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才算是一份真正的“礼物”?
尤其是对于那些一直关注着法系车、纠结着买不买、担心“法系”车用着不省心的老粉新粉来说,一纸“发动机终身质保”到底能不能算是老板上任后给大家的第一份厚礼?
这个问题要是拉出去问个十个人,估计有一半会先问一句:真的假的?
剩下的五个大概率会说:得看看细则,别光看标题。
想想也正常,这些年大家见过太多大张旗鼓的营销口号,许诺一大堆,最后落地的时候一查条款,七拐八绕,能用的人没几个。
这次神龙公司刚换了领导,吕海涛刚一上任就扔出个发动机终身质保,不光给新车,连三五年前、甚至快六年的老车主都有机会蹭上这波福利,这么大手笔,确实让人想多琢磨两下。
那这事儿靠不靠谱?
会不会又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烧两天就熄了?
发动机质保这事到底对车主有没有实际意义?
说白了,真能解决车主哪些痛点?
是不是就能让法系车一夜之间扭转口碑、销量起飞?
还是说,这其实就是一个漂亮的市场动作,利多于形,落地还得打问号?
换个角度问,为什么偏偏是“发动机终身质保”?
中国车市现在卷到什么程度大家心里都有数。
新车价格一降再降,配置一加再加,该拍的短视频、直播、探店都拍过了。
消费者卷怕了,车企也卷累了。
曾经被认为“技术好、品控好、驾驶乐趣一流”的法系车,这几年在中国市场混得确实不咋地,市场份额肉眼可见地缩水。
为啥?
除了设计审美、配置、空间这些常见槽点,实际上很多潜在用户最怕的还真不是外观,而是“法系车的发动机靠不靠谱、坏了修得起吗?”毕竟,“烧机油”、“机修件贵”、“门店少”这些梗都被传得太久了,想改都难。
你说这事冤不冤?
可能有点冤,但市场就是这么现实。
发动机出问题,维修贵、配件难、网点少,这些都是真的烦人。
中国消费者买车图个啥?
其实说到底就是“用着省心”。
而在汽车行业,发动机就是一辆车的“心脏”,出了毛病直接影响车主对品牌的信任。
你再怎么宣传操控、底盘、法式浪漫,发动机要是抛锚一次,多半这口碑就回不来了。
所以,发动机终身质保,说白了就是奔着解决用户最纠结的点去的。
这逻辑一点都不绕,甚至可以说是直球。
你怕修发动机贵?
我告诉你,终身免费修,而且只能用原厂件,不能糊弄。
你担心门店不认账?
全国授权网点都管用,法系车主不用跨省求医。
这一招能不能打消大家的疑虑?
得看落实的细节。
咱们再往细处掰扯。
神龙这次列的条款比以往厚道不少,不像有些品牌整出一堆小字游戏,让你激活个权益比考个驾照还复杂。
他们把哪些人能用、怎么激活、什么情况下失效都列得明明白白。
你如果是新买车的,直接就送你了。
三年内买的,续保两年就能激活。
三到五年的,连续两年在店里保养并通过一次检测也行。
五到六年的,直接可以买延保。
激活路径给得很清楚,条件也不是“天书”,只要人不懒基本能搞定。
那有人要问了:既然这么好,是不是以后就不用担心法系发动机有毛病了?
别急,任何政策条款的本质还是“有条件的承诺”。
比如你要是换了非原厂配件、在外面小修摊乱修、改装发动机、用车变成运营、甚至开到全损,这些都不保。
这很正常,毕竟你要是自己作死,谁都保不了。
那到底值不值?
咱们摆事实讲道理:发动机修起来真不是小钱,尤其是法系车,零件贵、工时贵、折腾人。
终身质保至少让你不用担心大毛病自己掏钱,尤其是遇到那种“刚出三年质保期,发动机出幺蛾子”的情况,这政策就等于给你多加一层保险。
对那些买了二手法系车,或者一直担心保值率的,这更像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有了终身质保,谁还会在买车的时候死磕“二手残值”?
那会不会有猫腻?
你说要真想钻空子,世界上没有绝对没漏洞的条款。
关键还是得看神龙和下面经销商愿不愿意真心执行。
有些政策看起来挺美,一到4S店就变成“回头再问问领导”、“这个得看系统”、“你这个不符合流程”,那就全白搭了。
好在这次神龙的要求是所有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的授权网点都要执行,服务网络也算铺开了。
只要总部真管得住,不给下面使绊子,这事大概率靠谱。
反过来看,这招对经销商、对神龙自己有啥好处?
首先,它把车主和4S店捆得更紧,以后车主要享受权益,肯定会更愿意去店里做保养、续保、检测。
这样一来,后市场的维修、保险、配件生意就有了更稳定的流量,你既然要吃政策红利,就得给我4S店做贡献。
对经销商来说,这其实是块大蛋糕。
对神龙来说,把后市场稳住,经销商不退网,现金流和品牌口碑就有保障。
当然,咱们得承认,这种政策也不是绝对无敌。
毕竟现在中国车市“价格战”打得很猛,消费者看重的不光是售后保障,空间配置、智能化、油耗、外观,哪个不是要紧事?
发动机质保只能解决一部分人买车的顾虑,尤其是老法粉和那些本来就喜欢法系车但犹豫的潜在用户。
但是对神龙来说,能把发动机终身质保这种承诺拿出来,确实是个态度问题。
态度对了,总比那些啥都不改的强。
说到吕海涛,其实咱们普通人都不太关注搞汽车的领导班子。
可这回他一上任就忙得飞起,连着跑厂房、看一线、接待地方政府、对接体系资源,然后不到几天就把发动机质保给定下来,这个速度还是挺让人意外的。
你说他是真懂法系车,还是懂中国市场,反正这次的节奏和打法,确实有点“接地气”的味道。
“用中国标准倾听客户声音,用中国速度推进转型”,这话说得不虚,关键是能不能一直坚持下去,不要光开头猛,后面掉链子。
再说点实际的,车主要怎么用好这政策?
第一,保养、续保、检测这些动作千万别拖拉,一定要在授权网点做,手续发票都留好,系统里有备案。
第二,买权益包、延保产品之前,一定问清楚合同细则,别被销售糊弄过去。
第三,车子如果年头久了,赶紧查查自己能不能激活,有疑问直接找当地4S店对照政策问到底。
第四,遇到店方扯皮、不给激活、不认保障的,记得用书面材料和系统记录作为证据,千万别信口头承诺。
第五,打算买二手法系的,也可以借这个政策砍价和谈判,说不定还能捡漏。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发动机终身质保更多是解决“用车焦虑”。
对大部分人来说,车就是工具,能省心最重要。
你让我每天担心发动机什么时候会坏、修起来多少钱,没人受得了。
政策出来以后,至少大毛病不用自己操心,心理负担小一半。
剩下的就是品牌能不能继续提升服务水准、经销商能不能不坑人,这还得看实际执行。
回头再看,这事到底算不算吕海涛的“第一份礼物”?
如果你是法系车主,尤其手上那辆车还在质保期内,甚至已经过了两三年,看到这个消息,心里肯定是乐呵的。
别的品牌都还在扯什么“5年10万公里”,这里直接“终身”,当然得叫一声“礼物”。
但如果你本来就不打算买法系车,这事对你影响其实有限。
至于是不是“第一份”,以后还会不会有更大招,咱们就边走边看呗。
汽车行业这点事,有时候比的不光是价格和配置,更是品牌的诚意和兑现能力。
发动机终身质保这事,给了法系车主一份“用得安心”的承诺,也给了观望中的潜在客户一个愿意“下单”的理由。
政策不是万能的,但至少让神龙和法系车主都多了一层保障。
愿不愿意信,就看大家愿不愿意给法系车再一次机会。
最后,谁家车主都希望别人家出新政,自己家也跟着受益。
可惜车企百家争鸣,法系现在能走出这一步,其实也证明在中国市场,光靠“技术”活不了,还是要更多把服务和保障做到前面。
希望这次是个好的开始。
真心换真心,车和人都能过得更踏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