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车是2024款比亚迪宋pro dmi 110公里超越版,带有所谓的L2辅助驾驶。说实话,这个L2辅助驾驶,尤其是它的ACC全区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和车道领航,用起来还真有点爱恨交织的复杂感。
先说ACC自适应巡航吧。我一般只在快速路和高速上用,城区这种熙熙攘攘的地方一开它,我都害怕。问题是,表面看它挺好用,速度能自动跟车保持,但背后的成本让我挺崩溃。举个我体感的数据,我设定速度120码,高速上用脚踩油门的功率大致稳定在35千瓦,但开了ACC后,功率竟然飙到45千瓦。这差不多高出三分之一啊!估计油耗也得跟着涨。感觉就像是车子非要硬冲硬上的节奏,没一点平滑感。降速就更尴尬了——系统直接来个死板干预,没丝毫渐变,想象一下突然被强迫刹车的感觉,有点像被人硬拉回座位,多少有点吓人。
附近有个朋友卖车的跟我说过,大部分买家用辅助系统就是图省心,结果油耗疯涨后,一问才知道ACC其实是耗油大户,我这算是亲身体会了。说白了,这辅助反而让我时不时要盯着转速和油耗表,忙坏我了。
再来说说车道居中。按理说这个功能挺实用,开高速少了点疲劳感,减少跑偏风险。但宋pro的这个系统,真的要天时地利人和。假如前方车道线稍稍不清晰,或者画线标准不够,那它就很容易罢工。更吓人的是,有时候你提前打了转向灯,想换道,它还死扒方向盘不让走,硬给你拉回来。这不科学啊!朋友开车时差点跟我吐槽:你这系统逻辑有bug,完全不考驾驶惯,反而添堵。我其实也觉得,打转向灯的动作意味着司机已经做出了变道意思,系统还不让走,这要真发生事故,不知道责任怎么划分。
说实话,我本来想对它宽容点,但这种不听使唤的体验,着实让人心有余悸。更别提一些窄路或者施工路段,系统几乎没戏。
至于车道领航功能,要搭配ACC用,不过我亲身试用发现只能预设300米左右,这距离也太短了点吧?我经常在300米外就得手动接管,等系统还没开始缓解压力,旁边车道突然插进一辆车,它还来不及识别。提醒减速也是近距离才来,动作明显迟缓。感觉这个功能本来应该是智能驾驶的加分项,实际用下来,倒像个半成品——帮不上忙,也没害人。
一位修理工朋友跟我说,其实这些体验不好,跟硬件限制脱不了干系。造车就像做饭,硬件是锅,软件是厨师;锅不行,厨师再厉害也做不出好菜。比亚迪2024年及以前的硬件,就像是个不够厚的锅,温度和火候都掌控不好,自然做不出最佳表现。最近国家的新规范,把过去叫L2的现在定义为L1,我看这就是赤裸裸的降级提醒。厂家当时告诉我们这是L2,是为了让用户有点期待,结果现行标准一出,那些功能只能被降级回家。
我这车的智驾版说是硬件强点,是不是就能好使点呢?没详细对比过,只是听说有点差异(样本少,不确定)。但我懒得换车了,毕竟换车链路麻烦,手续一堆,就跟换工作一样累。
顺便说句小跑题,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这车的方向盘助力调校其实还挺舒服,力度适中,手感不错。比辅助驾驶更靠谱,这细节倒没被人常提。可惜辅助系统差点意思,倒是浪费了方向盘本身的优点。
说白了,目前市场上没什么车的L2能达到L3那种真正智能的境界。毕竟涉及算法算得太精细,硬件处理能力也要跟得上。要不然,还是老老实实双手扶方向吧。刚开车的朋友到了高速上开辅助系统,千万别放松警惕,我见过有人因为过早信任辅助,差点踩剎不住车。
最后你说,这些辅助驾驶到底能不能靠硬件加软件的更新慢慢变成熟?抑或我们得等下一代芯片大爆发后,才能真的松口气?我还没想明白,但就目前状况,开辅助不如多练练手,还安全点。
你们用过类似系统么?什么体验?有啥避坑妙招?咱们聊聊。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