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纯电动车出口尼泊尔,保税区通关提速,新能源车高原市场开拓

纯电动车都出口尼泊尔了,你还在家纠结买油车还是电车?这事儿有点意思了:贵州这回是真把造车当回事,连高原都给你送过去,谁还敢说“贵州制造”不行?

贵州纯电动车出口尼泊尔,保税区通关提速,新能源车高原市场开拓-有驾

那天是10月11号,大清早的贵安综合保税区门口,刚起雾气,栏杆一升起,就见两辆大运输板车隆隆驶出,车厢里装着20台崭新的“贵州造”纯电车,路头一打,字面意义上奔向雪域高原。看这派头,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送年货,其实这批电动车是真要远赴尼泊尔,在那边混个高原的外贸市场。听人一说,总值500万,贵州新能源车这业绩,可比很多人印象里的“老实巴交”要来劲多了。

贵州纯电动车出口尼泊尔,保税区通关提速,新能源车高原市场开拓-有驾

都说贵州以前搞外贸就是土特产、矿石,没想到现在连车都能往国外出口。贵州鸿通途贸易有限公司的外贸经理柯梨在现场跟记者聊:“我们这年头第二次批量‘出发’了。”说这话的时候,脸上还挂着点小得意——谁家一年能两回往喜马拉雅山那边发电车?

聊起往年业绩,柯经理掏出手机一顿操作,展示给记者看,“今年四月份刚送了12辆新能源汽车去尼泊尔,开门红嘛,入账就是600万。”说话声音跟喝了苦丁茶一样提劲,下一句直接甩出新计划,“下周我们又有20台纯电小巴和2台纯电旅游车排队等着出口。”意思很明了,这批海狮车还没消停,下一批早就候着了。

有人要问,怎么碰到出口哪儿都选贵安综合保税区?柯经理笑着说,“政策实在,这地方通关老快了,出口的路啥时候都通畅得不像话。所以我们现在出口新能源车,认准这了。”现场管事的也直言不讳:“反正这里‘保、免、退’的优惠,谁不想用?汽车公司老板、外贸经理,瞅排队都在这混,说心里话,省钱省事才是王道。”

那些不信“智慧综保+智慧物流”有用的,估计没体验过什么叫“家门口做全球生意”。以前出了省都是折腾,现在在贵安,报关、装车、运货,流程顺得像煮面一样,一气呵成。有的企业老板还开玩笑:“我们公司能做到‘大山里卖电车给高原’,这地儿有功劳。”谁都明白,这种便利感和安全感,要是搁以前搞不好得熬多半年。

说到更深的事儿,保税区的人给大家描了个大饼:贵安综合保税区后面还要加快发展一体化,“载体+通道+产业”三件套,一边扩物流卡班项目,一边让出口货物越来越便宜。到时候,全省的货都能走这通道,贵州制造从山脚下发到全球最偏远的角落。“保、免、退”政策也是一句空话,让来办业务的人真有实惠。这蓝图听着不虚,关键是落得实,企业家最怕的就是听了一堆吹风,却迟迟没法兑现。

贵州纯电动车出口尼泊尔,保税区通关提速,新能源车高原市场开拓-有驾

车轮滚滚,带着一股子贵州人的硬气和智慧,轰隆隆开上了开往尼泊尔的路。说白了,这批车去喜马拉雅南麓不是单纯卖汽车,实际上也是贵州制造业对外开放的一个漂亮发球。从矿产、辣椒,到如今能把纯电动汽车卖到南亚高原,这转变大到连原来农贸市场大妈都能听出来,“咱们贵州这回是真有技术了。”

老百姓其实最好奇,贵州的新能源车出口到底哪做得好?先是车本身靠得住,毕竟高原环境,谁家敢随便糊弄一个产品过去?用的都是国产成熟技术,动力电池是国产主流,车身抗寒耐高原,不怕山路难开。可别小看这些细节,掏钱的企业和当地政府早就反复测试过,如果车出事那可丢不了人。

贵州纯电动车出口尼泊尔,保税区通关提速,新能源车高原市场开拓-有驾

再说保税区能有什么魔法?其实就是把门槛降到最低,通关、退税、生意手续全都简化了。企业过去申报一天,最多第二天就能发车。以前大家说“做外贸太折腾”,现在门口就能一站式解决,谁不喜欢这种顺畅?核心其实是一次流程优化,技术再牛逼没用,卡在报关环节懂再多都白搭。保税区的人明白,企业是看实惠的,磨刀不快,哪能奔远路?

贵州纯电动车出口尼泊尔,保税区通关提速,新能源车高原市场开拓-有驾
贵州纯电动车出口尼泊尔,保税区通关提速,新能源车高原市场开拓-有驾

大家嘴上夸“贵州造”,心里其实还是关心质量、售后和“出口得赚多少钱”。有老板跟记者开玩笑,说今年春天送那批车的时候还担心尼泊尔用不惯,结果人家反馈,性能安排得明明白白,跑高原比某知名进口车还省电。有意思的是,贵安出口的车价比国内还便宜点,企业又能拿通关优惠,折算下来利润还能稳着增加。贵州各县之前抢手的新农机,现在也想搭这个路子,准备在保税区申请出口订单。

“以后我们的小电车能不能上更多新路?”有人问。保税区人一边笑一边憧憬,“只要有市场,我们就能把‘贵安造’送到全球四面八方。”这话说得老实,干实事的最不怕竞争。现在从贵安发车,穿过青藏高原走西藏吉隆口岸,再到尼泊尔,是中国西南地区出口路线上最“硬核”的电动车捷径。谁都明白,中国制造要走出去,技术是底气,渠道是关键,政策是润滑剂,三管齐下才能有现在的成绩。

年轻人该琢磨,贵州的新能源车出海是单纯烧热度么?其实背后是一串串吃苦耐劳和持续改造的结果。电动车的生产、管理、出口全都需升级,产品能上高原就是拿实力说话。这种口碑,看着是卖车,实际上是给“贵州制造”贴金,叫世人都知道,这地方能做的不是玩票,而是真正有技术底子。

你还记得几年前大家喜欢嘲笑“某地造东西质量不过关”,还把“贵州制造”等同于“便宜货”?现在纯电动车开到雪域高原,老外都说靠谱。企业外贸经理忙乎着写日程表,连笑都更自信了。这种“稳稳的幸福”,就是靠贵安综合保税区给的政策和便利能落地。其实每一个出口车厢里,埋的都是从山里生长出来的中国制造能力。

搞电动车出口这档子事,是不是还能带动更多当地产业?有人开玩笑,“以后咱们贵州能不能把电动车弄到全亚洲?”听起来像句笑话,但这个梦想,比起十年前已经不是遥不可及。下回“贵州造”会不会登陆中东或者非洲市场?反问一句,大家觉得还有什么能拦住贵州造车的脚步?还是那句老话,渠道通畅,技术过硬,企业精明,谁还不敢相信贵州制造会更远?

贵州纯电动车出口尼泊尔,保税区通关提速,新能源车高原市场开拓-有驾

说到最后,不妨回头琢磨下开头那句:贵州的小电车都开出国门了,我们是不是该重新看待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制造大省?眼下无论你站在城区还是山脚下,这种新鲜劲头让当地人脸上都挂着一抹骄傲。纯电动车出口尼泊尔,只是贵州制造业踏出去的一步,下回还会有什么新故事等着分享?你有什么新看法,敢不敢在评论区聊聊,看看咱们贵州究竟还能有多少“新玩法”?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