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破万,智驾登顶,合资电车真能靠当网红活下去吗

“什么,你居然想不开买了合资电车?”

这话放三年前,简直就是对买家灵魂的拷问,仿佛你干了件多么想不开的傻事。

那时候的合资电车,就像个在泥潭里摸爬滚打却怎么也洗不干净的倒霉蛋,浑身沾满了“油改电”、“智商洼地”、“价格刺客”的标签。

可谁能想到,风水这东西,转得比电车的轮子还快。

就在上个月,广汽丰田的铂智3X,一个听起来还有点拗口的名字,居然一个月卖了一万多辆。

你没听错,不是一千,是一万。

这个数字扔在自主品牌堆里,都够吹半天了,更何况它爹是那个用内燃机制霸全球、对纯电一直有点“爱搭不理”的丰田。

这感觉,就像你家那个天天抱着保温杯喝茶的老爹,突然有一天踩着滑板,戴着墨镜,跟你说“Yo, what's up?”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

销量破万,智驾登顶,合资电车真能靠当网红活下去吗-有驾

铂智3X这车,背靠广汽和丰田,按理说应该是个混血优等生,但之前大家总觉得它在纯电这块儿差点意思。

结果人家不声不响,上市后销量愣是每个月往上爬,广汽丰田也一反常态,大大方方地晒成绩单,不像某些合资品牌,销量数据跟机密文件似的藏着掖着。

这股“翻身”的妖风,还不止刮在丰田一家。

前阵子东风日产的N7,上市订单就破万;长安马自达那个EZ-60,九月份直接干成了全公司的销冠,把老牌功臣CX-5都给比下去了。

最猛的还得是别克的至境L7,上市十天大定破万,到11月初就交付了八千辆。

这架势,哪还有半点当年被自主品牌按在地上摩擦的狼狈样?

当然,车卖得好,光靠品牌光环早就不灵了。

这些突然“开窍”的合资车,背后都有个共同的秘密武器——借力中国科技。

比如,不少车都用上了Momenta的智驾方案,这不就是典型的“打不过就加入”嘛。

说到智驾,就不得不提那个让整个圈子都炸了锅的“第二届中国智驾大赛”。

销量破万,智驾登顶,合资电车真能靠当网红活下去吗-有驾

别克至境L7,一个大家印象里平平无奇的合资选手,居然爆冷登顶,把小鹏P7+、尊界S800、智界R7这些智驾圈的“顶流”全给干趴下了。

这榜单一出,网上直接炸了,各种“野榜”、“充值”的质疑声铺天盖地。

说实话,这排名确实有点反直觉,就像你告诉我博尔特百米赛跑输给了一个业余爱好者,我第一反应也是“这哥们儿是不是抄近道了?”

这种“榜一”是把双刃剑,热度是赚足了,但也把自己的路人缘往悬崖边上推了一把。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天上掉下来的“第一”,往往都标好了价码。

这种玩法,短期内能让你成为万众瞩目的网红,可汽车市场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网红,缺的是能一直卖下去的常青树。

想当年,多少合资电车也曾短暂地“网红”过,发布会搞得花里胡哨,找脱口秀演员站台,直播玩心跳演示自动泊车,生怕自己不够出圈。

可热度一过,销量立马打回原形,最后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市场的角落里。

因为消费者掏钱的时候,看的不是你发布会多热闹,而是你这车到底值不值。

网红好当,常青不易。

现在的合资电车,有点像跟在国产车后面混饭吃的“小弟”,国产车降价,它跟着降;国产车堆配置,它也学着堆。

销量破万,智驾登顶,合资电车真能靠当网红活下去吗-有驾

但这种跟随策略,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你永远不可能靠模仿别人成为真正的强者。

连头部的新能源品牌都在经历残酷的洗牌,这些刚刚尝到点甜头的合资网红电车,更不可能一直活在热搜里。

价格、配置这些东西,今天你有,明天别人可以给得更多。

真正能让一个品牌立足的,还是那些老掉牙但又颠扑不破的真理:可靠性、安全性,还有那个在你车坏在半路时能及时出现的售后服务。

所以,合资电车真翻身了吗?

我看,顶多算是从ICU里挪到了普通病房,能下地走两步了,离出院跑马拉松还远着呢。

单月卖一万辆的铂智3X,和那个充满争议的“智驾第一”至境L7,更像是两针打在合资品牌身上的强心剂,让它们暂时续上了命。

但要想真正活下去,甚至活得好,光靠当网红、傍大腿是远远不够的。

销量破万,智驾登顶,合资电车真能靠当网红活下去吗-有驾

毕竟,汽车市场这场牌局,最终比的不是谁的嗓门大,而是谁手里的牌更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