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最近看车圈,有点像在小县城里刷交友软件,刷来刷去都是那几张熟面孔,个人简介都差不多:超大屏幕、超长续航、外加一张看着像要变形随时起飞的“未来感”前脸。
看得人直打哈欠。
就在这种昏昏欲 stumps 欲睡的当口,比亚迪突然把桌子给掀了。
毫无征兆,就把激光雷达这种“屠龙大宝刀”,塞到了一个一直以来被我们当成“老实人”的车型上——2026款比亚迪海豹07 DM-i。
你得知道,海豹07 DM-i,或者说它那个叫护卫舰07的前身,一直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它就是你家小区里那个各方面都挺好,但你就是跟他聊不起来的邻居。
车是好车,省油,空间大,DM5.0混动技术摆在那儿,买它不会错。
但也就这样了,它身上没有那种让人眼前一亮、心跳加速的“骚气”。
它就是汽车界的白米饭,管饱,但味道嘛……你懂的。
我一直以为这车的命就是安安稳稳卖到换代,结果比亚迪来了这么一手。
这就好像一直演正剧的老戏骨,突然跑去说相声了,还是郭德纲于谦那种风格的。
这反差感,直接拉满。
激光雷达这玩意儿,前几年还是个稀罕物,是新势力们焊在车顶上用来区分“凡人”和“神仙”的身份牌。
那会儿,没这东西你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
华为、小鹏它们,为了谁家智驾能多开一个城,谁家能实现无保护左转,头发都快薅秃了。
那场面,简直就是一场智能驾驶领域的军备竞赛,卷出天际。
比亚迪呢?
它就跟个没事人一样,不参与,不评价,默默地卖它的“经济适用车”。
当别人都在聊算法和算力的时候,它跟你聊“百公里亏电油耗2.9升”。
你跟它说未来,它跟你聊现在。
这让你一度怀疑,大家是不是在同一个次元里造车。
可现在回头看,这老哥怕不是在第五层。
它看着这帮小年轻把激光雷达的成本从几万块一路卷到几千块,把市场教育做得明明白白,然后它慢悠悠地走出来,直接收割。
这刀法,精准、老辣,一看就是老江湖了。
当然,肯定有人要开喷了:硬件堆上去了,软件呢?
比亚迪那个“天神之眼B”,一听名字就挺玄乎,到底行不行啊?
万一是个“期货”,买回来个寂寞,那不成了冤大头?
这担心太正常了。
毕竟智能驾驶这东西,硬件决定下限,算法才决定上限。
比亚迪在这条路上,确实起步晚了点。
但这事儿最妙的地方就在这。
比亚迪这一招,醉翁之意不在酒。
它可能根本就没指望这套智驾系统能立刻拳打华为、脚踢小鹏。
它的真正目的,是把水搅浑,是把定价的权力,从新势力手里抢过来。
你想想那个画面,一个潜在客户,预算十五六万,本来在看别的车。
销售唾沫横飞地讲着L2辅助驾驶多牛。
客户一扭头,看到隔壁比亚迪的宣传单:“本店新到海豹07 DM-i,顶配自带激光雷达。”
完了,销售嘴里的L2瞬间就不香了。
哪怕他根本不知道激光雷达是干啥的,但这三个字往那一摆,科技感、高级感,全来了。
这就是一场心理战。
比亚迪在用一个看似超前的配置,去打击对手最常规的卖点。
至于车子本身,前脸砍掉两条灯带,车身稍微拉长了一丢丢,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给这次“核心升级”打个辅助罢了。
现在,压力给到了所有人这边。
9月15号,发布会上那个价格一出来,才是真正的好戏开场。
如果比亚迪真能把价格定在一个匪夷所思的位置,那整个市场都得抖三抖。
我甚至能想象到,那天晚上,有多少车企的产品经理,会彻夜难眠,对着PPT上自家车型的定价,陷入沉思。
所以啊,这已经不是一台车的事了。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行业巨头准备亲自下场,用它最擅长的规模和成本优势,来重新定义游戏规则的信号。
那么,各位看官,你们觉得这台突然“黑化”了的老实人,会卖多少钱?
来,评论区开个盘口,猜对没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