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丰田发了个新卡罗拉的预告片,这事儿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玩意儿长得一点都不丰田。
这感觉就像什么呢,就像你那个一辈子都在强调养生、每天八点半准时睡觉的爹,突然有一天穿着破洞牛仔裤,跟你说他要去参加音乐节,还要站第一排POGO。
这已经不是惊喜了,这是惊吓。
丰田,这个车圈里最执着于“中庸之道”的老师傅,这个把“差不多得了”刻在DNA里的品牌,突然搞出来一个前脸能玩俄罗斯方块、线条比战斗机还激进的玩意儿,还管它叫卡罗拉。我第一反应是,丰田章男老师的精神状态是不是非常值得关心?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了,开始研究道诡异仙了?
过去我们聊丰田,聊的是什么?是可靠,是省油,是开不坏,是你把它当成一个工具,一个绝对不会给你惹麻烦的白色家电。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平时没存在感,关键时候泡水里就能用,用完你也不心疼。你买卡罗拉,不是因为你爱它,是因为你懒得折腾,你只想让生活简单一点。
但现在这个新“卡罗拉”,完全是在掀桌子。封闭式前脸,像素贯穿灯,溜背造型,还有那个看着就很贵的后扰流板。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它身上哪里还有半点“家用买菜车”的影子?这分明就是一个刚从赛博朋克片场下班,顺路要去蹦迪的夜店小王子。这不叫卡罗拉,这叫“机你太美”限定版。
丰田过去是怎么看电动车的?用丰田章男的话说,那就是敌人,是破坏行业生态的异端。他天天在各种场合炮轰电动爹,一副要跟电车死磕到底的架势。结果呢?身体比嘴诚实。不装了,摊牌了,我们也要搞这个花里胡哨的玩意儿。
这就是当下车圈的真实写照,一个大型的黑暗森林。在这里,不存在什么体面,没有什么技术路线之争,只有你死我活。之前大家还讲究个先来后到,你搞你的混动,我搞我的纯电,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现在,比亚迪这些狠人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告诉所有人,没有什么未来,只有现在,要么跟我一起卷,要么就成盒。
丰田现在搞出这么个东西,本质上不是“悟了”,也不是“开窍了”,而是单纯的“怕了”。它看到别人家的电动车,又是冰箱彩电大沙发,又是自动驾驶满天飞,销量还蹭蹭往上涨,它心态崩了。它发现自己那一套“金钟罩铁布衫”在别人家的“激光炮”面前,就是个笑话。所以它也得学着“发疯”,也得搞点看起来不务正业的东西。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特别能理解这种心态。这就好比你在公司里勤勤恳恳干了二十年,突然有一天老板提拔了一个刚来没多久、天天在办公室里搞直播的00后,你什么感觉?你不会去反思自己的业务能力,你只会觉得这个世界疯了,然后第二天你也开始学着拍短视频了。
丰田这套操作,典中典。它不是在引领未来,它是在模仿它曾经最看不上的那种“未来”。它把所有流行的电动车元素,一股脑地堆在这台概念车上,就问你怕不怕?
至于说什么技术,什么平台,在今天这个环境下,重要吗?自动驾驶的关键真的在激光雷达和算法吗?拉倒吧,关键在老头乐。只要路上还有一个不守规矩的老头乐,你那价值几十万的智能驾驶系统,就得像孙子一样供着它。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实验室里跑一百万公里,不如在菜市场门口堵一个小时来得真实。
所以,丰田这个新卡罗拉,本质上是一种表演。它在向资本市场,向消费者,也向同行表演一种姿态:“你看,我也会玩这个,别以为我老了。”这是一种战略恐吓。写到这儿我突然觉得,把丰田比作一个被逼无奈的老头,可能有点侮辱它了,它更像一个修仙小说里,发现自己修炼的功法过时了,不得不废掉重修的掌门人,痛苦,但别无选择。
它甚至还在车屁股上印着“COROLLA”这个词,这就更荒诞了。这跟在航母上印“三蹦子”有什么区别?它就是想借用卡罗拉这个全球销量第一的名号,来给自己的电动化转型之路上一道保险。它在赌,赌那些曾经信赖卡罗拉的用户,会因为这个名字,而接受一个完全陌生的、甚至有点激进的“新物种”。
这种信仰的延续性,其实是个玄学。就像会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聊发动机、聊配置,他都觉得你在侮辱他。他买的是那个三叉星辉,是别人看他的眼神,是那种“我成功了”的幻觉。丰田也想给卡罗拉赋予这种光环,一种“我永远可靠,即使我变了样”的品牌玄学。
但时代变了,大人。现在最好的手段,已经不是把蛋糕做大,而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竞争者,恨不得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所以,月底东京车展上丰田会拿出什么全新的电动化战略?我猜,无非就是“加大,加大,再加大”。把屏幕加大,把电池加大,把宣传的嗓门加大。至于能不能成,谁知道呢。在这个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时代,先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这玩意儿就该这么干!早干嘛去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