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凯迪拉克XT6卖了181台,这数字放到豪华中大型SUV里,真是有点难看。对比它那个更实惠还卖得不错的弟弟XT5,8月份3000多台销量,差别太明显了。刚听朋友维修店小王吐槽,说:XT6不扎实,客户也知道,买的人少呗。这话虽带点个人主观,但里边有点门道。
说到价格,XT6低配版本落地不到40万,看着挺香。可市场反馈,是不是便宜没好货的刻板印象起作用?我刚才翻了下笔记,XT5落地价大概35万左右,甚至比雷克萨斯RX便宜还多点,车子空间和配置其实那叫一个实在。XT6就尴尬了,虽说起售价比XT5贵那么几万,但实际优惠没那么大,感觉价格没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定位这块真让人头疼。XT6是六座设计,第三排是板凳性质,坐上去压根不舒服,属于急用急弃那种。看着轴距2863mm,比很多竞品短了将近40-50mm,这点确实影响乘坐体验。豪华中大型SUV里,多数消费者青睐的是五座大空间设计,第三排太鸡肋的车型基本没啥人追。像Q7、途锐都往大五座上下做,实操舒适度明显比XT6强。说到这里,不禁想问,你会为那几个小时的临时加座权选择XT6吗?
机械匹配是这车头痛的问题。XT6搭载的是横置发动机,前麦弗逊悬架,感觉是减配版的设计,这里我得自我纠正,刚开始看到数据我还以为它和CT6差不多,但实际上CT6用的是纵置发动机,顶级的独立悬架结构,这差距就很明显。横置发动机布局往往会压缩发动机舱空间,也限制动力输出的潜力。对比竞品,Q6和途锐这样的高端SUV,全系标配空气悬架,这对舒适性和操控性是个巨大加分项,而XT6只有高配才有悬架软硬调节,基础感受明显拉胯。
内饰方面,虽然用料还算讲究——软性材质、木纹加金属装饰、全真皮座椅、标配座椅加热通风,这些确实升级感还在。但科技感就是差了点。XT5用的是33英寸的超长曲面屏,分辨率估计达9K左右,而XT6却只配了10英寸屏,系统还是老旧的CUE,不新鲜,而且操作流畅度都不如XT5自家的VSC系统。天天看这些配备,心里真的觉得凯迪拉克这套新旧混搭有点抓不住用户的心。
我忍不住思考,为什么XT6会被消费者忽视?难道仅仅是机械和配置问题那么简单?凯迪拉克品牌在国内的认可度本就不高,连同级别的CT6还有点拥趸,SUV市场就更卷。六座布局真的做了就合理吗?我朋友提到,买豪车其实买的是档次感和炫耀力,多一点空间和更多的科技配置往往更能打动用户,不是吗?XT6在这方面其实没给出很强的理由。
前几天,我在4S店的销售小张那儿听到一个细节,他说:很多客户看车来回转,最后还是选了Q7或途锐,主要两个原因,一是品牌,二是底盘和第三排实用性。说得不无道理。XT6那边终端优惠虽多,但人们更愿意花40万多买值得信赖且用料扎实的对手,不是单纯贪便宜。
简单算了下,XT6全系售价大致在34-42万之间,落地价格小估40万出了点头。以保值率平均估计,三年后估计能剩60%左右,远不及Q7和途锐的70%高保值率,这个成本心算下来,偏差挺明显。消费者不光看当下,还得考虑后续的价值保持。
说到供应链,这车用的是偏老旧的发动机架构和悬架设计,我腦海中有种比喻:就像做菜,选了新鲜食材(车本身尺寸合理),但厨师用的是过时炉灶和老方法,做出来的菜味道终究差了点。厂家可能是为了控制成本和改装难度,才保留了这些机械配置。供应链的博弈往往就是这样,易用方便的零件优先,技术升级得按批次来。可这就牺牲了市场竞争力。
最后提一句,XT6卖这么少,制造和运营压力估计不小,未来车型调整是不是会更激进?比如改纵置发动机、升级悬架,或重新定义内饰科技,这是个问题。凯迪拉克未来是否会彻底放弃或弱化六座设计,回归五座主流,转向更实用的市场定位,这点我还没细想过。
话说回来,你觉得豪华中大型SUV到底应不应该加个鸡肋第三排,为了多一排座位牺牲舒适和空间,值得吗?不少买家现在可都不选。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