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不装了,摊牌了。
讲真,当极氪9X把45.59万这个价格甩出来的时候,整个车圈都听到了理想L9心态崩掉的声音。这不叫发布会,这叫渡劫现场。如果说之前的车企只是在餐厅里抢蛋糕,那极氪这次的操作,是直接把后厨的煤气罐给拧开了,属于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打法。要么一起成仙,要么一起成盒。
这车的智能化,上来就整了个花里胡哨的“千里浩瀚辅助驾驶”,听名字就一股子修仙小说里老祖出关的味道。两颗英伟达DRIVE Thor-U芯片,43个感知硬件,参数表拉满,好像下一秒就要飞升。尤其那个无图园区漫游功能,官方演示里,在又黑又窄的地下车库自动泊车,行云流水,看起来机你太美。
但,朋友们,诶,重点来了。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从来不在于你上了多少雷达和芯片,而在于你能不能躲开一个买了菜准备横穿马路、并且坚信“车会让我”的野生老大爷。你那两颗英伟达芯片算力再高,能算得过大爷心里那点事儿吗?只要大爷的电动轮椅走位够风骚,只要大爷躺得够快,你车上装的是天河二号都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你了。所以自动驾驶的未来,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这才是终极的测试场景,是所有AI的毕业大考。
然后是那个17英寸的飞翼式滑移屏,能从前排滑到后排,配上32个喇叭的英国Naim音响,官方说这是移动的音乐厅。
是,是是是,你说的都对。
但我作为一个中年男人,我看到这个配置,我悟了。这根本不是给孩子看动画片的,这是给驾驶位上那个男人准备的“精神结界生成器”。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在前面开车,老婆在副驾跟你念叨股票基金,后排两个孩子为了抢一个奥特曼打得天翻地覆。这时候你怎么办?你深吸一口气,语音操控:“将屏幕移到第三排,播放小猪佩奇”。瞬间,后排安静了,世界清净了。你再打开Naim音响,放一首大悲咒,哦不,是轻音乐,整个世界就只有你和前方的路了。这哪是智能座舱,这他妈是中年男人的任意门,是赛博化的清静之地。这块屏幕不是屏幕,是一个移动的电子奶嘴。
至于动力,这就更魔幻了。三电机,综合1400匹马力,全系零百加速3秒级。我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极氪是不是把造火箭的图纸给拿错了?一台超过5.2米长,跟个移动城堡一样的SUV,你给它配个3秒级的加速,你到底想干嘛?在红绿灯起步的时候把旁边的小钢炮直接干懵逼吗?这已经不是够不够用的问题了,这是典型的火力过剩,是把意大利炮拉出来打蚊子。
你用不用得到是一回事,但人家有没有,是另一回事。这就是掀桌子竞争的精髓:在所有你看得到的地方,把参数给你拉满,加大,加大,再加大!让对手看了沉默,用户看了流泪。
然后是那个900伏平台和6C超快充,20%到80%充电9分钟。我泡碗面的时间它就好了?这不科学,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自己研究几百年的技术还不如人家一根充电桩。这哪是充电,这是在给高达紧急补充能量棒。你想象一下,你在服务区停个车,去上了个厕所,买了瓶可乐,回来一看,诶,电充满了。旁边还在用传统充电桩的车主,心态直接就爆了。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那种感觉就是这么个感觉。
当然,所有这些炸裂的参数,最后都要落到一个俗气的问题上:钱。
45万起的大家伙,面对的都是狠角色。这个价位,很多人买的已经不完全是车了,而是一种“品牌玄学”。就像你永远无法跟一个奔驰车主解释为什么某个国产车的内饰用料更好一样,你也无法跟一个坚信某个品牌的人去谈性价比。那是一种信仰,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极氪9X这台车,浑身上下都写满了“我要打十个”的狠劲。它用夸张的动力、离谱的充电速度和堪比家庭影院的座舱,试图去构建一种新的“技术信仰”。它试图告诉你,别信那些虚头巴脑的品牌故事了,我直接给你上硬菜,上满汉全席。
它的外观设计也是这个思路。那个被叫做“正大光明”的前脸,就是一个行走的发光圣旨,开在路上,方圆五百米都知道你来了。22寸的大轮毂,亮得像个镜子,帅是真的帅,但过个坑洼路段,你心里就得咯噔一下,这玩意儿要是刮了,修一下估计够我吃好几个月的外卖了。包括那个D柱的大面积镀铬,下完雨全是水印,擦起来跟伺候祖宗一样。
所以你看,这台车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它一方面用最简单粗暴的参数堆砌,告诉你“我很强,快来买我”;另一方面,它又在各种细节上,考验着你对这种“强大”的维护成本的容忍度。
它空间大吗?大,大到离谱,第二排翘个二郎腿都没问题。但让一个超过200斤的成年人钻进第三排,那个姿势,就有点像是在玩真人版的俄罗斯方块,多少有点不体面。
它的底盘好吗?好,双腔空悬、电磁减振、48V主动稳定杆,基本上是把能给的都给你了,过弯的时候能给你一种开小车的错觉,这本身就是一种物理学上的奇迹。但这一切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服务于它“家庭堡垒”的定位。
最终,买极氪9X的人,买的到底是什么?
他们买的不是一台车,而是一个宣言。一个“我不想再听你们讲故事了,我要看真东西”的宣言。是在用真金白银,去投票给一个更卷、更疯、更不讲武德的汽车市场。
这辆车就是当前车圈内卷现状的缩影: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所有的车企都变成了浑身插满管子的赛博格,用最强的性能和最离谱的配置进行无差别攻击。最好的竞争手段已经不是把蛋糕做大,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而我们这些消费者,就是坐在废墟上看戏的。就问你,刺激不刺激?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