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消息让不少网友直呼"破防了"——俄罗斯突然对中国卡车下狠手,直接禁售多款热销车型。 这事说来真让人哭笑不得,就像你省吃俭用帮兄弟渡过难关,结果人家转头就给你一记闷棍。
还记得2022年那会儿吗?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集体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那场面,简直比商场大甩卖还热闹,欧洲企业排着队撤出俄罗斯市场。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俄罗斯突然发现自家卡车不够用了。 军用物资要运,民用物资要拉,这可咋整? 关键时刻,中国卡车挺身而出。
说来也巧,中国制造的卡车不仅价格便宜,质量还杠杠的。 20-30万人民币的售价,比欧洲货便宜了近三分之一。
更绝的是供货速度,要多少有多少,完全不用担心断货问题。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物美价廉"吗? 数据不会说谎。
2022年初中国卡车在俄市场份额还不到4%,结果两年时间就飙升至60%。 换句话说,俄罗斯大街上跑的车,每10辆里就有6辆贴着中国商标。
这增长速度,简直比坐火箭还快! 可是好景不长。
今年7月30日,俄罗斯突然宣布禁止中国多款卡车销售,理由竟然是"刹车性能不达标"。 这就奇怪了,这些车型在俄罗斯都卖了这么多年,怎么现在才说不合格?更搞笑的是,俄罗斯本土车企却获得了超长过渡期。
这不是明摆着"双标"吗? 要说背后的原因,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中国卡车卖得太好,直接导致俄罗斯本土车企销量暴跌。
以卡玛斯为例,库存积压超过3万辆,被迫实行四天工作制来减少开支。 这局面,换成谁都急眼啊!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去年俄罗斯出台的一系列"神操作":先是把汽车回收税提到85%,又来一个35%的进口税,现在还搞出个"进口差价税"。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中国卡车的价格优势基本被抹平了。
更绝的是,他们还要求所有测试必须在本土实验室完成,光是运输和测试成本就让中国企业头疼不已。 这事让人不禁想问: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过河拆桥"?当然,这话可能有点绝对。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利益面前,所谓的"兄弟情谊"有时候就是这么脆弱。 就像网友调侃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这何尝不是对中国制造的一种另类认可?要不是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太强,人家至于这么着急上火吗?再说,这些年我们见惯了各种贸易壁垒,从美国的芯片禁令到欧洲的反倾销税,现在不过是又多了一个案例而已。 话说回来,你觉得俄罗斯这波操作能如愿以偿吗?中国车企会不会就此退出俄罗斯市场?要我说啊,以中国制造的韧性,说不定过段时间又能想出新的应对之策。
毕竟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谁又能真的把谁完全拒之门外呢?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有一天俄罗斯又遇到困难,还会不会厚着脸皮来找中国帮忙?到时候,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个问题,就留给时间来回答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