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生巅峰,有时候不过是通往另一个螺丝钉岗位的VIP通道。这话听着扎心,但现实往往比这更魔幻。
很多人觉得,能进一家宇宙级大厂,干到中高层,拿着百万年薪,手下管着一堆人,每天在PPT和汇报里指点江山,这辈子就算交代了。稳定,体面,说出去倍儿有面子。比如上海大众,当年的汽车界黄埔军校,进去就是金饭碗,你要是干到技术部门经理,还是破格提拔的那种,那你基本就是亲戚朋友眼里“别人家的孩子”终极版。
黄志明就走在这条康庄大道上。1998年进上海大众,第二年就当上经理,后来还参与筹建新公司,身兼规划和物流两大总监。这履历,放现在也是猎头抢着要的香饽饽。在那个年代,这基本等于提前锁定了人生的荣华富贵。
但魔幻的地方就在于,有的人天生反骨,你给他一个金饭碗,他总惦记着自己去开个窑。
在庞大的工业体系里,尤其是在外企这种流程极其精密的巨兽内部,你越是重要,就越像一颗螺丝钉。一颗极其昂贵、极其精密、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你的价值巨大,但你的轨迹也被焊死。今天拧在这里,明天拧在那里,一切都被一本厚得能砸死人的SOP规定得明明白白。你很重要,但你随时可以被另一颗同样规格的螺丝钉替换。
这种感觉,对于一个习惯了“爱动手、爱动脑”的人来说,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折磨。黄志明在同济上学的时候,就不是个安分的主,搞的发明专利“多画面智能滚动灯牌”,现在还在不少公交站台服役。骨子里的东西,是藏不住的。当他站在大众动力总成的总监办公室,看着窗外,他思考的已经不是“怎么把这颗发动机造得更好”,而是“我特么这辈子就要这么拧下去了吗?”
深感知识不够用,或者说,是为了给自己的躁动找个出口,他跑去复旦读MBA,又回母校同济读了个经管的博士。这一通操作下来,他彻底完成了从一个顶级工程师到一个产业思考者的进化。他跳出了那个零件,开始琢磨整个中国汽车产业这台大机器。
然后,骚操作来了。
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火刚点着,大家都在喊“弯道超车”。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整车,盯着电池,盯着那个能跑能颠的铁壳子。这是一个标准的淘金热故事,所有人都想去挖金子。
而黄志明,这个在大厂里已经修炼成精的男人,毅然决然地辞掉了上海大众的优厚待遇,转身干了一件让很多人看不懂的事。
他不造车,他去给车充电。
他不去淘金,他选择在金矿边上卖水、卖牛仔裤、卖铲子。
这就是典型的认知差降维打击。当所有人都挤在主航道上,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他悄悄拐进了一个被大佬们瞧不上的犄角旮旯——配套服务。具体点,就是家用的充电桩。
这事儿的里子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居住环境和用车习惯。大部分人买新能源车,最大的焦虑就是充电。公共充电桩要么排队,要么坏了,要么油车占位,体验极差。真正的刚需,是在自己家里,安一个桩,晚上下班回家插上,第二天满血复活。这个场景,简单、高频、粗暴有效。
黄志明和他的挚达科技,就锚定了这个场景,然后往死里干。十几年,就干这一件事。当年的业界大佬们还在为“换电还是充电”吵得不可开交时,挚达已经默默地把自己的充电桩卖到了千家万户。
数据是冰冷的,但故事是骚气的。根据报告,挚达科技按销量算,已经是全球家用充电桩的老大,累计卖了超过130万台。全球市场份额干到了9%,中国市场更是占了13.6%。
你以为这就完了?一个卖充电桩的,能有多大想象力?
这就又天真了。挚达的搞钱姿势,从来不是“卖一个硬件”这么简单。人家玩的是“产品+服务+数字化平台”三位一体。硬件只是入口,是连接你和它服务的触手。背后还有一整套的绿色数字能源解决方案。说白了,它不只想给你安个桩,它还想管理你家的能源使用,以后甚至可能让你家的电能参与到电网的交易里去。
最近在港交所敲锣,成为“全球智能充电第一股”这事儿,不过是这个故事的阶段性胜利。上市现场亮相的那个叫“灵蛇”的自动充电机器人,更像是在秀肌肉:你们还在搞桩,我已经开始让机器自己找车充电了。
这就是从螺丝钉到设计机器的人的蜕变。
黄志明的故事,本质上是一个关于“逃离”和“重新定义”的故事。他逃离的不是大厂,而是一种被预设好的人生轨迹。他重新定义的不是汽车,而是汽车产业里一个被忽略的价值环节。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一个“正确”的答案,一个社会公认的“巅峰”。但真正的玩家,都在试图改写题目本身。从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对”,到思考“什么才是对的事情”。
挚达的成功,离不开同济的基因。从实验室项目,到校友创业,再到反哺母校,这是一个完美的产学研闭环。但更核心的,是那个不安分的灵魂,那个不甘心只做一颗完美螺-丝钉的执念。
所以你看,所谓牛人,不是他们从不犯错,也不是他们总能赌对风口。而是他们总能在看似稳如老狗的康庄大道上,敏锐地嗅到一丝名为“无聊”的危机,然后调转车头,一头扎进无人问津的荒地,硬生生给你刨出一片绿洲来。
别人的巅峰是终点,他的巅峰,只是一个可以自己画地图的起点。
魔幻,但硬核。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