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骤降近半载!中国市场或已告别二线豪华品牌

走进4S店,销售正热情介绍着新款雷克萨斯,可展厅里稀稀拉拉的顾客让人尴尬。 谁能想到,曾经加价5万还要排队半年的"神车",现在降价10万都无人问津?这半年汽车市场的剧情反转,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

记得三年前朋友买雷克萨斯时,4S店销售鼻孔朝天的样子吗?现在同样的销售,电话打得比外卖小哥还勤快。 "哥,今天来看车吗?价格好商量!

销量骤降近半载!中国市场或已告别二线豪华品牌-有驾

"这种反差萌,让人不禁想问:二线豪华品牌怎么就突然不香了?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雷克萨斯销量同比暴跌40%,沃尔沃也下滑了28%。 最惨的是林肯,销量直接腰斩。

有意思的是,这些品牌展厅里的灰尘,都快赶上它们展厅里的现车数量了。 当然,这话可能有点绝对,但你去看看就知道,现在谁还盯着这些"过气网红"? 反观国产新势力,小米SU7上市不到一年就卖出15万辆,问界更是创造了28个月交付40万辆的奇迹。

以前花20万只能买个丐版BBA,现在能买到激光雷达+城市NOA的智能电动车。 这就像当年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不是消费者变心了,是时代真的变了。

还记得那个经典的段子吗?雷克萨斯车主去修车,4S店说:"先生,您的车需要更换发动机,预计等待两周。 "转头去蔚来服务中心,技师说:"您的车机系统需要升级,喝杯咖啡的时间就好。

"这对比,简直不要太真实。 更扎心的是质量口碑。

曾经吹嘘"开不坏"的日系豪华,现在车主群里讨论最多的是"今天你的车漏油了吗"。 而国产车呢?激光雷达的精准度、车机的流畅度、空气悬架的舒适性,样样都能吊打那些"老贵族"。

销量骤降近半载!中国市场或已告别二线豪华品牌-有驾

说到底,不是国产车太强,是某些品牌躺平太久。 现在逛商场最热闹的地方,居然是新能源车的体验店。

一家老小围着自动驾驶演示啧啧称奇,年轻人对着车载KTV玩得不亦乐乎。 反观传统4S店,销售比顾客还多。

这种场景,五年前你敢想? 最讽刺的是价格战。 宝马3系都降到25万了,雷克萨斯ES还好意思卖30万?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的结果很明显:要么像BBA那样放下身段,要么像新势力那样拿出真本事。

端着架子还想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说到出海,中国电动车在俄罗斯卖到脱销,在巴西成了总统座驾。

这些故事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就是实实在在发生了。 当海外消费者为中国车买单时,某些品牌还在用"进口光环"忽悠国内消费者,这操作是不是有点迷? 最近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以前买豪华车是为面子,现在开国产车反而更有面子。

销量骤降近半载!中国市场或已告别二线豪华品牌-有驾

开蔚来的被认为是科技新贵,开问界的被当做精英人士,开小米SU7的更是自带极客光环。 这种身份认同的转变,才是最致命的降维打击。

看着满大街的绿牌车,突然想起十年前那个预言:"电动车永远取代不了燃油车"。 现在回想起来,就像当年有人说"智能手机永远取代不了诺基亚"一样可笑。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是这次主角换成了中国品牌。 有个问题值得深思:当自动驾驶普及后,我们还需要豪华品牌吗?或许未来的汽车就像现在的手机,比拼的不是logo,而是谁的系统更智能、谁的生态更完善。

到那时,现在这些还在死守内燃机的品牌,会不会像当年的柯达一样突然消失? 最新消息是某二线豪华品牌准备all in电动化,但看他们拿出的概念车,活脱脱就是五年前国产车的水平。 这就像小学生抄作业,连错题都照搬。

要我说,与其挣扎,不如学学BBA老老实实降价,至少还能留住些情怀粉。 前几天打车碰到个专车司机,开的竟是辆高合。

问他为什么选这个品牌,师傅笑着说:"这车配置比BBA高,价格只要一半,跑专车回头率还特别高。 "你看,连最务实的营运车市场都被攻陷了,某些品牌还在等什么奇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