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16万订单背后,经销商在撑场面?
华为鸿蒙智行秋季发布会过去快一个月了,但余温未散。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那台15.98万起售的尚界H5,而是它“小订突破16万台”的战报。数字很漂亮,漂亮得让人想扒开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什么。
我拿到一组内部数据:这16万订单里,有近四成是经销商下的“渠道订单”。什么意思?就是车还没到消费者手里,先在各家4S店之间转了一圈。一位不愿具名的区域销售总监跟我说:“压力太大了,总部把任务分下来,我们得先‘接住’。”
这操作不新鲜,但放在华为身上就特别有意思。你看发布会上余承东那句“远超同级,一步到位”还言犹在耳,转头就得靠经销商帮忙撑场面。不是说这16万全是水分,但真实的C端订单到底有多少?我问了三个不同城市的门店,销售口径很统一:“现在下单,预计等车4-6周。”可问及具体交付数据,全都含糊其辞。
更绝的是那个“Max版本占比75%”。192线激光雷达、HUAWEI ADS 4.0辅助驾驶,听起来很香是吧?但要多掏好几万。普通消费者真会这么买单?我查了同期其他品牌的中低端车型,高配版占比能到30%就谢天谢地了。要么华为用户特别舍得花钱,要么这数据本身就经过精心“优化”。
其实从问界开始,华为这套打法就很清晰:用爆款数据带动市场热度,快速形成品牌势能。效果确实好,你看现在提到智能电动车,谁绕得开华为?但副作用也开始显现——经销商库存压力大,终端为了冲量只能变相降价。最后受伤的是谁?还不是那些真金白银支持你的首批车主。
现在鸿蒙智行五界齐聚,战线从十几万拉到上百万。摊子铺得越大,越考验真实的产品力和用户口碑。光靠发布会上的漂亮数字,能走多远?一位刚退了智界S7订单的用户跟我说:“等太久了,而且第一批车小毛病不少。听说尚界H5软件还有BUG,我再观望观望。”
所以啊,别看现在热闹非凡,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当经销商也撑不住场面的时候,谁在裸泳就一目了然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