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古德伍德速度节的晨雾还未散尽,一台银光闪闪的腾势Z9GT在庄园坡道前画出一道近乎完美的半圆——**“圆规掉头”**在英国人眼前上演,围观人群一片哗然。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腾势和个性化品牌方程豹的欧洲首秀。腾势Z9GT、D9与方程豹豹5,三款中国电动车,就这样站在了世界顶级汽车文化的舞台中央。我站在人群中,看着Z9GT那流畅的车身划过草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中国汽车,终于不是“参观者”了。
腾势Z9GT:优雅与科技的“圆规哲学”
先说这台让全场屏息的Z9GT。它贴着古德伍德限定银色车衣,像一位穿定制西装的东方绅士,混进了英伦贵族的派对。但别被它的外表骗了,这台车的“脾气”可不小。
最抓眼球的,当然是“圆规掉头”。现场不少老外嘀咕:“How is that even possible?” 我也好奇,于是上手试了试。简单说,这功能让你在极窄路段,比如死胡同或窄巷,能像圆规一样原地转圈掉头。它靠的是腾势的“易三方”技术平台——一套融合了三电机独立驱动、后轮双电机差速控制和智能扭矩分配的系统。通俗点讲,就是四个轮子能各自“想往哪转就往哪转”,左前轮往前,右后轮往后,车体自然就绕着中心点转起来了。我在一条模拟窄路试了下,原本得来回三把才能掉头的弯,一把搞定,车身摆动幅度不到1.5米,围观的英国车友直呼“Magic!”
但这不是花架子。易三方的底层逻辑,是安全与灵活的极致平衡。比如高速过弯时,系统会自动给外侧后轮补扭矩,让车“贴地飞行”,减少推头。我在爬山赛外围试驾了一段,入弯时车头指向精准,车身姿态稳得像贴了地。这背后是毫秒级的扭矩矢量控制,比传统电子稳定系统(ESC)反应快了不止一个量级。
再说设计。Z9GT的溜背线条不是为了好看,风阻系数做到了0.205Cd,这对一台GT轿跑来说堪称“空气雕塑”。前脸的“旭日东升”灯带,灵感来自中国水墨画的留白,夜间点亮时,像一道光劈开晨雾。内饰用的是可再生麂皮+天然木纹饰板,坐进去没有廉价的“科技堆砌感”,反而有种静谧的豪华。我特别喜欢它的座椅——软硬适中,长途驾驶不会累,激烈驾驶又有足够的侧向支撑。
腾势D9:不只是“老板座驾”
如果说Z9GT是锋利的剑,那D9就是温暖的家。这台MPV在古德伍德的草坪上显得格外沉稳。很多人觉得MPV就是“保姆车”,但D9想做的,是“全家人的移动客厅”。
我试乘时特意坐了二排。两个独立航空座椅带通风、加热、按摩,腿托能升到110度,配上遮光帘和12扬声器丹拿音响,瞬间进入“禅模式”。但更打动我的是第三排——成年人坐进去,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空间,腿部支撑到位,不是“应急座”。后备箱塞了四个28寸行李箱还有余量,露营装备、婴儿车、滑雪板全都能装。
动力上,D9用的是DM-i混动系统,纯电续航190km(WLTP工况),综合油耗低至6.2L/100km。在英国乡间小路开了一圈,低速用电安静平顺,高速用油动力不衰减。关键是,它开起来不像一台5.2米长的车。转向手感轻盈但不虚,车身跟随性很好,过弯时侧倾控制得当。这要归功于它的底盘调校——不是一味追求舒适,而是兼顾了驾驶者的操控信心。
安全方面,D9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带自动变道和车道保持。我在M25高速上体验了一把,系统识别车道线非常稳,变道果断但不突兀。不过我得提醒各位车友: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手不能离开方向盘,眼睛更不能离开路面。科技是帮手,不是替身。
方程豹豹5:硬派SUV的“智能肌肉”
如果说腾势是优雅的绅士,那方程豹就是肌肉猛男。豹5首次参加古德伍德爬山赛,在湿滑的草地和陡坡上,像一头真正的豹子,爆发力十足。
我试驾了爬坡路段。4.8秒破百的加速感确实猛,但更让我惊讶的是它的“软实力”——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这系统能实时调节悬架软硬和车身高度,过沟坎时像踩在棉花上,高速巡航时又稳如磐石。我在一段碎石路上把车身升到最高(离地间隙310mm),底盘护板稳稳托住,没有一丝托底的“咯噔”声。下坡时开启“豹式掉头”,配合易三方技术,转弯半径比普通SUV小了近1米,狭窄山路掉头轻松搞定。
外观上,豹5走的是“机甲风”,方正的车头、外挂备胎、车顶射灯,一看就是硬派范儿。但内饰却很“智能”——15.6英寸中控屏+12.3英寸仪表,支持5G车联网。我用语音指令打开了差速锁,系统秒回“后桥差速锁已激活”。三把锁+非承载式车身+1000km综合续航(WLTP),让它既有越野能力,又不怕续航焦虑。
有位英国越野老炮试驾后问我:“It’s powerful, but is it reliable off-road?” 我告诉他,豹5在国内阿拉善、可可西里都跑过极端环境,可靠性经得起考验。但他也提醒我:电子系统越多,故障点可能越多。这话我认同。再先进的技术,也得经得起泥水和颠簸的考验。
对比与思考:中国车的“欧洲考卷”
在现场,我忍不住拿这三台车和欧洲对手做了对比。
腾势Z9GT vs 保时捷Taycan:Taycan加速更快,但Z9GT的“圆规掉头”是独门绝技。价格上,Z9GT预计比同级Taycan低15%-20%,性价比突出。
腾势D9 vs 奔驰V级:V级豪华感更强,但D9空间更大、配置更高、油耗更低。对于家庭用户,D9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更胜一筹。
方程豹豹5 vs 路虎卫士110:卫士的越野口碑毋庸置疑,但豹5的云辇-P在舒适性和智能化上反超。而且豹5是插混,欧洲用户越来越看重低碳出行。
但挑战也明显。品牌认知度仍是短板。很多英国人第一次听说“腾势”和“方程豹”。售后服务网络也待建设。电动车出海,不仅是卖车,更是服务体系的输出。
未来已来,路在脚下
这次古德伍德之行,让我看到中国汽车的蜕变——从“追赶者”到“并跑者”,甚至在某些技术点上开始“领跑”。易三方、云辇-P、DM-i,这些不是PPT上的概念,而是实打实跑在赛道上的技术。
但我也在想:当“黑科技”越来越多,我们会不会忘了驾驶的本质?安全、可靠、以人为本,才是汽车的初心。
各位车友,你觉得中国品牌能在欧洲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吗?你会考虑买一台像Z9GT或豹5这样的国产高端车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需要进一步确认的是这三款车在欧洲的具体售价和交付时间。目前暂无官方信息,建议关注比亚迪海外官网更新。
最后,作为车评人,我想说:技术可以炫,但别忘了,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秀”的。理性消费,安全驾驶,才是对车最大的尊重。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