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PPT,没有one more thing(苹果惯用的制造悬念的话术),在只有几条官方微博的宣传力度下,特斯拉用一张配置表和一张33.9万元起售价格表,以静默爆发的姿态席卷市场——传言上市3天订单突破5万台。
六座车这个被传统豪华品牌长期垄断的战场,就此被撕开一道大口子,直接被推到了“刺刀见红”的阶段。
如果说传言毕竟是传言,那么媒体在线下的实地探店更能说明问题,不止一家媒体指出,Model Y L宣布上市后,北京有展车的一些直营店客流量激增数倍。
时间拨回三年前,六座车还是一条“小而美”的赛道。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6座车(含MPV及大型SUV)销量约120万辆,其中传统燃油车占比超70%,新能源车型仅占不足15%。这一结构性矛盾,构成了新势力车企的“天堑”。当然,尽管总量不算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行业的变革趋势,仅仅在一年前的2022年,新能源车型的占比还只有6.8%。
中国的6座车市场,从来不是一块容易啃的骨头。
它既承载着家庭用户对空间与舒适性的极致追求,又暗含着商务场景对品牌与技术的严苛标准。
首先,空间与电动化的矛盾。6座车的用户对续航、智能化、座椅布局有极高要求,而早期新能源车型在电池容量、续航焦虑、空间设计上难以兼顾。
其次,品牌认知的壁垒。别克GL8、丰田塞纳、本田奥德赛等传统车型,凭借多年积累的口碑和成熟的供应链,构建了难以撼动的护城河。
最后,价格体系的错位。6座车的定价区间多在30万-60万元,而新能源车企普遍缺乏“高溢价”能力,导致产品力与市场预期之间存在巨大落差。
但进入2024年,风向变了。
当三孩政策进入到第三年,六座车自然就从改善型变成了刚需型。再加上换车周期,燃油车换新能源进入高峰期,六座SUV、MPV也水到渠成的成为了广大三孩家庭的增购首选。而且,随着用户对30万以上新能源车型接受度的提升,六座车开始集体杀进甜蜜区。
一句话,六座车的天花板,被家庭人口和购买力同时顶开了。
所以,在Model Y L开出33.9万元的前提下,李斌为蔚来ES8(BaaS版本)定下的30.88万元价格,就显得尤为明智且富有冲击力——假设一下,如果ES8的定价依然高高在上,它又会因为Model Y L失去多少订单?
当两款产品力都拉满的6座车几乎同时出现在市场上,如果你是李斌,你又会怎么做?
从事后来看,这场看似偶然的商业事件,实则暗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最深层的博弈逻辑。
面对特斯拉的主动出击,蔚来选择以ES8的降价为突破口,这看似是自断臂膀,实则是以退为进的生存策略。
通过降价,蔚来将6座车的价格下探至30万-40万元区间,不仅碾压了一众传统燃油车,还给更多的新能源竞对们摆出了一道难以跨越的价格门槛。再加上ES8的换电模式、NIO House的体验场景,以及服务型产品的定位,必然会在6座市场中建立差异化壁垒,为后续的电池升级、智能驾驶等服务创造商业闭环。
实际上,从ES8降价的本质来看,李斌的逻辑很清晰,在6座车市场,蔚来无法与特斯拉比拼硬件成本,但可以凭借服务生态与用户粘性争夺细分市场,这一策略,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复制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的路径,用体验而非参数构建护城河。
回到Model Y L,它的魅力究竟何在?
从产品本身来看,它填补了特斯拉在纯电六座 SUV 领域的空白。相较于普通 Model Y,车身长度增加 179mm,轴距加长 150mm,储物空间扩展至 2539L,为乘客提供了更为宽敞舒适的乘坐体验,这对于注重空间的家庭用户来说,极具吸引力。
性能方面,双电机全轮驱动系统,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 142kW 和 198kW,百公里加速 4.5 秒,搭载 82kWh 三元锂电池,CLTC 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 751 公里,这样的配置在同级别车型中也毫不逊色。
价格上,33.9 万元的起售价,低于此前市场传闻的 40 万元,让不少消费者觉得性价比颇高,成功攻占了消费者的心智。
也就是说,特斯拉Model Y L的热销,本质上是一场“技术红利”与“市场空窗期”的共振。
面对这样一个极具实力且定位刁钻的对手,蔚来的策略干脆直接,那就是降价。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特斯拉与蔚来的碰撞,只是中国6座车市场变革的缩影。随着政策对新能源车的持续倾斜、消费者对智能化需求的升级,以及供应链成本的下降,这场战争未来必将加速前进。
比亚迪、理想等品牌已推出6座新能源车型,通过刀片电池、智能座舱、增程式动力等技术,逐步填补市场空白。年轻家庭用户对空间+智能的需求,也开始倒逼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市场格局正在重塑。
所以,当特斯拉Model Y L的订单数字不断刷新纪录,当ES8的降价消息引发行业震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家企业之间的攻防,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拳拳到肉升级到炮火隆隆的真实缩影。
从车企布局来看,围绕国内六座 SUV 市场,各家车企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跑马圈地。
2025 年,多款六座 SUV 新车密集上市。7 月以来,乐道 L90、理想 i8 等新车陆续入场。理想 i8 摒弃传统观念,以场景化设计改变消费者对传统座舱的认知;蔚来旗下乐道品牌推出的纯电旗舰 SUV 乐道 L90,成功打入主流家庭用车消费市场;问界 M8 纯电版依托华为鸿蒙智行技术生态,构建起智能驾驶生态圈。再往前看,3 月比亚迪旗下腾势亮相,4 月底吉利领克推出六座车型领克 900。
价格方面,六座 SUV 原本主要集中在 30 万元及以上的市场,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市场竞争加剧,大量车型已下探至 20 万元级别。
有机构研报指出,2025 年将成为六座 SUV 车型上市大年,其中 20 万元级经济车型有望形成新的蓝海市场,而 30 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可能成为红海市场。
技术路线上,国内六座 SUV 存在纯电、插混、增程、燃油多条路线。新能源的发展冲击着燃油六座 SUV 市场,且纯电车型逐渐崛起,改变了曾经增程为主流的局面。
六座 SUV 市场竞争焦点趋向大空间、舒适性。但相比其他技术路线,纯电六座 SUV 比较难以克服的是里程和补能焦虑,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池成本下降,续航里程突破,纯电六座将更好地满足家庭用户的出行需求。
6座车市场,正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变成多数人的刚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真正的赢家,或许不是价格最低的玩家,而是能持续创造用户价值的企业。正如特斯拉用“极简”重构了汽车的定义,蔚来用“服务”重新定义了出行的边界,在技术与人性的交汇点上,或许才能找到真正的确定性。
特斯拉 Model Y L 的热销与蔚来 ES8 的降价,都是国内六座车市场大环境下的产物。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中,车企们都在试图找准自己的定位,通过产品创新、价格策略调整等方式,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未来,六座车市场还会有怎样的变化,是特斯拉继续引领潮流,还是蔚来等品牌凭借降价后的产品实现逆袭,亦或是其他品牌异军突起,一切可能早有定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