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日媒揭露,国人恐怕还不知:中国已强大到让邻居夜不能寐

讲真,有时候咱们自己人还没反应过来,反倒是隔壁的邻居先替我们把了脉,甚至把惊吓写在了脸上。要不是最近翻了翻日媒的报道,我估计还乐呵呵地觉得咱们只是在稳步前进,哪知道在人家眼里,中国这头大象已经快要把整个屋子都给撑满了。

这事儿得从日本人的“命根子”说起。什么?汽车工业。这玩意儿对日本人来说,不亚于武士刀在古代的地位,是刻在民族骨子里的骄傲。丰田、本田,那可是他们行走世界的名片。可就在去年的东京车展上,这张名片差点被一个来自中国的“不速之客”给撕了。

那场面,简直是踢馆踢到了人家祠堂里。当比亚迪的车,尤其是那辆“海豹”,被一群日本人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地拿着手机狂拍时,丰田章男那张写满“世事无常”的脸,估计比任何经济数据都有说服力。日媒更是直接拉下脸面,打出了“中国十年走完日本五十年的路”这种标题。这话听着,怎么有点耳熟?看来天下媒体人,感慨起来都一个味儿。这已经不是什么弯道超车了,这简直是开着飞行器从头顶上飞过去了,连尾气都没让对手闻到。

你以为让他们心态崩了的只有电车?那就太小看我们这位邻居的“情报搜集”能力了。经济上的追赶是肉眼可见的拳头,军事上的肌肉才是让他们夜里睡不着觉的“鬼故事”。就在我们为“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欢呼雀G跃时,人家《朝日新闻》早在2015年,也就是差不多十年前,就已经通过各种“内部消息”精准预测了这一切。

若非日媒揭露,国人恐怕还不知:中国已强大到让邻居夜不能寐-有驾

想想看,十年前啊!那时候我们大部分人对国产航母的认知还模模糊糊,人家已经把我们的技术路线——“利用磁浮原理设计的电磁弹射器”——给扒得明明白白。这种提前十年的预判和警惕,你说这是关心?不,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恐惧,一种生怕那个曾经的学生,一觉醒来就成了自己仰望不起的先生的复杂情绪。

这种复杂的情绪,弥漫在日本的每一个角落。有个叫加藤嘉一的日本媒体人,他说自己有一天在东京,从早到晚,感觉自己活在了“中国”里。便利店里是中国的留学生,上午开会讨论的是中国市场的风险和机遇,下午国会里吵的是钓鱼岛。中国,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但你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它。

于是乎,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出现了:日本社会对中国的看法,简直比万花筒还复杂。政客们一边鼓励企业家来中国捞金,一边又在国际上渲染“中国威胁论”,玩得一手好“精神分裂”。资本家们呢,更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中国庞大的市场和曾经廉价的劳动力,恨的是现在中国同行不仅学会了他们的技术,甚至还要反过来抢他们的饭碗,新能源领域就是最惨烈的战场。

最有意思的是日本的年轻人。以前他们学外语,首选是英语,现在呢?汉语成了香饽饽。为什么?因为他们比老一辈更清楚,未来的世界,不懂中文可能真的会错过一个时代。他们甚至惊讶于中国大学生的“卷”,一个参加过北大和东大交流论坛的日本学生感慨:“没想到北大同学的英语和信息处理能力这么强。”这话的潜台词是: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是优等生,怎么一夜之间,隔壁班的同学不仅全科精通,连我们的强项都给碾压了?

若非日媒揭露,国人恐怕还不知:中国已强大到让邻居夜不能寐-有驾

当然,对于大多数日本普通人来说,他们眼里的中国,可能还是媒体塑造出来的那个样子:空气不好、游客素质差、充满“扩张野心”。这种认知上的滞后和偏见,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强大还没有完全转化为他们能心平气和接受的“日常”。

说到底,当一个国家强大到让邻居,尤其是那个历史上关系极其复杂的邻居,不得不每天花费巨大精力去研究、分析、甚至“妖魔化”你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种无法辩驳的强大。也许我们自己还沉浸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谦逊里,但河对岸的人,早已被我们过河时掀起的巨浪,拍得晕头转向了。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