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刘师傅抚摸着自己那辆已经使用12年的本田摩托车,脸上写满了无奈。 “按照原来的政策,我这车明年就要强制报废了。 它保养得很好,每年定期检修,发动机状态还不错。 ”这辆摩托车不仅是他的代步工具,更承载着他十多年的生活记忆。 在全国,像刘师傅这样的摩托车主正面临相似的困境。
2025年成为中国摩托车政策的关键转折点。
公安部交管局2025年1月公布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修订草案指出,摩托车驾照(D/E照) 考试流程将大幅简化,科目一考试题量从100题减少到50题,科目二取消单边桥和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项目。
同时,驾驶证报考年龄上限从60岁放宽至70岁,这意味着约1.5亿老年人可以获得驾驶资格。
在强制报废政策方面,有专家预测或建议,在未来的《机动车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修订中,可能考虑废除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年限。
新规采用阶梯式年检管理:6年内车辆每2年检验一次;6-10年每年检验一次;10年以上每6个月上线检测一次。 检测标准涵盖52项关键指标,包括刹车距离、排放限值和噪音标准。
全国范围内,禁摩政策也出现松动。
据行业预测,到2025年,可能将有60多座城市调整了限摩政策。 大连在2025年4月放宽了市区通行限制,本地牌照摩托车除快速路外全路段可通行;西宁直接取消限摩令;西安、盐城等城市则为电动摩托车开辟绿色通道。
公安部释放出三大管理信号。
强化安全规范引导、优化管理服务体验、探索差异化管控。 这些变化标志着摩托车管理从“限制为主”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
摩托车牌照办理流程大幅简化,电子证件得到推广,全国实现“一证通办”,异地购车和上牌更加便捷。
政策调整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市场反应。
政策调整带来了积极的市场预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摩托车产销量均实现显著增长。
义乌某摩托车厂负责人张先生表示:“取消13年强制报废政策后,消费者购买心理负担大大减轻。 现在我们厂每天接单比去年同期增加40%,生产线24小时运转还赶不上订单量。 ”
二手摩托车市场同样迎来春天。
二手摩托车市场同样预期迎来春天。有市场分析认为,若强制报废政策取消,二手摩托车挂牌量和成交价预计将出现明显回升。 许多接近13年使用期限的车辆价格已经止跌回升。
农村和三四线城市的摩托车管理服务也在改善。
普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股通过开设周末专场、送考下乡等举措,优化摩托车驾考服务。 2024年以来,共有4363人通过这些便民措施考取了摩托车驾驶证。
不同城市对禁摩政策持不同态度。
吕梁市政府明确表示“目前未实施禁摩或限摩政策”,认为摩托车是部分市民的重要出行方式。
烟台市滨海路的禁摩政策引发争议,网友建议应针对非法改装等行为加强执法,而非全面禁止合法骑行。
政策调整还考虑了环保因素。
据工信部能源研究所数据,一辆摩托车提前报废会产生约120公斤固体废弃物。 取消强制报废年限预计每年可减少约500万吨废弃物产生,对环境具有积极影响。
中国摩托车协会秘书长张远指出,此次改革与全球趋势一致,强调“车况决定寿命”已成为国际摩托车管理的核心原则。 政策变化将促进企业研发高质量产品,同时激活二手车市场。
随着摩托车保有量增长,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艾瑞咨询预测,2025年中国摩托车维修保养市场规模将达到650亿元,同比增长31.2%。 一些专注于摩托车技术升级和智能改造的企业已收到大量订单。
在德宏州,交警部门优化了摩托车考试流程,将科目一理论和科目三安全文明合并考试,科目二场地和科目三路考合并进行,确保当天完成全部考试科目。
自2020年9月以来,全州共开展下乡便民服务30余场,4809人通过新流程获得驾驶证。
澄海公安交警部门自2020年5月以来推行摩托车考试“四简便两优化”措施,包括试行自主报考、方便就近报考、拓展体检网点、允许自备考试用车等。
这些措施简化了报考流程,提高了考试效率。昆明市的政策建议显示,解禁小排量摩托车可能带来可观的财税增收潜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