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轿车销量榜:吉利星愿爆发,速腾凯美瑞坚守老将阵地
今年这车市,说是新能源的天下吧,也没错,但真要说油车就没人买了,那也太绝对。7月那会儿,我还跟小区门口修理铺的李师傅聊起过,师傅嘴里叼着根烟,说现在开油车的照样一大把,“保值率高点不香吗?保险便宜、修起来方便,谁家不是精打细算。”我听完觉得挺有道理。果然,这回轿车TOP 10榜单上,还能看到4款燃油老伙计稳稳在列。
第十名,大众速腾——1.75万辆。这台速腾啊,一汽大众卖了这么多年,每个月销量都不掉链子。我记得去年国庆前后,有朋友想换辆省心点的代步车,看来看去还是选了速腾。他图啥?其实就是个字——稳。动力没啥惊喜,但皮实耐用,小毛病少。有人吐槽内饰塑料感重,可你真坐进去,那座椅支撑还挺舒服,高配还有自适应巡航,不过听销售说用的人并不多。
再往上,第九名丰田凯美瑞,卖出去17719台。“九凯”这名字在B级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有段时间群里讨论保养费用,有位南方兄弟说他那边买混动版优惠下来比纯燃油还划算,一年到头省下来的钱够全家吃好几顿火锅。其实凯美瑞最大优点是均衡:外观耐看,不张扬;内饰虽谈不上豪华,但缝线工整,用料厚道些;空间嘛,中规中矩。一些冷门配置,比如后排出风口和电动腰托,好像只有高配才有,经常被人忽略。
第八,比亚迪海鸥,这只“小鸟”最近飞得慢了一丢丢,2万2千多台。但别小瞧它,同级别纯电小型轿车里,它配置给得很足。据群友分享,他老婆上下班通勤专挑海鸥开,说停车容易、转弯半径小,而且低温续航掉电没传言那么夸张。不过有次冬天夜路回家,她抱怨灯光亮度一般,只能加装辅助灯才放心。
第七,大众朗逸,上个月又卖出了23081辆。这车型中国市场可谓“老司机”,身边不少亲戚第一辆合资都是它。有意思的是,现在入门款裸价已经压到5万出头,据邻居王叔讲,他前年买贵了两万,现在每次见面都唠叨一句:“早知道等等再下手!”朗逸空间表现一般般,不过后备箱确实深,用来拉菜送货一点问题没有,就是中控屏幕反应慢,被年轻人嫌弃过好几回。
到了第六,小米SU7,又是一匹黑马,本月交付24410台。不吹牛,小米手机用户直接变成首批准客户,不少人连试驾都懒得约就下定金。据技师老周讲,这SU7虽然造型科幻,但底盘调校偏硬,高速跑起来稳定性不错。不过副驾驶储物格设计太浅,我媳妇第一次坐差点把手机摔出来。另外有人反馈原厂脚垫味道大,要晾半个月才能散干净气味。
第五,比亚迪秦L,也快2.5万辆出去了。这DM5.0技术据说节能特别厉害,我一个同事平时北京五环外上下班,两周充一次电足够用。他最满意的是标配一堆主动安全功能,还有方向盘加热这种北方冬天救命稻草。但也不是全无槽点,比如仪表显示界面偶尔卡顿,还碰到一次倒挡切换迟滞的小插曲,好在售后处理及时,总体体验还是满意为主吧。
第四日产轩逸,今年跌跌撞撞还能冲进前四(26337),不得不服气。当年考驾照教练场上的教练专用就是轩逸,到现在舒适取向依旧延续下来。我妈单位同事刚换新轩逸,说主驾驶座椅软乎但包裹性差远了一些,对腰部支撑一般般。不过她最喜欢空调制冷快,而且噪音控制比上一代强不少。至于e-POWER那个版本,在本地基本见不到,据维修店老板透露主要是价格虚高劝退多数顾客啦!
第三名五菱宏光MINIEV,又杀回来27337台!三四线城市尤其受欢迎,我们县城马路上十步一个“MINI”。我表妹结婚时接亲队伍清一色彩虹色MINIEV,全程吸睛无数,就是动力弱鸡,上坡只能靠惯性带着走。有趣的是,据镇上的汽修店老板透露,这种微型纯电维修费极低,多数问题自己动手解决就行,所以利润薄如纸也是事实哈!
第二,比亚迪秦PLUS(31237)。紧凑级市场扛把子,可惜近来压力山大,新车型抢蛋糕厉害。我隔壁楼的大哥去年刚提秦PLUS DM-i,现在天天研究怎么优化亏电状态下油耗,他自测最低做到3升左右,不过遇堵心态崩溃。另外他说语音识别灵敏度提升明显,以前喊半天导航不开,现在基本一句话搞定——科技进步是真的肉眼可见咯!
最后第一,是吉利星愿,一个月44274!银河系列的新宠儿,直接让吉利品牌翻红。我去4S探店的时候销售悄悄嘀咕,“星愿占我们展厅销量快一半。”配置给力是真敢卷,比如360全景影像和自动泊车系统居然标配,有时候老人单独开出去停车轻松很多。而且听江浙沪地区朋友反映,当地优惠幅度比较狠,所以街头巷尾经常看到新牌照的星愿穿梭其间。不知道以后二手行情会不会跟着水涨船高?
顺带提一句,上述数据来源公开平台和身边真实经历夹杂而成,各种花絮八卦也都是平日闲聊所得。如果哪条信息您发现与实际情况略有偏差,也请当故事看看罢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