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上华为大腿就稳了?岚图追光L设计用力过猛,翻身仗不好打

最近的成都车展上,要说哪台车让人讨论得挺多,岚图追光L绝对算一个。

大家伙儿的目光都聚在它身上,原因也很简单,这台车身上贴了一个如今汽车圈里最响亮的标签——华为。

现在这市场,好像只要跟华为沾上边,就等于拿到了半张成功的门票。

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抱上华为大腿就稳了?岚图追光L设计用力过猛,翻身仗不好打-有驾

在一个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中大型轿车市场,岚图仅仅靠着拉上华为这个强力外援,就能顺利打赢这场翻身仗吗?

这事儿里头的门道,咱们得坐下来,像街坊邻居聊天一样,好好说道说道。

咱们得先弄明白,岚图这个品牌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作为东风汽车集团倾力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可以说是“国家队”出身,背景相当硬气。

你要是去看看它之前出的几款车,无论是用料的扎实程度,还是开起来的底盘质感,都对得起它高端的定位,产品本身其实并不差。

可奇怪的是,市场上的反响总是不温不火。

咱们看数据说话,就拿今年上半年的销量来看,岚图总共也就卖了两万多台车,这个数字放在今天的新能源市场里,确实有些不够看,跟那些动不动就月销几万的头部品牌比起来,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抱上华为大腿就稳了?岚图追光L设计用力过猛,翻身仗不好打-有驾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

很多人都说,是品牌影响力不够。

这话听起来有点虚,说白了就是,大家虽然知道有这么个牌子,也知道它东西不错,但就是缺少一个让人下定决心非买它不可的理由。

它想塑造的高端形象,在很多人心里还没能完全立起来,品牌故事也没讲到大家心坎里去。

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正是岚图最需要突破的瓶颈。

在这样的背景下,追光L可以说是承载了全村的希望。

我们先从大家第一眼能看到的外观聊起。

这车的设计官方给了个很响亮的名字,叫“鲲鹏展翼”,听着就特别有气势。

抱上华为大腿就稳了?岚图追光L设计用力过猛,翻身仗不好打-有驾

你再看那个车头,一个尺寸非常夸张的进气格栅,里面用了很多亮闪闪的镀铬装饰条,中间的车标还能发光,那种想把自己往豪华、商务风格上靠拢的心思,可以说是毫不掩饰。

我能理解岚图的想法,它太想向市场证明自己的高端定位了,所以用了最直接、最大胆的方式来表达。

但是,设计这个东西有时候很微妙,并不是说把所有昂贵的食材都堆在一起,就一定能做出一道顶级的美味。

有时候,恰到好处的收敛和留白,反而更能体现出一种从容的高级感。

现在这个前脸,就给人一种“使劲过猛”的感觉,好像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急于把所有名牌都穿在身上来证明自己,反而显得有些不自信。

当然了,审美这个事儿,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肯定也有人就喜欢这种霸气外露的风格。

车身尺寸确实够大,超过五米一的长度,轴距也过了三米,停在那儿的气场是足够的,侧面线条也还算流畅。

抱上华为大腿就稳了?岚图追光L设计用力过猛,翻身仗不好打-有驾

就是那个轮毂的样式,被不少网友开玩笑说是“大饼轮毂”,感觉有点过于沉稳,跟它想表达的科技感和年轻化有点不太搭调。

外观的讨论咱们先放一放,毕竟这东西各有所爱。

我们来看看这台车真正的核心变化,也是它最大的底气所在——华为的技术加持。

这次岚图可不是简单地买个华为的屏幕或者芯片,而是直接把华为目前最顶尖的两套系统给搬了过来:一套是华为乾崑ADS 3.0智能驾驶系统,另一套是鸿蒙智能座舱。

不得不说,岚图这步棋走得非常明智。

在智能化这条赛道上,自己从零开始研发,不仅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金钱,最后还不一定能做出领先的产品。

现在直接和行业里的顶尖高手合作,可以说是走了条捷径。

华为这套智能驾驶系统,按照官方的说法,已经非常接近L3级别的自动驾驶了,它的感知能力更强,处理复杂路况的逻辑也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抱上华为大腿就稳了?岚图追光L设计用力过猛,翻身仗不好打-有驾

而鸿蒙座舱,只要是体验过问界或者智界汽车的朋友,都会对它的流畅顺滑、丰富的应用生态以及聪明的语音助手印象深刻,这绝对是目前车载智能系统的第一梯队。

这么一看,岚图追光L好像一下子就把自己最大的短板补齐了,甚至还变成了自己的长项。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华为跟车企的合作,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像问界、智界那样的“鸿蒙智行”模式,华为从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到市场营销、销售渠道都深度参与,几乎是当成自己的“亲儿子”来对待。

另一种就是“HI模式”,华为作为一个顶级的供应商,提供全套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但车企自己还是主导方,岚图就属于这一种。

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可不小。

抱上华为大腿就稳了?岚图追光L设计用力过猛,翻身仗不好打-有驾

“亲儿子”能得到华为全方位的资源支持,从发布会余承东亲自站台,到华为遍布全国的门店里摆放销售,待遇完全不同。

而岚图作为“合作伙伴”,虽然拿到了关键技术,但在后续的软件更新速度、系统优化的深度,以及市场宣传的力度上,能得到华为多大程度的支持,这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毕竟,谁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肯定要优先照顾跟自己关系最紧密的孩子。

我们再来看看这台车的硬件基础,也就是动力和续航。

它采用的是现在很流行的增程式动力,一台1.5T的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再加上前后两个电机驱动车辆。

这套组合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没什么特别的。

真正的亮点在于它的电池,岚图给它塞进了一块容量高达63度的三元锂电池。

这是什么概念呢?

抱上华为大腿就稳了?岚图追光L设计用力过猛,翻身仗不好打-有驾

现在市面上很多纯电动轿车的电池容量也就是这个水平。

这么大的电池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超长的纯电续航里程。

官方公布的CLTC标准下纯电续航是410公里,我们就算实际使用打个八折,在城市里跑个三百多公里也是轻轻松松的。

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每天上下班通勤的人来说,可能充一次电就能用上一整个星期,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纯电动车来开,彻底告别续航焦虑。

至于馈电状态下的油耗,官方数据是百公里5.67升,对于这么大一台车来说,这个成绩虽然算不上惊艳,但也绝对不差,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可以说,在最核心的“三电”系统上,岚图追光L拿出了满满的诚意,用料非常扎实。

现在,所有的信息都摆在我们面前了。

抱上华为大腿就稳了?岚图追光L设计用力过猛,翻身仗不好打-有驾

岚图追光L有了一个虽然存在争议但气场十足的外观,一套顶级的华为智能系统,以及一套规格超高、非常实用的动力系统。

那么,它到底能不能成功呢?

这就要看它面对的是一个多么残酷的市场了。

在25万到35万这个价格区间的中大型轿车市场,竞争已经不能用激烈来形容,简直就是“惨烈”。

这里有常年的销量冠军比亚迪汉,有设计和性能都备受好评的极氪007,还有自带巨大流量和话题性的 小米SU7,更别提还有特斯拉Model 3这样的行业标杆。

每一个对手都身怀绝技,都不是好惹的角色。

岚图追光L的优势很明确,就是华为的智能化和超大电池带来的长续航,但它的短板也同样突出,那就是相对较弱的品牌号召力和一个可能无法让所有人都喜欢的外观设计。

最终决定它命运的,很可能就是价格。

如果它的起售价真能像大家猜测的那样定在25万元左右,那么它的吸引力就会大大增加。

毕竟,用这个价格买到华为的全套智能方案和一块这么大的电池,性价比还是相当高的。

到时候,消费者会不会因为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而忽略它在品牌和设计上的一些不足,这才是决定岚图能否借着华为的东风,真正“追到光”的关键所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