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有人讨论自动挡的L挡怎么用,我就觉得特别魔幻。
就好像一群已经习惯用压缩毛巾的人,突然发现自己家里还有个正经毛巾,然后开始激烈讨论,这个正经毛巾到底能不能用来擦脚。
荒诞,非常荒诞。L挡这玩意儿,就像手机上的飞行模式,90%的人一辈子用不上,剩下10%用它的人里,还有一半是用错的。这事儿的本质,根本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行为艺术。一场由汽车工程师、市场部和广大消费者共同参演的,关于“假装我很专业”的大型舞台剧。
最近又看到有文章说,L挡等于“爬坡挡”,用错了变速箱直接报废。我看了直摇头,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种论调,典中典了属于是。它完美地抓住了小白用户的两大恐惧:上不去坡,和搞坏大几十万的宝贝。
不装了,摊牌了。今天我必须把这桌子掀了。L挡的真相,远比说明书上那几行干巴巴的字要朋克得多。
首先,咱们得回到一个最核心的思维模型:现在的车企,尤其是在燃油车最后的黄昏里,它们不务正业,它们在整花里胡哨的。它们给你一堆挡位,P、R、N、D、S、M、L,恨不得把26个字母都给你刻上去,本质上不是让你用的,是让你觉得“我这钱花得值”。
这是一种品牌玄学。你看着那根复杂的换挡杆,就像一个原始人看到了一个电路板,你虽然不懂,但你大受震撼。你觉得这玩意儿充满了工业美感和技术沉淀。你有没有用过L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车有。这就够了。
那L挡到底是个啥? low,低速挡。说人话就是,把你那聪明过头的自动变速箱的智商,强行拉回到小学一年级水平。你挂上L挡,就等于对着变速箱的耳朵咆哮:“别瞎几把升挡了!给老子锁死在1、2挡!用最低的姿态,爆发出最大的力气!”
什么时候需要这种“发疯”模式?爬一个陡到离谱的坡,比如重庆那种能直接通到居民楼8楼的停车场坡道。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开我那台老破车去爬过。挂着D挡,油门踩到发动机舱里,车子就跟一个得了哮喘的胖子一样,哼哧哼哧往上挪,发动机的嘶吼声,听着比我老板骂我还难听。那一刻,车子的内心OS一定是:“我不过了,你也别想活!”
这时候怎么办?最好的手段不是继续跟油门死磕,而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挂入L挡。
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变了。发动机转速“轰”一下就上去了,声音更大了,但不再是声嘶力竭的惨叫,而是一种类似“雷电法王杨永信”附体的怒吼。一股蛮力从车底涌上来,之前那个病秧子,突然变成了磕了药的绿巨人,duang duang duang 就上去了。
但能过,就是能过。这就是L挡的第一个存在意义:在极限情况下,进行一次掀桌子式的自爆,用高转速换取大扭矩,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第二个场景,长下坡。这个更有意思了,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这是个信仰问题。
理论上,长下Gopro山道或者盘山公路,挂L挡利用发动机制动,能解放你的右脚和刹车片,避免刹车热衰减。刹车热衰减这玩意儿很恐怖,跟你连续加班一个月之后大脑宕机一个道理,你以为你踩了刹车,但刹车系统已经心态爆了,给你一个“已读不回”,然后你就可以和山崖来一次亲密接触了。
但是,理论是理论。现实是,我见过太多开着大几十万BBA的人,一路D挡,一路死踩刹车,车轮毂里飘出阵阵焦糊味,比烤羊肉串还香。他们不知道L挡吗?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们从心底里不相信自己的车需要这种“粗鄙”的操作。
“我开的是奔驰,是工业明珠,怎么可能需要用L挡这种听起来就很Low的玩意儿?”
这就是品牌玄学和用户信仰。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单踏板模式反人类,他会觉得你在嫉妒他的先进。会买奔驰的人,就是享受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光环,那个光环告诉他,优雅,一切都要优雅。而挂L挡,让发动机发出野兽般的咆哮,这不优雅。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长下坡用不用L挡,取决于你是在开车,还是在维护你的信仰。信仰,是不能用刹车片的寿命来衡量的。
至于第三个场景,什么泥泞路段,这个就更扯了。讲真,现在的城市SUV,有一个算一个,本质上都是加高了底盘的轿车。你开着一个两驱的城市SUV去玩泥巴,坏了菜了,那不是L挡能救你的,那是救援队大哥的电话能救你。L挡能提供一点低速脱困能力,但它不是任意门,不能把你从烂泥塘里直接传送到铺装路面上。
说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L挡这么“鸡肋”,为什么还存在?因为它是一种机械冗余,一种安全感的来源。就像你家里的医药箱,你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里面的绷带,但它必须在那里。万一哪天你真的需要了呢?
工程师们早就想到了。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是让这些选择彻底消失。
你看看现在的电动车,哪还有什么L挡。人家直接给你一个“单踏板模式”,或者叫“强动能回收”。这玩意儿,本质上就是L挡的究极进化版,一个24小时在线、时刻准备发动机制动(电机制动)的L挡。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这不就是技术上的降维打击嘛。
未来的自动驾驶更是如此。AI会根据路况自己判断,上坡就加大加大再加大扭矩输出,下坡就自动给你开动能回收。你作为一个人类司机,唯一要做的就是坐在那里,思考一下中午吃什么。你根本不需要知道车子的龙骨是用什么模式在工作。
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是战胜人类司机,而是战胜老头乐。只要路上还有一个不讲道理、横冲直撞的老头乐,自动驾驶就永远只能是L2.9999。因为算法的关键不在于识别红绿灯,而在于预判大爷什么时候会躺下。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关于L挡的讨论,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它代表着那个我们还能够,也还被允许去“控制”汽车的年代。那个年代,我们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我们会在意发动机的轰鸣,我们会因为一次完美的手动降挡而沾沾自喜。
而现在,我们正在不可逆地滑向一个“被服务”的时代。车子越来越像一个会移动的智能手机,我们关心的是屏幕大不大,语音助手傻不傻,APP多不多。至于L挡?那是什么?能OTA吗?
别再纠结L挡会不会毁掉你的变速箱了。真正会毁掉它的,是你从来不用它,让它在那个角落里孤独地生锈。
因为在一个所有人都只用D挡的黑暗森林里,那个孤独地挂着L挡,听着发动机咆哮着冲上陡坡的背影,简直就是最后的机械朋克。
虽然,可能,他只是单纯地挂错了挡。但那又如何呢?反正看起来挺帅的。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