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反常状况:人人嘴上说“怕没电”,但电动车销量依然火爆

发现一个反常状况:人人嘴上说“怕没电”,但电动车销量依然火爆

你有没有发现。嘴上说着“续航最重要”的人。最后却买了纯电。

奇怪吗。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卖了1286.6万辆。纯电占比竟高达60%。说好的“续航焦虑”呢。说好的“插混更安心”呢。怎么真掏钱的时候。大家都诚实地投给了纯电?

这背后。或许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我们到底在为什么而焦虑。

是真实的需求。还是想象中的恐惧?

发现一个反常状况:人人嘴上说“怕没电”,但电动车销量依然火爆-有驾

很多人没开过纯电。但已经提前“焦虑”了。高速没电怎么办。充电排队怎么办。冬天打折怎么办。这些问题像一团雾。笼罩在决策之上。可真正开上电车的人呢。反而很少喊焦虑。

为什么。

因为城市通勤。才是绝大多数人的日常。

每天40公里。一周不过280公里。一台标称500公里的纯电车。哪怕打七折。也完全够用。你甚至不需要天天充电。很多人过了新鲜期。连电量百分比都懒得看。

发现一个反常状况:人人嘴上说“怕没电”,但电动车销量依然火爆-有驾

真实用车场景。其实很平凡。

极端情况?有。但极少。一年跑几次500公里以上的长途?恐怕一只手数得过来。为了1%的可能。去否定99%的便利。这真的理性吗。

我自己开纯电跑过川藏线。3000多公里。五一假期。说实话。95%的路段畅通无阻。充电桩够用。也很快。剩下5%。无非是多等半小时。或者多规划一程。

麻烦吗。有点。焦虑吗。完全不。

更别说。充电网络正在以可怕的速度进化。

发现一个反常状况:人人嘴上说“怕没电”,但电动车销量依然火爆-有驾

2018年。全国公共充电桩只有30万根。现在呢。超过了350万根。增长了十倍还不止。华为、小鹏、理想、国家电网……全部在疯狂建超充站。功率越来越高。体验越来越顺。

明年呢。后年呢。你担心的可能不再是“有没有桩”。而是“电充得太快。咖啡才喝一半”。

还有一个误区。

很多人觉得“可油可电”就没有焦虑。其实未必。插混/增程车。纯电续航通常较短。如果你没有家充桩。频繁充电的体验。可能比纯电更糟。而把它当油车开。油耗又不低。那时候你可能才会反思:我为什么没直接买纯电?或者干脆买燃油车?

这不是说插混/增程不好。而是——你是否真的需要那种“备份的安心”?

发现一个反常状况:人人嘴上说“怕没电”,但电动车销量依然火爆-有驾

很多人高估了自己远行的频率。却低估了城市用车的纯粹与简便。

说到底。续航焦虑。更像是一面镜子。

照出的不是电池的极限。而是人心的倾向:我们总为罕见的事情做准备。却忽略惯性的力量。

你买车是为了每天通勤的舒适。还是为了那年仅一次的远征?

发现一个反常状况:人人嘴上说“怕没电”,但电动车销量依然火爆-有驾

答案。或许早已写在销量里。

纯电卖得好。恰恰说明——大多数人。是理性的。

他们用脚投票。选择了一种更贴合现实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活在对未知的过度防御里。

未来已来。只是你还困在想象中。

发现一个反常状况:人人嘴上说“怕没电”,但电动车销量依然火爆-有驾

你准备好。走出那团雾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