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重卡销量猛涨,头部企业争霸,技术壁垒和挑战并存

新能源重卡这几年的风头,真是越来越猛,简直有点“谁与争锋”的架势。

大家还记得几年前的重卡圈子嘛?那时候,什么柴油、燃气、大家争得不可开交,现在谁曾想,新能源这趟“高速列车”,直接开进了商用车的心脏地带。

新能源重卡销量猛涨,头部企业争霸,技术壁垒和挑战并存-有驾

但问题也来了:新能源重卡真有这么香?它能不能替代传统动力,或者说,是不是风口之下的“真香警告”?

别急,这事儿还真得扒一扒细节。

先不卖关子,先把那些让人“眼珠子掉地上”的数据搬出来溜溜。

2025年1-9月,全国新能源重卡销量干到了11.96万辆。

同比增长多少?198%,对,接近翻两倍。

这不是小步快跑,这是压根儿在赛道上开特斯拉瞬移。

你问燃油车、燃气车们怎么看?其实,从今年5月起,新能源重卡的月销量,就稳稳超越燃气重卡,变成“动力榜”上仅次于燃油重卡的大势选手了。

热度,是真的有。

接下来,这一盘棋谁下得最漂亮呢?来,排行见分晓——

徐工1.9万辆,三一1.89万辆,一汽解放1.83万辆。

前三家全员冲进“万辆俱乐部”。

哪个不是工地老司机、机械大佬?

你去工地转一圈,随便逮个人,他八成能给你背出“徐工、三一、解放”这仨名字,熟到堪比电话号码。

这些企业的背后故事,也很有意思。

徐工,这老兄原本搞工程机械,如今华丽转身,新能源重卡界成了领头羊;

三一也是工程机械出身,老家湖南长沙,靠着自家平台资源和新能源趋势,一脚油门冲到了行业第二。

说到底,就是谁能把“自己玩得顺”的老本事和新风口合体,谁就能“鲤鱼跃龙门”。

而解放,算是以传统重卡老油条出身,现在在新能源领域靠着原有体系东山再起,一下子追了上来。

今年前9个月,新能源重卡就卖出1.83万辆,比去年暴涨了三倍多。

弥补了燃气重卡的下滑,啧啧,这波操作有一点“社团老大高调转型”的意思。

新能源重卡销量猛涨,头部企业争霸,技术壁垒和挑战并存-有驾

盘完前三,后面的小伙伴也一茬比一茬上劲。

中国重汽呢,江湖地位自不用说,是燃油重卡的头号玩家。

但在新能源浪潮里也不掉队。

1-9月新能源重卡卖了1.42万辆,同比涨241%,稳坐行业第四。

陕汽也发力狠,1.38万辆,增速也有286%,市场份额一不小心冲到了11.57%。

接下来是福田老爷子。

别看人家在轻卡、皮卡、客车领域呼风唤雨,重卡盘子也玩得稳。

今年新能源重卡首次迈过万台大关,1.02万辆,同比增幅快赶上“火箭发射”:392%。

作为“全能型选手”,福田这个腰挺的是有点硬气的。

东风汽车,湖北汉子,卖了7455辆。

虽然在十大高手里排第七,但同比也整出个196%的增长。

如此肺活量,不服不行。

吉利旗下的远程汽车,原本是乘用车老牌,现在学聪明,主打“新能源轻重卡通吃”。

今年也干到了5320辆,不低了。

江淮杀进前十,卖了3399辆,高兴得合肥老头估计都要跳起舞来。

最后一名宇通,原来是做大巴的,这回也换道进入重卡赛道。

新能源重卡销量猛涨,头部企业争霸,技术壁垒和挑战并存-有驾

2643辆,稍稍下滑,比去年掉了15%。

你要问为啥,这里咱还真得打个问号。

有的是市场打法调整,有的是新能源战略梳理,或者其他没公开的小九九,总之,只有宇通自己心里门儿清。

新能源重卡销量猛涨,头部企业争霸,技术壁垒和挑战并存-有驾

说到这儿,谁能想到原本“以柴油为王道、周围人听到新能源就摇头”的重卡江湖,如今变成了所有玩家“抢滩登陆”的新蓝海。

徐工、三一这些“跨界来踢馆”的选手是一路猛追,老牌选手如一汽解放、陕汽、福田则靠着深厚根基,迎头赶上。

市场是够刺激的。

这年头连吉利、比亚迪、长城、奇瑞这些做轿车的,都摩拳擦掌搞起新能源重卡了。

新能源重卡销量猛涨,头部企业争霸,技术壁垒和挑战并存-有驾

吉利的“远程”、长城的“长征”系列,背后无一不是锐意图变的典型。

车圈已经很卷了,商用车卷得更离谱了。

当然,在这里得给大家敲个小警钟。

别看数字一个比一个诱人,重卡这赛道拼的可非光光“卷销量”那么简单。

新能源的“技术门槛”其实不低。

不是说今儿有电池,明儿就能造车,这背后有渠道、有售后、有货运场景的深度适配。

再加上北方冷、南方热、高原平原全得兼顾。

新能源重卡,真不是小车玩票级别。

除此之外,还有补能设施是一大痛点。

是不是所有客户都买账?其实油还没完全攻克续航焦虑这关。

搞重卡货拉拉,真拉得多、拉得重,下一站墓地都得算计上电桩在哪儿落脚。

电池换电技术、氢燃料补能、综合工况表现……这些老难题,谁家能先搞定,谁家还真可能再把下一个“王炸”爆出来。

还有一个残酷真相,卷到最后肯定是洗牌,有人上桌,有人下场。

造新能源重卡的门槛,比造“牛奶小车”“XX代步车”高多了。

眼下一波销量潮把老老少少厂商送上市,明年后年,谁能笑到最后?

未必是今年卖得最多的。

真正的赢家,一般得熬过好几轮淘汰。

其实从本质看,新能源重卡“异军突起”,归根到底还是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

要没有近年来国家、地方出台的支持政策(像高速减免、路权优先、购车补贴啥的),这波年增长两百多的行情,怕也没这样好看。

像北斗营运证销量统计,这数据除了供行业分析,某种程度上也映射着政策导向的结果。

扯远一点,未来是否还会有这样“腾飞”“跳崖”的涨幅?得看政策“油门”踩得有多猛和市场能消化多大蛋糕。

不过,不吹不黑,新能源重卡的社会意义还真不是“新瓶装旧酒”那么简单。

污染小,能耗低,对城市货运环境简直是“高分答案”。

再深挖一点,这也是我国制造升级、绿色转型的一张“王牌名片”。

你说以后谁还能看不起我们中国商用车?

说不好,用不了几年,新能源重卡也能成为世界级标杆,“别人都得来抄中国作业”。

但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产业升级大潮里,“船大难掉头”,老牌巨头和新秀新兵,都得边干边看、边走边想,没人敢松气。

正所谓“看谁最后能乐到年底”。

有时候就是这样,风口之下,猪都能飞起来,可飞着飞着,没翅膀的,总还是要摔下来。

现在你要是去卡车司机里问两句,有人神采飞扬,也有人犯嘀咕——

“听说这新能源货车挺省钱的,可你让我跑长途,电太虚;做短倒,国补吃完以后还划算不?”

这事儿,一时半会谁也下不了定论。

有的车主圈去体验换电模式,有的还在用氢燃料搞实验。

新能源重卡销量猛涨,头部企业争霸,技术壁垒和挑战并存-有驾

厂家倒是铺天盖地推新产品,渠道商也在犹豫选边站队。

市场千人千面,答案不会只一种。

你说未来新能源重卡谁能坐稳头把交椅?

我得老实说,这年头啥都不敢立flag。

现在头部企业徐工、三一、一汽解放表现的确很强势,但过上一两年,很有可能“山头”就来个大洗牌。

什么江淮、宇通、甚至还没出现的新面孔,也许会有突然袭击的机会。

毕竟,风口很迷人,风里也藏着沙子。

写到这儿,咱们其实绕回最初那个疑问:

新能源重卡的高歌猛进,是行业进化的必然,还是昙花一现的狂欢?

答案其实藏在一串串的数据增长里,也藏在每一家企业的暗流涌动中。

有人趁风起势,有人还在埋头突围,所有玩家都想在这个新赛道上抢下一席之地。

只不过,这条赛道刚刚起步,未来到底是平坦大道还是连环弯道,谁也不能百分百预判。

但有一点很确定,新能源化是重卡行业的下一个时代命题。

不进则退,这个圈子残酷得让人笑不出来。

——

话说回来,你怎么看新能源重卡的未来?

你愿意尝鲜新能源重卡吗,还是更相信“油老虎”的持久?

留言讨论看法,不服来怼!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