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刚刷到消息——新款吉利星愿上市了,限时权益价6.58万起。别问我这价格是不是真不加价,我得先说,官方打出了不加价加量的口号,但我实际感受有点复杂。前阵子它优惠5000块,这回只给3000了,到底是加量还是变相加价?你自己琢磨去吧。
说实话,星愿这车卖得火得一塌糊涂,9月份销量超过5万辆,比特斯拉Model Y还多。我认识的一个4S店销售小张都感慨:这车稳得很,利润薄但出货快,卖完了再来。所以,穷人真多啊,别说我耳朵出问题了,我确实听见路上海鸥海豚都在嗷嗷叫(周围跑的车名字),估计是被星愿抢市场憋不住了。
其实这个级别的小车我一直觉得,真不是参数上比谁大谁好,咱得看灵活性。星愿转弯半径压得比其他竞品都小,不行,你用它跟别的A级或者亚A级比较,别被数据忽悠了。以前我堵车时候偶遇两次它,都挺能跑的,起步灵活,老司机我都追不上。
有人跟我聊过,吉利投入了那么多资源做车,怎么不见它把魅族手机弄得更牛呢?我就奇怪,魅族那些粉丝要回归的时候,魅22又是什么鬼设计?根本没招呼理想用户。是不是我想得太天真了,这俩业务能有交集?(估计不大)
说回星愿,车内空间各家差不多,没什么绝对优势,但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特意记了个不起眼细节——它居然有个超大70升的前备箱,一防串味设计,其他家小车没一个能比。和好友小韩吐槽时,他说:这前备箱设计直接绝杀,省了不少改装成本。这配置在同价位里真算是有诚意的实实在在手笔。
研发和供应链方面,我跟朋友孙师傅说,做车就像煲汤,要是主料不鲜,配料再丰富也是浪费。讲白了,星愿这堆配置加上Flyme Auto智能座舱和50W无线快充,看着光鲜,但底层零件和调校其实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目前吉利现代工厂后面还有不少供应链博弈,能稳定释放产能才是关键,不然这销量说涨就涨,说跌就跌。
我得收回刚才说的销量稳的话,毕竟我去查了一下它优惠力度明显缩减,算是变相涨价了,官方还在那儿说品质提升,但明眼人都看出来是降价清库存,明年新车型要重设计,搓搓韭菜割得真狠。连法务部门可能都更能磨过特斯拉了,防着点!我一朋友做法律的,笑着告诉我,吉利这法务是个变态,任何点都能卡住。
最后稍微跑了个题,提到车机系统,我就怀念那时候的魅族Flyme,虽然不是最智能,但手感真不错。现在跟车机绑的手机体验差太远,搞不好,吉利这波操作是逼着用户直接换车。你们说,这智能座舱这么聪明,用户的手机换起来,是福是祸?
那么问题来了:星愿加量之后,消费者到底能不能真正享受到这真实的升级?还是说,换汤不换药、无感的改动更多?等你们开上试驾车,快跑几圈再说呗。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