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们,今日宝骏又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2026款宝骏E6畅享版,指导价14.98万,这价格一出,车圈里顿时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
为啥这么说?
因为这车跟宝骏云海EV 500公里车型,简直就是“双生子”,从外观、内饰到动力系统,都共享着同样的基因,而且也同样面向个人消费者。
可关键就在于,这E6畅享版的定价,竟然比同款的云海EV高出了整整4万元!
这4万块的差价,究竟是买了什么“稀世珍宝”,还是仅仅是给“网约车”身份加了“溢价”?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
先从“颜值”说起。
这宝骏E6畅享版,乍一看,和宝骏云海EV 500公里车型简直是“一颦一笑皆相似”。
前脸那标志性的封闭式设计,中间是梯形进气格栅,两侧的日行灯如同“点睛之笔”,车头下方还保留了导流槽,加上一条镀铬前铲,整体视觉效果是熟悉的配方。
车身侧面和尾部,同样延续了云海EV的轮廓,黑色的轮眉勾勒出SUV的硬朗,常规的车门把手,以及贯穿式的尾灯,都透着一股“似曾相识”的味道。
然而,细究之下,总有那么点“细节之处显真章”。
最直观的,便是那双“脚”。
E6畅享版装备的是17英寸轮辋,搭配215/60 R17的轮胎。
而云海EV则全系标配18英寸轮辋,轮胎规格是225/55 R18。
这尺寸上的差异,就好比给同一件华服,配了不同尺寸的“鞋履”,虽然都能穿着出行,但整体的“气场”和“脚感”难免有所不同。
轮辋的造型也各有千秋,这点细微之处,也为它们各自的“身份”增添了一丝辨识度。
在车身尺寸上,两款车却默契地保持了一致。
4541毫米的车长,1880毫米的车宽,1608毫米的车高,以及2750毫米的轴距,都将它们牢牢地定位于紧凑型SUV的市场。
步入车内,内饰的布局也基本是“照搬照抄”。
中控屏幕,E6畅享版选择了10.1英寸,而云海EV则全系标配了15.6英寸的“大块头”。
液晶仪表盘、双辐式方向盘、怀挡式换挡机构,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老朋友”了。
这宝骏E6畅享版,打出了“网约车版本”的旗号,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乾坤”?
据了解,相较于云海EV的入门车型,E6畅享版在配置上做了一些“取舍”。
首先,那项颇具“户外情怀”的VTOL移动电站功能被移除,这就像是给露营爱好者们少了一份“野外电力保障”。
在安全配置方面,主动安全预警系统、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辅助等一系列“智能护卫”也随之缺席。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温酒斩华雄”,少了这些关键的“关卡”,行车安全似乎也少了几分“铠甲”。
舒适性配置上的“缩水”也相当明显。
50瓦手机无线充电、前排座椅电动调节(不过可以选装),以及座椅通风和加热功能,这些本是提升驾乘体验的“锦上添花”,如今却成了“空中楼阁”。
特别是在寒冬酷暑之际,这些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的缺失,无疑会让一部分消费者感到些许“遗憾”。
此外,卫星导航系统、前排侧气帘、360度全景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电动尾门、前排无钥匙进入、外后视镜电动折叠、手机互联映射等等这些提升便利性和科技感的配置,也未出现在E6畅享版的配置单上。
这些“减项”,让E6畅享版在功能性上,与云海EV拉开了差距。
然而,最令人费解的,莫过于在这些配置“精简”之后,价格反而“水涨船高”,整整贵出了4万元!
这4万元的差价,究竟是买了一个“网约车”的“身份认证”,还是为那500公里的续航支付了“高昂的溢价”?
这笔账,确实让不少人犯了嘀咕。
动力部分,E6畅享版依然搭载了那台前置单电机,拥有150千瓦的最大功率和310牛·米的峰值扭矩。
电池容量为56.7千瓦时,CLTC续航里程为500公里。
从参数上看,它与云海EV 500公里车型可谓是“血脉相连”,动力性能上没有明显差异。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15万元这个价位区间,国内的纯电SUV市场早已是“群雄逐鹿”,战况激烈。
零跑B10、广汽埃安AION Y、吉利银河E5等车型,都在这个细分市场中拥有不俗的表现。
例如,AION Y凭借其宽敞的空间和可靠的续航赢得了不少口碑,而吉利银河E5则在设计感和智能化配置上颇具亮点。
与这些“身经百战”的对手相比,宝骏E6畅享版在配置上的“减法”和价格上的“加法”,显得有些“捉襟见肘”,难以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宝骏E6畅享版打出“网约车版本”的标签,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定位。
一方面,这可能是在针对网约车市场的特定需求进行优化,例如考虑车辆的耐用性和运营成本。
但另一方面,它又明确表示面向个人用户销售,这就让不少潜在消费者产生了一丝疑虑:一辆“网约车”的出身,对于追求个性化和高品质的个人用户来说,是否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
毕竟,网约车的运营强度,往往远超私家车。
这4万元的差价,究竟是宝骏在进行“错位竞争”,意图在市场中开辟一片“新天地”,还是仅仅是“高价低配”的策略,我们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消费者在购车时,都会精打细算,权衡利弊。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E6畅享版,高价少配置”。
这句戏言,或许道出了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宝骏这番“神操作”,究竟是“妙手偶得”还是“画蛇添足”?
市场和消费者,终将给出最真实的答案。
对于宝骏E6畅享版,各位车友们,您怎么看?
这14.98万的定价,加上配置上的“减法”,是否真的值得您出手?
在15万左右的预算下,您心中还有哪些更心仪的纯电SUV选择?
不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