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前两天给我发消息,说他在深圳7.6万提了辆大众朗逸新锐的中配版,让我差点把咖啡喷屏幕上。 我记得他家三年前买朗逸的时候,落地价可是13万啊! 现在直接腰斩还不止?
我赶紧去查了价格,结果更震惊:2025款朗逸新锐限时按揭价6.98万起,深圳叠加补贴后裸车价只要6.4万。 而同样经典的日产轩逸,入门版还要8.5万左右。 这差价够买两台最新款iPhone了。
大众居然给这套1.5L+6AT的动力总成提供了“终身质保”。 以前合资品牌哪会这么玩? 看来国产新能源的步步紧逼,真的让大众坐不住了。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朗逸新锐全系标配了6个安全气囊和AEB主动刹车,这在同价位合资车里简直是“奢侈品”。 对比一下,轩逸经典入门版只有2个气囊,主动刹车更是想都别想。
不过便宜肯定有便宜的道理。 朗逸新锐比标准版朗逸短了117毫米,窄了66毫米,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会有点挤。 而且中控台全是硬塑料,车主吐槽高速上胎噪明显,得开大音乐压噪音。
但看看价格,这些好像又能忍了。 毕竟6万多块钱,你连高配五菱宏光都买不到,现在能买到一台正经的合资家轿,还是爱信6AT变速箱。
我专门去4S店试驾了一圈。 1.5L自吸发动机110马力,百公里加速13.7秒,红绿灯起步确实别想推背感。 但市区代步完全够用,关键是油耗真低,WLTC综合油耗5.98升,实测高速能跑到4.9升,一公里油费不到4毛钱。
后排空间比我预想的要好,身高1米78坐进去,腿部还有两拳距离。 不过车身高度比老款降低了24毫米,1米8以上的高个子坐直了会蹭头发。 后备箱498升的容积很实用,婴儿车加两个28寸行李箱轻松塞下。
配置上大众玩了点“加减法”。 老款被吐槽的后轮鼓刹换成了碟刹,制动距离缩短了1.8米;传统手刹升级成电子手刹+自动驻车。 但低配版连倒车影像都没有,车主得自己花500块加装。
对比轩逸经典,朗逸新锐在安全配置上优势明显。 除了多出来的气囊和主动刹车,还有定速巡航、自动驻车这些实用功能。 轩逸经典的优势是2700毫米的轴距和“日产大沙发”的座椅舒适性,但入门版连中控屏都没有,还是个收音机。
动力方面,轩逸经典的1.6L发动机功率更大,但CVT变速箱在低温环境下反应慢;朗逸新锐的1.5L+6AT组合虽然数据一般,但稳定性更好,保养周期长,小保养一次才400块。
实际车主反馈很真实。 荆门的肖先生夸油耗香,但吐槽“储物格少得可怜”;南京的张先生为安全配置买单,却苦于“塑料方向盘冬天冻手”。 还有个网约车司机算过账:每公里油费4毛,保养便宜,出勤率高,三年残值还有65%。
朗逸家族今年4月卖了21971辆,新锐占了40%以上。 扬州一家4S店的销售说,白色中配要等10天,松石青色还得调货。 看来这波降价确实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坎。
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像比亚迪海鸥,配置更高还用电动,但充电不方便;吉利帝豪配置也丰富,但三年保值率只有朗逸的70%。 有个看车的大叔说得很实在:“加油方便才是硬道理”。
如果预算能加2万,就可以考虑1.5T的朗逸标准版,或者国产混动车型。 但对很多人来说,6万多买台省心耐用的代步车,剩下的钱够孩子一年学费了。
大众这次降价背后,是国产车的崛起。 朗逸近一年卖了32万辆,排在同级第一,但面对比亚迪这些国产新能源的冲击,不得不放下身段。 其他合资品牌估计很快会跟进,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所以别看朗逸新锐只要6万多,它可不是“廉价版”,是大众在新时代的生存策略。 用一位车主的话说:“它就像个经济适用男,颜值在线、省油耐用,适合过日子的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