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新能源车圈,真是神仙打架。理想、问界、小鹏一个比一个能吹,零百加速动不动就进6秒俱乐部,搞得好像谁家没个“推背感”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可说实话,很多车一到馈电状态,那性能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但最近我摸到一台还没上市的“狠角色”,别克至境L7,9月28号刚发布,我就迫不及待拉它去跑了几趟0-100km/h。重点是:我专门把它干到电量红格子,就想知道它到底是不是真材实料。
结果你猜怎么着?第二次测试直接干出6.04秒!官方说满电5.9秒,馈电5.98秒,这成绩不光没打脸,反而有点“真香”了。要知道,隔壁某L6在30%电量时跑运动模式都得7秒开外,至境L7这表现,简直是给那些“馈电变拖拉机”的增程车一记响亮的耳光。
更离谱的是,五次加速下来,动力衰减才3.12%!你没看错,三位数都不到。我翻了翻我们数据库,市面上绝大多数新能源车,馈电衰减能压在10%以内就算不错了,理想L6那次测试直接飙到12.57%。至境L7这数据,简直是“顶呱呱”级别。说明啥?说明它的三电系统调校太稳了,电机、电控、电池之间的配合,像是开了“协同办公”外挂。
不过你以为这就完了?它的加速线性比高达58.91%,排历史第四。啥概念?就是你踩电门的时候,动力是“哗”地一下平稳推上来,不是那种“突”的一下窜出去,开起来特别跟脚,乘客也不会晕。要是满电状态,搞不好能冲到第一,想想都刺激。
但波哥我好奇心重啊,五次不够,再来三次!结果第八次,成绩直接从6.13秒跳到10.29秒,一脚油门下去,车没动,我心先凉了半截。一看电量——只剩3%。这才明白,原来至境L7的“保电策略”太激进了!红格子不是终点,3%才是真正的“红线”。换句话说,你仪表盘上看着快没电了,其实人家还藏着一波大招没放。
这操作,你说是“藏容量”也不为过。官方说电池40kWh,我严重怀疑实际更大。不然怎么解释这续航和动力的双重坚挺?哪怕电量显示7%,真实可能还有27%在“偷偷续命”。这种“赔钱赚吆喝”的事,对消费者来说,那真是“上头”了。你买的是40度电,用的可能是50度的体验,这不比直接降价香?
再聊聊这车开起来的感觉。底盘调得很有美系车的厚重感,过减速带不松散,高速变道也不飘。悬挂系统属于偏舒适但带点韧性的那种,不像某些“床车”软得像棉花,也不像运动轿跑硬得屁股疼。动态稳定系统介入得很聪明,你猛打方向,它悄悄帮你稳住车身,不会让你觉得被机器“管着”。
再看外观,别克这次真的“支棱起来”了。至境L7这前脸,不再是老气横秋的“飞翼”,而是换成了贯穿式灯带+分体大灯,晚上点亮,绝对是“出片利器”。侧面线条流畅,风阻系数据说压到了0.22Cd,这在中大型SUV里算是顶尖水平了。开出去,绝对走路摇头晃脑,比某些“车界网红”有排面多了。
内饰也没掉链子。用料扎实,软包+皮质+木纹,没有廉价感。座椅宽大舒服,像家里的沙发,跑长途不会腰酸背痛。车机系统用的是高通骁龙8295,反应快,UI清爽,语音识别也挺准。L2级辅助驾驶该有的都有: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盲区监测一个不落。高速上开启NOA,轻松得像是在“打游戏”。
说到竞品,肯定绕不开理想L7和问界M7。
理想L7嘛,空间是真大,六座布局适合家庭用户,车机交互也做得顺手。但问题也很明显:馈电性能衰减严重,底盘偏软,过弯侧倾明显,开起来少了点“驾驶玩具”的乐趣。而且现在价格“跌冒烟了”,老车主“气的蹦起来”,品牌口碑有点“天塌了”的趋势。
问界M7呢,华为赋能的智驾系统确实强,城区NCA用起来挺省心。但内饰质感跟至境L7一比,塑料感有点重,车机虽然流畅,但鸿蒙生态对非华为用户不够友好。而且后驱版动力偏弱,四驱版价格又上去了,性价比打了个折扣。
反观至境L7,它不光是“增程车”,更像是一台兼顾性能、舒适、智能和品质的全能选手。它不靠堆配置博眼球,而是把核心技术——三电系统和底盘调校——做到了极致。特别是在馈电工况下的稳定性,直接把对手甩开一截。
更关键的是,它还没上市就敢这么“刚”,说明上汽通用这次是真下了血本。别克这个老牌美系品牌,终于在新能源时代找回了“国民神车”的感觉。以前大家觉得它“老咕噜棒子”,现在一看,人家闷声干大事呢。
所以问题来了——这样的别克至境L7,你会考虑买一台吗?
它没有夸张的营销口号,却用实打实的测试成绩告诉你:“我,真的不一样”。
面对理想L7的家用属性,问界M7的智能光环,你会怎么选?
这台“保电策略过于激进”的至境L7,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