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极光L腰斩跌至23万,与山寨同价是福是祸?

一块23.98万元的“路虎”招牌,凭空炸响市场,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深意?

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促销,而是一次大刀阔斧的营销变革,目标直指曾经的“最美路虎”——揽胜极光L。

要知道,这款车型的起步价曾高达42.98万元,如今,官方一声令下,直接腰斩至20万区间。

这一下,路虎品牌的入门门槛,算是被硬生生拉低了不少。

试想一下,当你在门店里,除了官方指导价,还能享受到层层叠加的优惠和补贴,实际成交价的跳水幅度,怕是连大家口中的“七折虎”都要甘拜下风。

这价格的冲击力,足以撼动多少曾经望而却步的心?

还记得2011年,极光横空出世的场景吗?

那简直是汽车界的“颜值担当”。

悬浮式的车顶,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蚌式发动机盖,线条流畅,充满力量感;而那性感的溜背,更是勾勒出动感的轮廓,即便放在今天,也依然是惊艳的存在。

那时候,国产影视剧里“路虎热”的风潮正劲,极光凭借这副绝世容颜,迅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路虎极光L腰斩跌至23万,与山寨同价是福是祸?-有驾

初来乍到,进口版的极光可是自带光环,62.8万元的起售价,终端市场普遍还需要加价10万甚至20万才能提到车。

即便如此,依然是一车难求,排队提车的盛况,仿佛是在见证一个时代的到来。

这背后,“路虎”品牌,特别是“揽胜”系列的光环效应,功不可没,它传递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不言而喻的尊贵。

路虎极光L腰斩跌至23万,与山寨同价是福是祸?-有驾

然而,品牌的辉煌之路并非坦途。

路虎,这个带着历史沉淀的英国绅士,也曾几度易主,命运多舛。

但在中国市场这片高速发展的热土上,它抓住了突破困境的绝佳机遇。

揽胜极光打响了头炮,品牌方顺势而为,加速国产化进程,将价格区间瞄准40-50万元,企图复刻奥迪、宝马等品牌通过本土化实现销量腾飞的成功经验。

“最美路虎国产化”,这几个字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

更别提那个由合资方、母公司、产品序列和具体车型名称组合而成的“奇瑞捷豹路虎揽胜极光”,一度成了车迷们津津乐道的“绕口令”。

但命运的齿轮,总在不经意间转动。

国产化进程,并未如预想般一帆风顺。

2015年,“3·15”晚会上的曝光,给这辆“最美路虎”泼了一盆冷水。

变速箱的严重缺陷,让它在行驶中可能突然“趴窝”,成了名副其实的“拦路虎”。

对于消费者而言,安全,永远是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相比于空调异味等小瑕疵,涉及行车安全的硬伤,对品牌形象的打击是致命的。

本就有些许“小毛病”的路虎,仿佛在这场曝光中,得到了“修不好的路虎”的官方认证。

路虎极光L腰斩跌至23万,与山寨同价是福是祸?-有驾

品牌形象的重创,直接导致了揽胜极光销量的断崖式下跌。

曾经被设计的惊艳所吸引的目光,如今更多地聚焦于品牌溢价与价格的博弈。

为了在市场上苟延残喘,路虎不得不持续调整售价,该车型月销量也从此前的“万人追捧”沦为“三位数”的尴尬境地。

令人唏嘘的是,如今23万余元的指导价,加上各种优惠,实际购车成本,已经与当年那个“山寨版”车型——陆风X7的价格区间相差无几。

2015年,江铃汽车集团推出的陆风X7,凭借对揽胜极光近乎像素级的模仿,甚至连车头英文字母都如出一辙,以十几万元的价格,在三四线城市市场掀起了一阵“路虎平替”的风潮。

路虎极光L腰斩跌至23万,与山寨同价是福是祸?-有驾

然而,模仿终究是空中楼阁,法律的制裁让陆风X7黯然退场。

谁曾想,十几年后,正版揽胜极光的价格,竟然与当年的“山寨货”如此接近,这其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路虎极光L腰斩跌至23万,与山寨同价是福是祸?-有驾

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关于路虎的困境,还有声音指向印度塔塔汽车的收购。

自2008年塔塔接手以来,品牌归属地的变化,确实让一部分消费者改变了购买意向。

但数据却显示,在2010年至2017年间,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年销量从2.6万辆飙升至14.6万辆,中国一度成为其全球最大的市场。

因此,将品牌衰落完全归咎于印度的背景,似乎有些片面。

从捷豹路虎上财年的财报来看,品牌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全球42.9万辆的总销量中,揽胜、揽胜运动和卫士这三款高端车型占据了68%的份额。

其中,卫士起售价68.8万元,揽胜运动版89.8万元,旗舰揽胜更是高达141.2万元。

这些“价格顶天”的车型,是品牌营收和利润的坚实支撑。

路虎极光L腰斩跌至23万,与山寨同价是福是祸?-有驾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定价更为亲民的揽胜极光、发现运动版以及捷豹旗下的多款车型,则面临着销量与关注度的双重压力。

在中国市场,这种分化尤为突出。

进口高端车型依旧坚挺,揽胜年销量维持在2万辆左右,在整体SUV市场下滑19%的大环境下,实现了6%的逆势增长。

路虎极光L腰斩跌至23万,与山寨同价是福是祸?-有驾

然而,国产车型阵营,包括揽胜极光、发现运动版以及XEL、XFL等,上财年合计交付量仅为3.35万辆,同比锐减34%,亏损高达1.35亿元!

这种困境,也直接传导到了经销商层面。

不少经销商坦言,店内十款车型中,仅有揽胜和卫士能够盈利,其余车型皆为“赔钱货”。

持续的亏损,迫使多家捷豹路虎经销商选择退网,或转投其他品牌。

在这种严峻的局面下,路虎此次大幅度的官方降价,无疑是一场力挽狂澜的尝试。

它旨在维持合资工厂的运转,榨取揽胜极光车型最后的剩余价值,同时也为后续国产电动新品的上市争取宝贵的时间。

据业内人士透露,捷豹路虎正在调整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计划逐步淘汰部分国产车型,转而与奇瑞合作,利用其平台生产新车型。

目前,捷豹路虎在华合资工厂的设计年产能高达20万辆,但产能利用率却长期徘徊在20%左右。

若没有新的产品线注入,如此庞大的闲置产能,无疑将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回望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资历程,从最初的“品牌高攀”,到如今的“反哺续命”,这其中的转变,令人感慨万千。

从最初期待的“如虎添翼”,到如今似乎陷入了“骑虎难下”的窘境。

在这个新能源汽车浪潮席卷的时代,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豪华品牌,如何在中国的市场重新找回昔日荣光,依然是一个充满悬念的未知数。

但可以肯定的是,23.98万元的极光L,加上眼下的市场优惠,对于那些曾经对路虎心生向往,却被价格挡在门外的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上车”机会。

那么,你对此怎么看?

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路虎极光L腰斩跌至23万,与山寨同价是福是祸?-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