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魏帅
编辑 | 冯羽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7月末,广汽传祺第80万辆MPV在工厂驶下产线。
诞生于2017年的传祺M8是广汽传祺的首款MPV车型。彼时的中国MPV市场强敌环伺,别克GL8、本田奥德赛牢牢把控着细分市场,中国品牌几无还手之力。
在一片看衰中诞生的传祺M8,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直至今日仍是广汽传祺的支柱车型。
然而除却M8外,如今的广汽传祺却罕见一款畅销车型支撑起如今的销量大盘。
传祺GS3、GM8两款主力车型的销量早就跌破万辆,维持在5000辆上下;全新上市的纯电车型向往S7,月销量也停留在千台左右。
主力车型销量溃退、全新车型“哑火”,传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危机和企业发展危机。
技术代差正将传祺拖入深渊。当行业普及L3自动驾驶时,传祺主力车型仍困在L2+阶段,抖音上“传祺车机死机”话题播放量突破百万,经销商转型更是步履蹒跚,仅少数门店设有新能源独立展区。
质量问题也成为了影响传祺品牌形象的“硬伤”。车质网显示,传祺GS4变速箱异响投诉占比超50%。2023年,GS8车主集体维权冲上热搜。雪上加霜的是,核心工程师也开始频繁被同行挖走。
更大的风暴席卷集团层面。
广汽集团前7月整体销量仅为87.48万辆,较上年同期下降12.89%。8月29日,广汽集团公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426.1亿元,同比下降7.88%;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9.45亿元,同比暴跌771.11%。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公开疾呼:"广汽已进入战时状态"。
身处“绝境”中的传祺,开始押注给华为。
今年5月,传祺M8推出乾崑版并尝试搭载华为智驾系统,起售价涨至35.99万元,比普通版贵7万余元,但实际终端交付情况却并不乐观。
而在不久的未来,集团或将更多精力投向与华为共建的华望品牌和埃安。
新能源战场上,广汽传祺正被时代甩下。如果华为金字招牌都救不了场,这家老牌车企恐将消失在洪流中。
1、MPV贡献一半销量,传祺成集团“落后生”
2025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亏损超29亿元,这也是广汽传祺上市20年来首次出现中期赤字。
业绩巨震的背后,几乎每个业务单元都成为崩落前的“雪花”。
广汽集团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今年1-7月,广汽传祺累计销量为17.04万辆,同比下滑20.64%。
这一跌幅,不仅远超行业均值,更令传祺沦为广汽集团旗下七大整车品牌中表现最差的一家。
曾经的自主尖兵,却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尽显颓势。
懂车帝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传祺旗下的畅销车型M8累计销量为31238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约13%。
如今的MPV市场已经成为诸多新能源汽车市场换道竞争的重要细分市场,岚图梦想家、腾势D9、魏牌高山等新能源车型,都成为抢占这一赛道的有力竞争者。
去年同期,M8车型在细分市场的排名中,还多次位居前三名,如今已经掉至5名开外。在去年12月,M8还以7103辆的月度销量,跌至榜单第9位。
SUV车型方面,作为曾经传祺在自主品牌市场站稳脚跟的车型,如今的GS3、GS4以及GS8都已辉煌不再。尽管传祺官方并未发布完整销量数据,但懂车帝榜单显示,除了传祺GS3的7月销量达到了5900辆,其余两款车型的销量均维持在2000辆左右。
而国补后终端成交价为低至6万元左右的GS3,靠价格走量的同时,也并未在强敌如云的SUV市场中如愿建立起存在感。
除此之外,以性能操控为卖点的影豹,在新能源车时代也显得格外落寞。今年以来,影豹车型的销量一直未突破千辆。懂车帝数据显示,今年7月,影豹的零售销量仅为835辆。
事实上,传祺如今的品牌发展困境并非一日之寒。从去年开始就预警的终端库存深度和电动化转型失速,都预示着其如今的困境。
“目前传祺的主力车型都已超过五年未换代,新车型更是别提。”有行业人士“吐槽”称,如今广汽把所有的电动化的转型担子和资源都压在了埃安身上,这让传祺的地位愈发尴尬。
如今的广汽传祺,正面临颇为棘手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按照今年7月的数据计算,传祺的销量结构中,MPV车型几乎占据了销量的一半,曾经的话题车型影豹,几乎失去声音,传祺更是急需一款能够扛起销量大旗的车型。
今年3月,就在广汽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之后的一天,传祺全新车型向往S7正式发布,这一时间节点,让这款车型承载更多战略转型的使命意义。
按照介绍,这款车型提供混动和增程两款模式可供选择,智驾方面也选择与Momenta联合开发,针对智驾的硬件开发也进行了大幅升级。
但根据传祺在发布会上的说法,其新车发布标配城市与高速NOA功能,但这一智驾功能的实践较小鹏、理想、华为等头部智驾方案落后了不止一年的时间。后续的车位到车位、进阶自动泊车等功能,仍有待三季度OTA升级后才能实践。
不仅是智驾的滞后,从销量上来看,向往S7或许也并没有为传祺带来足够的惊喜。
懂车帝数据显示,向往S7 7月销量仅为1312辆,今年以来,仅4月销量突破2000辆,达到了2977辆。
2、集团自顾不暇,进入全面“战时状态”
当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喊出“战时状态”之时,广汽的难堪与“症结”已经彻底展现于人前。
半年报亏损背后,集团销量全线坍塌。
今年前7月,广汽集团销量为87.48万辆,同比下滑12.89%。而从全年目标来看,截至7月,其完成全年230.35万辆销量目标不足40%。
前7月,传祺品牌、广汽本田品牌的销量同比下滑均超过20%,埃安品牌也下滑超15%,仅广汽丰田还尚存一战之力。
在广汽集团一整个销量下滑的阴霾下,价格战成为最大的突破口。为了提振销量,广汽旗下品牌均深陷价格战之中。
以传祺为例,指导价为8.58万-10.88万的终端报价直降超2万元,利润已经被压缩到相当低的空间,传祺M8的高端车型终端让利的幅度最高超5万元。
合资品牌的“断腕”决心更强。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两大合资品牌的促销与降价幅度几乎处于同行前列,官降超4万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懂车帝提供的商家报价显示,24款丰田威兰达两驱版的终端报价优惠已经达到4.4万元。这一车型的指导价也仅为17.38万元,叠加优惠和国补后,售价已经接近12万元。
如今,不仅仅是传祺,广汽集团下的所有品牌都陷于转型的困境之中。
此前,广汽集团也曾直言自身的问题所在:包括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改革落地显效尚需时间,报告期内公司新产品开发效率提升和各领域成本控制仍在持续推进;既有销售体系与新能源转型需求存在结构性错配,销售渠道以原有4S店为主导,直营、代理、互联网等新渠道建设落后于同行,营销体系效能提升较慢。
这种渠道上的错失与落后,也成为拖累广汽旗下品牌的历史遗留问题之一。据「创业最前线」此前走访终端发现,传祺的店面仍是传统4S店模式,销售服务体验不佳,新能源展区和配置都相当缺乏。
更深层的改革来源于集团内部。今年年初,广汽集团展开“番禺行动”,启动包括重组大研发体系、推进IPD(集成产品开发)管理体系流程导入,构建“市场+技术”双轮驱动的产品开发模式等,试图打破体制顽疾。
3、抱紧华为,谁能救场?
尽管在广汽集团眼中,其给予各个品牌的投入和关注度或并无区别,但同为广汽自主品牌的传祺与埃安却享受着不同的“待遇”。
8月11日,市场消息称,广汽埃安计划对华望汽车进行不超过30%的股权投资。而华望汽车正是此前广汽集团与华为战略合作的重要载体。
这是埃安继23年与华为分道扬镳后的再次合作。
根据公司与华为签署的协议显示,双方将整合在智能化技术、产品开发及产业链资源等各方面优势,打造面向30万元级的高端新车,首款新车计划于2026年面世。
而相比于广汽集团产品渠道转型的缓慢,据悉华望汽车的首批40个城市渠道招募已经开始。
今年7月,集团董事长冯兴亚称,其于6月30日专程赴深圳华为总部拜访创始人任正非,并就汽车产业趋势、营销创新以及合作项目推进等进行深入学习交流。
相比于埃安与华为合作项目的落地与推进,同为华为合作方的传祺业务进展却并不乐观。
此前,搭载华为乾崑智驾与鸿蒙座舱的传祺向往M8乾崑版上市,起售价超35万,比2025款M8宗师系列提升7万元,创下传祺品牌价格新高。
(图 / 广汽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
这款新车搭载了华为乾崑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可以称得上是“含华量”满满的作品。
但这款车在终端反馈却并不及预期。有经销商向「创业最前线」表示,首批到店客户几乎都是冲着华为智驾的标签,但订单转化率并不高。“只有一款车型的情况下,消费者也会考虑传祺这个品牌本身的溢价能力,也会横向与同价位的其他竞品进行比较。”
更重要的是,同为华为乾崑智驾的产品,传祺向往M8并未出现在华为的线下门店,仍依赖其自身的传统渠道销售,可谓是“治标不治本”。没有了华为门店加持,产品智驾能力的展示、客流量提升等都成了问题。
市场留给广汽的时间已所剩无几。
华为的金字招牌依然闪亮,但照耀广汽的只剩一缕微光。在华望汽车真正托举广汽之前,与华为合作的传祺能否成为再造广汽的关键?这个多年前广汽集团倾力打造的自主品牌能否焕发活力,这些都有待市场的检验。
*注:文中题图来自广汽集团官网,其余未署名图片来自广汽集团官方微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