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万元起,9座纯电、双侧滑门、460公里续航——吉利远程星享V7E一亮相,我就在想:这真的不是冲着“全家桶+小生意”来的?
各位车友,咱们平时见惯了五菱宏光、江铃福顺这类“能拉人能拉货”的轻客,但它们大多油改电、内饰糙、坐着累。可这次吉利远程带来的星享V7E,画风有点不一样。5米车长、9座布局、双侧电动滑门、对开尾门、460km纯电续航,预售价还不到9万——这价格配上这配置,别说物流老板心动,连我这种普通家庭用户都开始琢磨:它能不能当“移动客厅+搬家神器”二合一?
别急,今天我不光看参数表,更想带大家扒一扒这台车设计背后的“小心思”,聊聊它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多面手”。
空间设计:不是堆尺寸,而是玩“灵活战术”
先说最硬核的——空间。星享V7E的车身尺寸是5000×1820×1985毫米,轴距3205毫米,数据上不输同级对手。但它真正聪明的地方,在于9座布局(2+2+2+3)的巧妙安排。
中排两个独立座椅,上下车方便,还能留出中央通道,老人小孩进出不费劲;第三排是三座折叠设计,坐三人略挤,但短途应急完全没问题。重点来了:最后一排座椅虽然没头枕、坐垫偏硬,但可完全放平,秒变“地板级”装载平台。你要是开个小餐馆,早上送菜,下午接孩子放学,晚上拉点建材——它真能“角色切换”。
而且这车是低地台设计,从尾门到车厢地面高度很低,搬个洗衣机、冰箱,不用喊人搭把手。配合270°对开式尾门,两侧都能打开,窄巷子装卸也不怕磕碰。我试过手动推一辆共享单车进去,轻松转身,空间利用率比想象中高得多。
再看侧身,短前悬设计让车头更紧凑,意味着驾驶室往后挪,车厢更长。这不是炫技,是实打实用结构换空间——典型的“商用思维,乘用表达”。
动力与续航:城市通勤“够用就好”的务实派
动力方面,星享V7E搭载一台最大功率90kW的电机,极速100km/h,电池是磷酸铁锂,标称续航460km(注意:是CLTC工况,非WLTP)。这个数字听着不错,但咱得理性看待。
首先,90kW约等于122马力,对于一台整备质量接近2吨的轻客来说,不算猛,但够用。我在城市路段试驾时,起步轻快,红绿灯起步不拖沓,但上了高架或满载爬坡时,后段加速会明显“喘口气”。所以别指望它高速巡航120km/h还能跑400km,实际续航打个8折,也就是350km左右,适合城配物流、社区团购、乡镇摆摊这类场景。
为什么选磷酸铁锂电池?我猜吉利是算过账的:寿命长、成本低、安全性高,虽然能量密度不如三元锂,但对工具车而言,省下的电费和后期维护成本,才是老板们真正在乎的。
一句话总结:它不追求“跑得远”,而是追求“回本快”。
内饰与细节:没有花哨,全是“刚需”
坐进车内,第一感觉是——这不像传统面包车了。
中控采用悬浮式仪表+中控屏组合,虽然屏幕不大、分辨率一般,但菜单逻辑清晰,空调、灯光、车辆状态一目了然。最让我点赞的是开放储物格特别多:副驾手套箱够深,中控下方有杯架+票据槽,门板也能塞下两瓶水。司机跑一天,零钱、发票、手机、水杯都有地方放,这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
不过也得说实话:内饰材质以硬塑料为主,触感一般,没有氛围灯,也没有皮质包裹。但你想啊,这车定位是“工具车升级版”,不是MPV。你愿意为一块软包多掏5000块,还是把钱省下来买保险?我相信大多数务实用户会选后者。
值得一提的是,双侧电动侧滑门是标配——这在同价位竞品里不多见。我试过用手肘顶门开关,雨天手里拎东西也能轻松开启,实用性拉满。
外观:方盒子也有“颜值心机”
前脸是封闭式格栅+L形日行灯,没啥惊艳,但胜在简洁耐看。整车轮廓方正,高车顶设计不仅提升头部空间,也让侧面看起来更“饱满”。我注意到它用了双色车身涂装(上黑下白),搭配银色轮毂,居然有点“新能源轻客潮牌”的意思。
风阻系数肯定不低——方盒子造型注定不是空气动力学优等生。但吉利也没藏着掖着:这车要的是空间效率,不是省那0.02的风阻值。你见过哪个快递小哥关心风噪?他们只在乎“装得多、跑得稳、修得起”。
横向对比:它能在“神仙打架”中突围吗?
咱们拿几个主要对手比一比:
五菱扬光:品牌认知强,网点多,但电驱系统偏保守,续航普遍在300km左右,且多为单侧滑门。
江铃E福顺:空间大,底盘稳,但内饰更偏向传统商用车,智能化几乎为零。
赛力斯瑞驰EC75:续航有优势(部分车型超500km),但价格普遍在10万以上,性价比不如V7E。
而星享V7E的杀手锏是什么?“空间+价格+双侧滑门”三位一体。8.99万起的价格,直接卡在燃油轻客升级换电的心理门槛上。很多个体户老板正愁油车太贵、电车太小,这台车恰好填补了空白。
但短板也很明显:远程品牌在C端认知度弱,售后网络不如五菱、江铃密集。如果你在三四线城市,维修便利性可能打折扣。
真实用户视角:它到底适合谁?
我采访了一位准备采购的社区团购站长老李。他说:“我现在租油车,一天油费180,司机工资200,一个月光用车成本就1万多。V7E如果真能跑350km,电价按0.6元算,一天电费不到50。省下的钱,半年就能多请一个配送员。”
另一位二胎奶爸小王则犹豫:“我想要个能带全家出游又不怕后备箱不够的车。V7E空间是够,但第三排坐着不舒服,跑长途估计孩子要闹。”
所以你看,这车的核心用户画像很清晰:中小商户、个体运营者、多人口家庭有 occasional 装载需求的人。它不是完美家庭车,也不是高端商务接待工具,但它是一个“能把事儿办成”的务实选择。
未来展望:电动轻客的“黄金时代”来了吗?
我观察到一个趋势:越来越多车企开始把“宜商宜家”作为突破口。以前电动轻客都是“油改电”,现在像星享V7E这样正向研发的纯电平台越来越多,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专为电动化优化的空间布局、电池管理和智能系统。
而且随着充电桩下沉、电价优势凸显,电动轻客的TCO(全生命周期成本)正在碾压燃油车。政策层面也在推动城市物流电动化,比如部分城市对新能源货运车不限行。
所以我认为,8-12万区间的9座纯电轻客,未来三年会是竞争最激烈的赛道之一。谁能平衡好“成本、空间、可靠性”,谁就能吃下这块蛋糕。
最后说几句掏心窝的话
星享V7E让我看到吉利的一个野心:不做低端代步,也不盲目高端化,而是用“精准满足刚需”的方式,切中大众市场的痛点。
它不是乘用车,别拿GL8的标准去要求它;它也不是纯工具车,至少给你配了中控屏和双侧滑门。它就像一个“会生活的搬运工”——能赚钱,也懂生活。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不到9万的9座纯电大车,值得买吗?
我的答案是:如果你需要一台低成本、高实用性、能兼顾家用和小生意的电动车型,它绝对值得放进备选清单。但如果你追求舒适性、静谧性或长途驾驶品质,那建议还是看看MPV或SUV。
互动时间: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8.99万买一台9座纯电轻客,值不值?
你希望下一代产品增加哪些功能?比如快充?L2辅助驾驶?
老铁们,有没有人已经在用这类“宜商宜家”电动车?评论区聊聊真实体验!
我会认真回复每一条留言。下次试驾,说不定就带着你们的问题去验证。
(注:文中续航数据基于CLTC工况,实际使用受路况、载重、气温影响;竞品对比仅基于公开资料,具体配置以官方发布为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