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的“金九”成绩单一出,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零跑汽车以66,657台的交付量,首次突破6万台大关,同比增长97%,直接把“断层第一”这顶帽子戴得严严实实。而极氪联合领克,也拿下了51,159台的好成绩,看似风光无限。小米汽车更是首次月交付破4万,SU7的热度依旧不减。但热闹背后,理想汽车环比继续下滑,蔚来虽然三线并行,但单看蔚来品牌,13,728台的成绩单,似乎也印证了“摸鱼”的质疑。这不禁让人想问,在新能源车市的“内卷”大战中,靠什么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真金白银”?是堆料的价格战,还是精准的产品定位?
咱们先说说这次的“黑马”零跑。6.6万台的交付量,光是数字就足够震撼。但更让我这个老车评人感到惊讶的是,它凭什么能做到?答案很简单:把高端配置“平民化”,把交付速度“极致化”。一台10万出头的车,给你激光雷达和800V高压平台,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零跑C10,几乎成了10-15万预算区间的“唯一解”。对于刚需用户来说,这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闭眼入”的必选项。提车速度快,没有动辄几十周的等待,这种“不搞虚的,直接交付”的务实作风,恰恰戳中了当下消费者的痛点。反观某些品牌,PPT做得天花乱坠,订单数刷得飞起,但交付跟不上,雷军的微博天天被“雷总,冬天来了,我的车呢?”刷屏,这不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吗?交付能力,才是检验一个车企真实力的“金标准”。零跑的爆发,不是偶然,而是其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效率上长期积累的结果。
再看极氪和领克这对“兄弟”。51,159台的总销量,乍一看很猛。但拆开一看,真相就浮现了。真正挂“极氪”标的车,主力还是001、007、7X这三款,9月单品牌销量其实只有2万多台。这说明什么?说明极氪的爆款效应并未完全形成,产品线的广度和市场渗透力还有待加强。反而是领克,靠着08 EMP和07 EMP这两款更亲民的车型,贡献了大盘一半以上的销量。这背后反映出一个深刻的市场逻辑:在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和调性要求极高,新势力想分一杯羹,光靠堆料和设计是不够的。极氪的车,产品力确实不错,但相比理想、问界这些已经建立起强大用户心智的品牌,还是差了那么一口气。而领克则聪明地避开了正面硬刚,用更实惠的价格和更实用的产品,稳扎稳打地收割市场。这不正说明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吗?只是这“功臣”,可能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
说到“摸鱼”,理想汽车这次的数据就有点耐人寻味了。33,951台的交付,累计破143万,成绩依然亮眼。但环比继续下滑,销售朋友圈不再刷“订单爆满”,而是开始晒自驾游,这信号够明显了吧?L6的红利吃完,L7/L8又面临自家兄弟的内卷,理想现在确实有点“半个零跑”的感觉。它的优势在于精准的家庭用户定位和优秀的增程技术,但当所有对手都开始学习并超越你的时候,曾经的护城河就会迅速变浅。小鹏汽车单月41,581台,创历史最佳,靠的是MONA M03这台年轻人的“聪明之选”。价格亲民,智能化不落伍,这才是真正的“人民的智能电动车”。相比之下,理想的新车节奏似乎慢了半拍,面对越来越挑剔的年轻消费者,光讲“家庭”故事,可能不够用了。
最后,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那些“闷声发财”的选手。东风奕派,30,256台,同比+15.8%,靠的是央企背景和强大的渠道优势,稳扎稳打。岚图15,224台,主要靠梦想家和FREE撑着,新上的知音没爆,追光L和泰山在预订,能不能再冲一波,还得看市场反馈。智己11,107台,环比+81.8%,全靠新LS6带飞,800V+超级增程,在20万级打出了“科技+性价比”的组合拳,门店客流量明显上涨,这说明路子是对的。而蔚来,三线并行,集团34,749台,同比+64%,乐道L90单月11,051台,算是开了个好头。但蔚来品牌13,728台,相比其品牌定位和投入,这个数字确实不算高。多品牌战略是把双刃剑,搞不好就会“大号变小号,小号养大号”。
回到最初的问题,谁在摸鱼?表面看是销量数字的此消彼长,但深层看,是各家车企战略定力和执行能力的较量。零跑用极致性价比和高效交付证明了自己;极氪和领克用组合拳展现了集团作战的优势;小米用热度和粉丝经济创造奇迹;而理想、蔚来则需要在保持品牌调性的同时,加快产品迭代和市场反应速度。未来的战场,不再是单一产品的比拼,而是体系化能力的全面对抗。当“金九银十”的喧嚣过后,谁能在2025年笑到最后?是继续堆料内卷,还是找到真正的用户价值?这,才是留给所有车企的终极考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