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这个榜单出来,我第一时间不是看谁第一,而是直接拉到第五名,小米YU7,月销一万三。
坏了菜了,狼真的来了。
不,这不是狼来了,这是雷电法王带着他新收的十万天兵,直接把南天门给炸了。
之前所有人都在看小米的笑话,觉得一个造手机的,跨界搞车,不务正业,能搞出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
结果现在人家不光把花活儿整出来了,还一脚踹在了所有人的脸上。
讲真,汽车这个行业,以前还讲点体面,讲点所谓的品牌积淀,大家排排坐,分果果。现在呢?现在是黑暗森林,所有人都在底层互殴。
如果说之前别家新势力是想办法把桌上的蛋糕切走一块。那小米就是直接掀桌子,喊着“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然后把整个餐厅都给爆了。
截至9月底,402家门店。这是什么概念?这不是门店,这是扎进中国每一块豆腐块市场里的毛细血管,开始疯狂抽血。过去你买车,得去4S店一条街,现在可能你下楼买个菜,隔壁就开了一家小米汽车,装修得跟苹果店一样,进去逛一圈,销售小姐姐小哥哥比你还懂互联网黑话,就问你怕不怕?
再看第一名,特斯拉Model Y,两万八的销量,稳如老狗。
这事儿就非常玄学。
你跟一个特斯拉车主聊性价比,聊内饰,聊服务,他能跟你聊三天三夜的马斯克和星辰大海。
这是一种信仰,一种宗教。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把所有参数都拉出来吊打它,都没用。他会告诉你,特斯拉最值钱的,就是那个标。就像我一个朋友,真的,我真的拥有过特斯拉,开了一年,感觉自己像个帮马斯克进行道路数据采集的志愿者,但我还是觉得它很酷。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当然了,这种玄学光环能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毕竟,当下的市场,最不值钱的就是信仰,最靠谱的是每个月银行发来的账单提醒。
然后是这个榜单里最魔幻的存在,比亚迪。
前十名里,它占了四个。海狮、元UP、宋Pro、元PLUS,搁这儿玩俄罗斯套娃呢。
这叫什么?这不叫多点开花,这叫养蛊。自己人打自己人,打得比谁都狠。
比亚迪的策略,就像一块压缩毛巾,看着不大,扔水里“嘭”一下,能塞满整个卫生间。它把10万到20万这个价格带,用各种车型、各种技术路线,塞得密不透风,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写到这儿,我突然发现我把比亚迪比喻成压缩毛巾,好像有点侮辱人,但你仔细想想,还真就那个味儿。
这种打法的核心逻辑就是,不管你想要什么,我都有,而且我总有一款比你想要的,还便宜一点点。这种近乎耍流氓的饱和式攻击,让所有想在这个区间活下去的同行,心态都要爆了。
还有问界,M8第四,M9第十。
这其实不是问界,这是华为。
人家不装了,摊牌了。我的车,就是买鸿蒙系统送的。
问界M9,一台50万以上的车,一个月能卖7000多台,这简直是三体人看了都要气活过来的事情。买这车的人图什么?图的就是那个“华为全家桶”的任意门。
手机、平板、手表、汽车,无缝流转。你在车上没看完的视频,下车直接流转到手机上继续看。这种体验对于一个重度数码爱好者来说,就是毒品。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越来越觉得,未来的汽车竞争,可能真的跟车本身关系不大了。
大家比的不是谁的马力大,谁的续航长,而是谁的生态更无赖,谁的操作系统能让你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生活打包卖给它。
整个榜单看下来,你会发现一个非常荒诞的现实。
这个市场已经彻底“颠了”。
以前是比特斯拉,后来是比理想,现在是比谁更像小米。加大加大加大,配置拉满,价格打死。没有最卷,只有更卷。
理想L6还在榜上,但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曾经的“奶爸神车”开创者,现在发现赛道上全是奶爸,还一个比一个卷,这滋味肯定不好受。
零跑C10也是个典型,用当年手机圈的玩法,把性价比刻在脑门上,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这帮人是真的疯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讲真,我最近在琢磨换车,看着这榜单头都大了,还不如我楼下那辆老头乐来得实在。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才是真正的L5级自动驾驶,无解。
所以说到底,这场车圈的修仙之战,最后谁能渡劫飞升,谁会身死道消,已经不是技术、渠道或者营销能简单决定的了。
决定这一切的,是谁家老板的精神状态看起来更稳定,或者说,更值得关心。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逻辑,一种典中典的行為藝術。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