不收就溜尾。新手怕自己湿鞋,老司机倒乐得每天刮刮轮胎边。冷门说一句,新老车友私底下吐槽换挡杆边的虚拟切换,带手套冬天碰半天没反馈,老派车主得用“咱还是怀念实体键啊”。
别看电车都吹续航,官方标580公里谁心里真信啊。去年冬天老表雪地自驾,半路掉电掉到心慌,导航喊580,实际能干300出头。服务区15分钟补电倒快,厕所一泡还真能回上百公里,不过冬天都得靠边上烤一会儿才敢通行。
说养护,老于总叨叨,Model Y刹车碟不贵就是容易生锈——你要是真跟油车一样脑门大脚刹,经常一团白烟。电门刹车权衡,老司机还得自己摸索,别到时候刹车点亮了才想起没保养。
顺带八卦一句,南区车友群今年推了个拼团贴膜活动。传说新Model Y的前挡玻璃紫外线遮蔽提升,女车主贴膜都省了几十。可也有人吐槽,前门竟然降配没隔音棉,跑高速吹风那叫一个带劲。看个人需求吧。
至于值不值,有个算计精的同事说,55万要是真落下来,他就不如等下半年蔚来旧款跳水。ES6和宝马iX3,光看撑门面都不怵。有人还贪便宜问过二手市场,老Model Y三年车还能卖31万左右,新车只涨不跌是真的有点狠。也有赌便宜货的,等年底厂家清库存低配限量,说不定捡个漏。
最后,那车前阵子停我们小区门口,晚上有哥几个围着打赌,“有本事你凌晨去摸摸那卡钳烫不烫?”结果谁都没敢试,毕竟50多万的车,就算真烫手,敢碰它的也没几个。车是好车,就是钱包得实在点儿,平常用用、周末偶尔撒撒野,脖子不怕按摩的,可以试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