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充电“抢桩乱战”,新能源车在市区有多爽,跑远路就有多糟心

国庆充电“抢桩乱战”,新能源车在市区有多爽,跑远路就有多糟心

每逢国庆长假,全国高速都像是被泼了兴奋剂,车流爆满不说,电动车主还玩起了“充电抢号大战”,热闹得跟春运差不多。

今年的场面不输往年,甚至更夸张。

国庆充电“抢桩乱战”,新能源车在市区有多爽,跑远路就有多糟心-有驾

你说开电动车在城里多舒服,充电站遍地、费用低,绿牌政策还能让你出门更方便。

可一到高速,尤其节假日,新能源车主就秒变“电量焦虑症”,光是为了插上电,就能在服务区排队排到怀疑人生。

身边的朋友国庆上高速,早上五点出发,结果太阳出来还在服务区等“叫号充电”。

有的排到五六十号,有的苦等三四个小时才轮到。

服务区的喇叭从不停歇,现场像菜市场,一堆人拿着手机蹲点,谁叫号谁冲,谁慢了只能继续等。

睡醒一觉,电还没充上,这种体验估计只有电车主能懂。

而且不仅是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周边,像内蒙、甘肃、湖南的高速,小服务区也跟着被挤爆。

有些地方还弄了小黑板,人工登记排号,怕大家抢桩吵起来。

其实,电车在城市里真是香!

国庆充电“抢桩乱战”,新能源车在市区有多爽,跑远路就有多糟心-有驾

电费便宜,充电桩密度高,日常通勤一毛钱一公里,省下的油钱能买好几杯奶茶。

更别说绿牌不限行、不限号,插混还能用油用电,真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节奏。

可一上高速,尤其是冬天或者节假日,电动车的短板就暴露无遗。

哪怕是“快充”桩,半小时也打不住,一排队就得耗上几小时。

碰到堵车、天气冷,电耗更高,续航直接缩水。

谁要是碰上老旧充电桩,标称120kW,实际只有60kW,快充变慢充,让人抓狂。

更麻烦的是,不同车型充电接口还不一样,公共充电桩能不能用还得看运气。

有些高端桩只能快充部分车型,有人400V的车占了800V的超快充,后面排队的都想上去理论,但谁也不敢真撕。

大家都知道,油车加油五分钟走人,电车哪怕不排队也得半小时起步。

国庆充电“抢桩乱战”,新能源车在市区有多爽,跑远路就有多糟心-有驾

高速上遇到电量告急,最近的充电站还隔几十公里,要是遇上堵车或开空调,那心态能炸。

哪怕是老司机,也得提前查导航、规划充电点,不敢有一丝马虎。

官方数据也说明问题。

2025年国庆,全国高速充电桩负荷猛增,国家电网说超过三分之一的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全力运转,有些站直接满负荷。

全国充电基础设施虽然号称1700万台,年增超五成,但布局不均、设备老化,热门路段还是缺。

上海、江苏、山东这些省份确实升级了部分桩,充电速度快了不少,还有智能机器人来回跑。

但大多数高速服务区,节前冷冷清清,节日一到瞬间爆表。

不少充电桩因为维护成本高,长期闲置,节假日被临时激活,充电速度自然不尽人意。

在网上看了不少车主“自救”攻略。

国庆充电“抢桩乱战”,新能源车在市区有多爽,跑远路就有多糟心-有驾

有人凌晨进服务区错峰充电,有人提前查好沿途哪个服务区有超充桩,甚至有人直接下高速去市区充电,绕路反而更快。

有的拼动能回收、控制时速,能省一公里是一公里。

还有人专门带移动电源,或者干脆找救援车来现场“电疗”。

但这些办法说到底都得靠人精打细算,真正的根本问题还是基础设施的进步赶不上新能源爆发的速度。

其实,新能源跑长途的尴尬不止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配套跟不上的缩影。

大家都盼着政策能让充电桩再密一点、功率再高一点,新能源车厂也把续航做得越来越长。

但现实里,一车难求的场面和排队充电的无力,暴露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你说新能源是未来趋势没错,可眼下大家还是要学会“错峰充电+灵活规划”,不然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分分钟变成“充电马拉松”。

说到底,在市区开新能源车真的爽,省钱又省心,可一但跑远路,尤其国庆这种全民出动的时候,电车主就只能认命。

希望以后高速充电基础设施能更给力,哪怕不是每个服务区都铺满超充桩,至少能应对节假日洪峰。

毕竟新能源车已经是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大家只想在长假出行时,不再在服务区苦等一个电桩,能像加油一样几分钟搞定,那才是真正的“开电动车自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